2007年6月19日

《時空旅人之妻》讀後感

書腰上敘述《時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一書感動四百萬個讀者,不論讀者是被書中愛情還是其他意義感動,此書很明確的表達出人一生不斷犯的錯誤,就是「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會珍惜」。

對於原書的書名我自己認為它已經表達了書中部分深意,此書有兩個敘述焦點,一個是男主角亨利,一個是女主角克萊兒,兩個角色進行敘述,兩者比重相同,為何書名卻是《時空旅人之妻》呢?為什麼不是《時空旅人》呢?將書名聚焦在女主角的身份上,是告知女主角是被留下來的那位,是不斷等待、祈禱、幻想、後悔的那位,她扮演的角色就是「我們每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會驚覺我們最孤單寂寞,然後哀痛悔悟,然後力圖振作或者就此墮落。

有類似題材的電影已經拍攝多次了,從很早以前的《回到未來》、《似曾相識》,到我看過多次的《扭轉奇蹟》、《蝴蝶效應》、《蘿拉快跑》、《黑洞頻率》、《顫慄時空》等,「過去」和「未來」一直是熱門話題,其中試圖轉變「過去」又是眾人極力挑戰的項目,看似每個人都有徹底檢討過,然後一再後悔的經驗,然後在當時那刻,隨著情感、私欲、忽視就實行自己將來會後悔的舉動,這些堆積的後悔隨著年齡漸長卻越來越沉重,對家人、朋友、情人、工作、陌生人的…然後人就懷著失望走了,這就是人一生的真實寫照。現在那些作家、導演重演人的一生,不同的是他們可以改變「過去」,《扭轉奇蹟》中的Nicolas Cage徹底悔悟讓自己重獲家庭溫暖,求取平凡的幸福;《蝴蝶效應》中男主角希冀讓女主角一生平順,而自己不再後悔他人生命毀損,所以犧牲自己幸福甚至摧毀自己出生的命運;《黑洞頻率》中「過去」與「未來」同時並行的時空,男主角在得知「未來」所以拯救自己和家人的未來。不論這些電影情節的好壞,它們的重點其實只有「因果」兩字而已。

「如果早知道,就…」可能是以上電影和《時空旅人之妻》一書的宗旨,如果真有時光機或回到過去的機會,會想要改變什麼?即使現在科技、醫學無法做到,現今能回到過去的方法可能只有「回憶」和「催眠」,讀者多數可能還是在幻想走訪過去、改變過去的情節,然後卻發現不如電影中的順遂,可能回到過去卻像隱形人的觀看;可能回到過去卻發現怎麼改變只會越來越糟;可能回到過去卻像《蝴蝶效應》一般「得一物失一物」,最後可能發現不管怎樣的回到過去都是徒增困擾而已,然後寧願期待未來,然後求助各類的「算命」、「占卜」、「塔羅」等,鮮少人關注「現在」,然而「現在」卻是一堆「過去」、「未來」的成績,也是唯一能緊抓在手的,然而,多數人總是略過了「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