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1日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with_05.jpg
很早就想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觀影心得打出來,但是閱讀心得、書單的數量一直沒有減少的跡象,所以觀影心得一直呈現短缺的現象。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本是書名與畫名,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原書作者是Tracy Chevalier,另有《天使不想睡》一書,令作者聲名大譟的正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電影由絲嘉莉裘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柯林弗斯 (Colin Firth)主演。

書中的主角是畫家維梅爾(Jan Vermeer) ,為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注重光影效果、色彩協調的畫風,當然比不上林布蘭的強烈光影對比效果,所以看似平淡確有捕捉即刻生活的眼光,不只是人物,維梅爾也有描繪台夫特的畫,但是此類風景畫和人物畫相較之下少很多,多數仍是以女子動作為題的畫作。維梅爾(Jan Vermeer)的家庭生活不富裕、生養子女過多,而畫作產量又偏少,而畫作中的女子多被認為是妻子或女兒,「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確是一幅特殊的畫,在此畫中的女子表情「露骨」,和維梅爾(Jan Vermeer)其他端莊女子或從事其他瑣事的女子完全不同,這也許是後來作家群動腦筋之處。 

在觀影的過程中,可放棄對字幕的執著,看到此片對整體光影效果的呈現,可以說是對維梅爾致敬的一部片,片中如畫,黃中偏紅的色調是電影的主色,給予觀眾一種溫暖濃郁的視覺效果,而隨著視角的開展,會覺得站在維梅爾的家中,感受他的衰敗與愁思。看過原作的讀者不妨可以放下對字幕的感受,用心看片中對色澤的詮釋,飽滿、瑩亮的主臥房與灰暗、潮濕的工作間,會有不同於文字魅力的感受。不過此片略嫌稍短,對維梅爾的潦倒與女主角葛里葉的最後抉擇並沒有表現出來,尤其是最後女主角葛里葉站在街道上尋找方向的文字敘述,是僅次於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過程、她與肉販彼得發生關係的重大變局,因此有虎頭蛇尾的感覺。

在我看來,電影的兩位女子演出非常有意思,飾演維梅爾妻子Catharina的 Essie Davis與飾演女主角Griet的絲嘉莉裘韓森,她們在片中是常常展示豐滿雙唇而且表達「開啟」的兩個女角,這也許是一種意義傳達,雙唇則可代表性愛的接受與邀請,而Catharina接受了維梅爾,Griet接受了Pieter。在作畫時,則可顯現維梅爾對Griet雙唇的遐思,對應到他以象徵性行為的穿耳洞之舉,Griet耳洞的血與Griet的眼淚同時具有一種引人遐想的隱約感情。

柯林弗斯 (Colin Firth)的演出可說是對Griet的壓抑最好的詮釋,他在片中的視線充滿好奇、熱情,灼熱的視線彷彿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跳脫出來,視線停留在微起的豐唇上。絲嘉莉裘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的豐唇則是女主角的最佳選擇,魔鬼身材與天使面孔的她就是隱藏性感的危險代表。 

其實我最注意的是飾演肉販Pieter的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他以往的角色偏陰邪怪異,臉孔散發一種「我是壞人」、「我是怪胎」的氣息,從舊作《28天毀滅倒數》、《赤眼玄機》、《蝙蝠俠:開戰時刻》即可看出他的邪氣,不適合演出肉販Pieter的樸實角色。 

由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DVD,我是看法文字幕、英文發音的,對於片中對話只略知一二,對法文字幕則完全放棄,也由於不會將字幕做為觀賞此片的第一考量,反而更有收穫。


你V了沒?─電影V怪客觀後感

2.jpg
在這段敏感時刻,不管是人民還是政客,都該看電影─V怪客。 

如果是前陣子看這齣電影,可能沒有多大的感觸,只會認為片中有強烈的反美、反英心態,而且對政府抱持極大的懷疑態度。對所謂的「正義」、「和平」、「恐怖行動」產生矛盾的看法,更會覺得政府的存在是為了謀求政客福利、壓榨人民,而非片中的「政府應該懼怕人民」。

現在將整個場景搬到台灣,會發現情況該死的吻合,片中有段場景是警察質疑另一位角色的政治立場可性度,他問了一句:「你父母是愛爾蘭人吧?」,女主角艾薇被警方盯上也是她出身於政治異義份子家庭,以家庭背景決定人的政治立場,如果把「愛爾蘭人」用台灣的「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取代,整個政治立場的先入為主就和電影一樣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有人能選擇改變父母的籍貫和過去,然而這卻是最血腥的挑撥。 

看完一些網友的評論,不少人認為電影主軸在V怪客身上,不過我卻不認為。他的確是主張推翻極權政府、喚起人民自覺的鬥士,他說:「人總以為生命就是最重要的,但在生命裡的信念才能主宰一切」,表達「信念」、「理想」是可以突破個人體力、生命限制的,擁有「信念」、「理想」即是生命的無限延續,對於無能、極權的政府就該「以暴制暴」,攻擊就是對政府的嚴厲指控,不管是恐怖行動、地鐵炸彈、人肉炸彈、九一一事件還是政治抗議行動,都是對政客表達不滿,就心態而言是對的,但就行動是可議的,因為V怪客(暗指帶頭份子)無法逃避傷害生命的責任,所以電影中的他只有一死之途,那現實呢? 

我認為電影角色籠罩在女主角艾薇身上,她是每一個人民的化身,她擁有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但是她「怕」政府,恐懼的力量壓過對自由的渴望,女主角艾薇就是現在每一個對自己國家與政治不滿的人,憤怒而又不願放棄生命,不過這不是懦弱,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常人對性命的基本安全限度,所以V怪客和艾薇是兩種生命選擇,電影的安排是讓艾薇繼承V怪客的精神,其實最符合現實的拍法是V怪客是V怪客,艾薇還是艾薇,不會有精神力量的轉移。 

電影最後表現積極的生命意志,V怪客的面具可以在每一個身上找到,脫下面具他們的臉孔都不同,也許多數人會感動於這幕,也認為人民都有展現這種力量,但是回顧一下劇情,讓人民走上街頭的力量來自何處?是先前的血腥屠殺、暴動離間、惡意隱瞞,這些血腥屠殺、暴動離間、惡意隱瞞來自政府也來自V怪客,那這股人民力量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相信答案不只一個。


2007年1月6日

越南電影─〈戀戀三季〉

研究所的一位老師是越南人士,精通中文、北越話、南越話、法文的老師,對越南有很多難以抹滅的回憶。她上課時常常會冒出幾句法文,也會跟我們講一些越南文,在越南成長的她、在法國留學的她、在台灣長住的她,也許家鄉可以劃分為三,但是三個家鄉份量等重,成為台灣的國家博士後對傳播越南文化不遺餘力,最近也許是年關將近、思鄉情濃,她介紹我們看越南電影。 

電影〈戀戀三季〉的歷史背景是美國政府介入南北越之後對越南所造成的衝擊,當然這些衝擊還包括法國殖民期間的累積,一邊是紙醉金迷,一邊是窮困貧乏,一邊的美國、法國人士力求貪歡,一邊的越南男女渴望脫離貧窮,即使某報、某週刊已經報導越南工商業起飛,也許有一天台灣外派越南工作人士大增,看似越南已經踏出均貧世界,但是不安的記憶深植人心。

〈戀戀三季〉中有位很有名的演員─哈維凱托( Harvey Keitel ),演過〈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他可能是此片中唯一大家認識的演員、聽懂他在說哪國語言的演員,因為其餘演員都是說南越話、北越話,藉由老師比字幕更道地的即時翻譯,〈戀戀三季〉是一部很心酸、很痛的電影。 

此片有四個支線,一個是想脫離貧窮的妓女、一個註定貧窮的三輪車伕;美國軍人和他駐越南時和越南女人生下的女兒;一個專門兜售雜貨給來越南享樂人士的貧童與另一個撿破爛的貧困女童;賣蓮花維生的越南女子與一位得痲瘋病的詩人。 

這四段故事實指人生的無奈與悲哀,當然很多生於台灣的人會認為人必須維護僅存的尊嚴,不該去做回首會愧疚心酸的事,但是此片道出根本原因,是因為「貧富差距」,道路一邊是五星級飯店,轉角即是貧民窟的景象更是強烈的貧富對比,在面對列強湧進的滾滾錢流,對越南傳統社會的巨大壓力就是人心的忌妒與嚮往,對於外來奢華的面對方式不是跟隨、沉淪就是滅頂。

四段故事中最令人動容的莫非是美國軍人和他混血女兒的故事,美國軍人回國數十年驚覺自己對不起自己的親生女兒,回到越南以一張照片尋找女兒,不求諒解只希望自己能補償多少算多少,而他的女兒就是他在越南大快朵頤時,對面那位陪男人喝酒、服侍男人、任男人撫摸的陪侍女人,電影這幾幕傳達的影像幾乎可以刺痛觀眾的心,飾演美國軍人的哈維凱托( Harvey Keitel )從驚訝、錯愕到哽咽,然後鏡頭轉到那位陪酒女子的臉上,帶著混血痕跡的她,在身旁男人的挑逗下與哈維凱托對視,她無語的臉上表情也許是尷尬,或者她沒說口的是:「爸爸,當初你對母親做的事和我身旁這男人一模一樣。」電影中的隔天,飾演美國軍人的哈維凱托( Harvey Keitel )向那位飾演賣蓮花維生的越南女子買了五千盾的白蓮花,送給他女兒,希望用白蓮花淨化女兒,還是消去自己的業障,電影沒有交代,鏡頭就這樣帶到窗外。

與這段故事類似的是妓女與三輪車伕的故事,穿著暴露華麗的妓女是和越南女子傳統服侍作為對比,此段故事的尾聲也有一段妓女身穿白色越南服飾的畫面,象徵職業妓女的不堪,但是究竟能不能淨化,電影仍舊沒有交代,藉由電影中段妓女叛逆以對的:「那些高樓蓋越高,蓋在我們身上的陰影就越大。」我想電影最後還是不要陳述的好。 

白蓮在此片是一種純潔的象徵,也許在經過戰爭、內戰、貧窮的陣痛後,人心都累了,需要一點挽回信心的力量,白蓮的出淤泥而不染可能就是對人民的鼓舞喊話,而另一個對比就是在此片的白人、富人,在消費越南的同時卻又鄙視它、傷害它,觀望現在的某些國家,對越南也有點這種意思,如同打在越南身上使其發霉的梅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