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愛情讀物:《暮光之城:新月》

《新月》適合讀者:《暮光之城》的書迷 

與第一集《暮光之城》比較起來,我比較喜愛第二集《新月》。《新月》中擴大了吸血鬼的居所,塑造了有如黑幫的吸血鬼巢穴,正如吸血鬼小說常常瀰漫的罪惡、黑暗、敵對氣氛,當然總體論之,《新月》的主軸還是愛情,最多的成分還是圍繞《暮光之城》中愛德華(Edward)與貝拉(
Bella)間的情愛糾葛。
 
  暮光之城:新月   來源
隨原著熱賣,在台灣亦有不錯的成績,從書店擺成《暮光之城》小山的情況與《暮光之城》末頁記載幾版幾刷看來,單純的羅曼史比起《哈利波特》、《魔戒》毫不遜色,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明明白白掛上了契合愛情電影的噱頭,電影自然也就更偏向羅曼史情節了。因打著原著改編電影與俊男美女牌,電影同樣獲得亮眼票房成績,續集「新月(New Moon)」也會在明年開拍,預計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上映,同樣由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主演,然而從小說內容看來,《新月》的男女主角嚴格說來應該是貝拉與
雅各(Jacob),所以電影續集該怎麼拿捏角色演出比例變成最大的問題。

(以下有《暮光之城》、《新月》關鍵情節洩漏,請考慮要不要繼續看) 

《暮光之城》以反派James的追擊誘騙作結,所幸愛德華與家人及時救出被吸血鬼咬傷的貝拉,在愛德華緊急吸出毒液後,貝拉並無成為吸血鬼的可能。在貝拉復原後,便與愛德華參加學校舞會,舞會再訴鍾情便發展為電影中有名的「喉吻」片段。
 
到了《新月》,劇情峰迴路轉,因愛德華的家人幫貝拉慶生,貝拉在慶生會上卻因為拆封包裝紙時割破手指而流血,血液的氣味讓Jasper失控差點攻擊貝拉,在重重危機逼近貝拉的深思考量下,愛德華與家人決定離開貝拉
,因此貝拉一直深陷在愛情的失落感中,多次想要以自殺行為喚回愛德華的注意,這個空缺剛好讓雅各介入愛德華與貝拉之中,而雅各的身分剛好與吸血鬼是仇敵,所以三人游走在愛情、友情與仇恨的邊緣界線。
 

正因《新月》的大半部份是描述
雅各與貝拉之間情感漸增,只有前後一小部份回歸到愛德華與貝拉之間,所以電影「新月」若照原著的路線走,也該是以雅各與貝拉的部份為最多。雅各變成《新月》的第一男主角,在他的個性、行為上明顯與愛德華不同,因此讀者群也出現「擁雅各派」與「擁愛德華派」,也有讀者認為貝拉應該選擇雅各,雅各全然是一個受歡迎的第三者。
 

小說第三者的成功,造成了續集電影的危機。
電影「暮光之城」演雅各的演員明顯沒有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外貌上的優勢,在電影第一集也缺少鏡頭捕捉與描繪,所以續集上要將愛德華、雅各角色強度與份量均分或一強一弱,可能還要考量票房吸引度與第三集的進行,當然找個長相與魅力與羅伯派亭森不相上下的男星是最好的辦法。

《新月》的重點在於將貝拉往成為吸血鬼之路拉近,貝拉渴望成為吸血鬼,擁有永恆不老的外貌,垂垂老矣時便不必面對外表17歲的愛德華,感受年華老去的自卑感。在小說的尾聲,兩人為了「誰應該咬貝拉」爭論不休,從貝拉的角度看見談情說愛、排除家人親友的堅決與自私,全心全意追求自我慾望的實現,這份堅決未必是正當的、這份自私也未必是錯誤的,只是正如一般羅曼史小說的慣有模式,總有一方愛到死去活來、連性命都不要了。在小說中,愛德華始終是扮演清醒的男主角,他不願意貝拉被拉入黑暗的世界,不願意看到貝拉失去靈魂,所以他提出結婚的要求,表明先結婚、結婚後一切再談的理想模式。
 

結婚的權衡演變成小說內容與作者思想的延伸,小說內容中明顯排斥婚前性行為,愛德華對貝拉的鮮血與身體都有興趣(看似鮮血的成分較大),但卻由愛德華扮演阻止勸擋的角色,剝離吸血鬼慣有的喜嚐鮮血與色慾形象,他選擇壓抑與轉移,形成了有趣的抑慾話題。作者的宗教觀點也可能化入其中,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是摩門教徒,小說實現青少年的完美生活,避開青少年好奇的嗑藥、濫交、暴力色情,很多時候是以理智與溝通來面對衝動。
 
作者背景與寫作動機的聚焦,《暮光之城》全然是一個理想化的小說,而且是針對青少年的理想愛情生活,在情慾之間達成雙方妥協,然而小說又充分表現被
美麗皮相引誘、一見鍾情就生死相許的羅曼史情緣,脫離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實際所要思考的雙方差異,充滿女性對於談情說愛的憧憬。
 

對於
《暮光之城》而言,安排吸血鬼角色並非招牌,吸血鬼可以換成其他種族、異類,小說高懸的招牌還是愛情。

2008年12月26日

千迴百轉的奪命之旅─《不眠的紅月》

《不眠的紅月》適合讀者:傑佛瑞迪佛的忠實讀者 

不眠的紅月》乍看之下和
傑佛瑞迪佛以往的中譯小說完全不同,傑佛瑞迪佛在皇冠的小說封面幾乎都是走非寫實風格,所以不特別注意小說的作者,《不眠的紅月》可能就被忽略掉了,然而可惜的是《不眠的紅月》內容觀之,此書似乎比較適合舊版的封面繪圖。

 不眠的紅月
   來源
《不眠的紅月》故事是描寫從
精神病院逃脫的胡魯貝克似乎藏著秘密,多年前一場命案讓胡魯貝克成為兇手,如今他逃出來是為了復仇還是尋找叛徒?女老師莉詩本艾契森面對胡魯貝克以及好友慘死的過往記憶,她的敵人究竟是單純的復仇者胡魯貝克,還是莉詩本的丈夫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圍繞著眾人的是片斷扭曲的畫面,所以畫面需要重整,唯有拼湊出完整面貌才能找出兇嫌與叛徒。
 

小說籠罩在兩股動力,一股是來自
胡魯貝克的追索,另一股衝力來自莉詩本的丈夫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的追捕,兩股動力看似互斥相衝,然而真相就在其中。胡魯貝克看似是從煉獄中逃脫的殺人犯,照理說應該是滿腹仇恨,恨不得將叛徒碎屍萬段;而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則出自恐懼、擔憂、正義感或金錢,分別展開圍捕行動。

正如許多小說採用的模式,兇嫌會在最後一刻翻轉,因此最先認定的兇嫌未必是讀者認為的禍首,小說有趣之處也在於此。 

《不眠的紅月》中,傑佛瑞迪佛同樣使用上述手法,極力刻畫追捕過程的緊張氣氛,然後在最後一刻掀開底牌。在一正一邪的氛圍裡,某個角色飄離了原本應該佔據的位置與立場,而這個角色才是小說命案的關鍵,在接近結尾的霎那間,讀者才會發現原來一切並不是如此簡單,而且人物角色的關係也並非如表面上的支線分明。
 

《不眠的紅月》使用
傑佛瑞迪佛慣用的手法,在小說收尾之際刻意塑造轉折,這個轉折著實令人意外,兇嫌的身分、外型、個性與罪過累積而成厚實的嫌疑,然而小說的事實在於探索各角色的多面向,當拼湊出完整面貌後才會發現原來讀漏了許多資訊。

 
回顧神探萊姆、凱瑟琳丹斯系列幾本小說,個人比較喜愛固定的某幾位主角,以主角發展成或深或淺的交流互動,就算只是凱瑟琳丹斯打電話詢問萊姆有關命案現場的遺留物、萊姆提到對凱瑟琳丹斯所學的不信任感,或只是幾筆帶過,多位系列主角的相互牽連反而為小說增色不少,所以我反而比較喜歡神探萊姆、凱瑟琳丹斯系列那種相互熟悉又帶著點疏離的角色群,對於後來的裴倫系列與單本小說都抱持看看就好的態度,當然因不同讀者而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傑佛瑞迪佛的小說在閒暇時還是可以當做動動腦的讀物。

2008年12月19日

愛書人起義─《圖書館戰爭》

《圖書館戰爭》適合的讀者:愛書的人

 
經由他人推薦一部「歡樂」、「低負擔」的小說,試想一下同樣的情境裡,多數愛書人都不願閱讀自由與思想自由權被剝奪。 
 圖書館戰爭    來源

燃起我滿腔熱血的是《圖書館戰爭》一書,本書背景設定在2019年,書中以「捍衛圖書自由」為主軸,架空於日本東京地區,政府以圖書有危險、暴力、色情、歧視情節為由,展開大規模查禁行動,稱為「媒體良化法」,與民眾思想自由、人權成牴觸,政府的看法是認為圖書影響人心,人的犯罪行為、偏激思想是由圖書文字帶起,文字所製造假平等就等同於社會的不平等,書籍內含影射特定對象與犯罪情節的書都在禁書範圍,從小說內容看來,政府最忌諱的是「童話故事」,因童話帶有從表層到深層的聯想與意義,用最淺的故事透露善惡、階級觀念,因此政府最恐懼童話這種毒害思想的毒藥。對此莫名的指控,書價大漲,書商、零售商成本加重又有查禁風險,許多禁書被送入圖書館,遂圖書館組成「圖書隊」維護閱讀自由,供民眾閱讀查禁書籍,保護文字資產,政府與圖書館就變成敵對立場,他們開戰的方式不是在議會推擠叫罵,而是支持「媒體良化法」的政府軍攻入各大圖書館搜取禁書,因此各大圖書館組成武裝自衛隊,挺身捍衛「圖書館宣言」。
 

《圖書館戰爭》一書有些許反烏托邦思想存在,站在政府立場,圖書所傳達的思想會汙染人民思想,產生犯罪行為與反叛思想。反烏托邦的自由心智觀點可見於《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我們》或於電影「大都會」、「重裝任務」中,除此之外,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小說《使女的故事》中含有女性主義對男性主導社會價值觀的嚴重指控。《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我們》這三大反烏托邦小說與電影是站在全面角度審視機器人工化思想的體制危機,而《使女的故事》縮小範圍,集中在男性的理想社會,變成攻擊男性沙文思想的女性主義利器。在以上立論強大且完備的小說裡,《圖書館戰爭》明顯年輕化,貼近普通讀者,主要是因為主攻讀者群是輕小說的閱讀者,而非對反烏托邦思想有興趣的讀者。

以上反烏托邦思想小說、電影是描寫政府透過和平的招牌、高科技向人民進行思想洗腦、人體控制,將情慾、美感、情感污穢化,強制過濾人的思考,使人類變成一個個機器做出來的空殼,人類行為變成慣有模式,舉凡生育、配偶、教育、工作勞力、食物配給、階級種族的機械化皆是烏托邦的理想,小說中終有主角來質疑這個一統社會的進程,並發現人類精神在烏托邦理想社會中沒有自由,反烏托邦社會最大價值就在個人對自由的定義不一。根據這套概念,反烏托邦小說中所涵蓋的社會不是攻擊觸犯法律、迫害他人的實際犯罪行為,而是詆毀思想,以思想罪 (thought-crime)來定罪,不照著模式走的人類就是觸犯思想罪。

 
反烏托邦小說在假設下寫成,塑造一個未來科技與思想停滯、人權退步的反差形象,其中《華氏451度》與 《圖書館戰爭》中的自由概念最為相似。《華氏451度》書名是燃燒書籍時的溫度,書中以救火員這項職業諷刺政府雷厲風行掃蕩閱讀自由的救國行徑,達到思想正確、政治正確的荒唐行為,各類書籍如詩文集、經典小說、聖經都為禁書,因這類書籍讓讀者有「想法」、「感覺」,因而產生「感情」,人的情緒變動被視為死罪。這類小說的禁書與現世標榜的禁書觀念不同,如中國古代所記錄的丁日昌禁燬小說,不是男女風花雪月就是色情小說,少數是帶有起義抗暴思想的小說(如水滸傳),基於當時朝廷立場必然視為眼中釘,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達官貴人照樣尚男風(孌童、書童、男伶)、蓄家妓、續寫禁書以供傳閱娛樂。 

反烏托邦小說也是突顯上下立場不合的部份,只是它們站在思想自由的部份傳達對政府禁止政策的不滿情緒。現存禁書多以血腥暴力、色情、厭世情緒的描寫為主,而隨著社會風氣驟轉,多數禁書都可一窺究竟,無須擔負生命安全,頂多掛個18禁的虛有其名標語罷了,而多數禁書(或是其他限制級刊物、電影電玩) 也只是善盡警告之責,睜隻眼閉隻眼的執法機關照樣放水,所以在這個沒有明確禁令的時代,反烏托邦小說與《圖書館戰爭》中的情節簡直不可思議。
 

剝掉反烏托邦小說的外殼,《圖書館戰爭》其實是偏向女性的小說,作者有川浩具有
暢銷女作家的寫作架式‧在嚴肅中帶著笑鬧,營造出軍事與圖書之下的輕鬆故事。有川浩首先已經顛覆圖書館的形象,使之變成不帶文謅謅氣息的武裝團隊,再來是作者更動小說的角色形象,角色設定上與一般小說男女主角的慣有特質不同,但是又守住基本陣腳,不使角色脫離模型太遠。男女主角角色設定上,男主角堂上篤在女主角笠原郁高中時代救了她且伸張圖書權,堂上篤的圖書隊形象令笠原郁印象深刻,遂促成笠原郁加深進入圖書隊的志願,然而進入圖書隊的笠原郁卻不知道已成為教官的堂上篤就是當年那位救了她/書的「王子」,所以當笠原郁將堂上篤與「王子」相互比較時,堂上篤對自己當年造成笠原郁一往情深與敬佩救書行動的魯莽行為又惱又尷尬,所以對笠原郁的訓練特別嚴厲,希望她不要重蹈覆轍,火爆與火花就在這對男女與圖書行動間流竄。另一特點就是男女主角的身高設定上,將笠原郁設定為170公分、堂上篤為165公分,以5 公分的差距提供小說笑料,當然這樣的差距不足以成為兩人的距離,自己也覺得這會是一般讀者可接受的範圍內,如果將女方設定為180公分、男方150公分這樣的差距就是作者挑戰閱讀接受度的勇氣了,想當然爾作者也不會將男女設定拉如此之大,畢竟將之看作另類羅曼史的女性讀者不在少數。
 

當然小說最後
笠原郁知道「王子」就是堂上篤,他們也往男女朋友之路邁進,《圖書館戰爭》之後尚有《圖書館內亂》、《圖書館危機》、《圖書館革命》三本續集,也有《圖書館戰爭》動畫版。之後的情節在維護閱讀自由的同時,兩人的戀情也開花結果,到了別集中更是整本甜蜜蜜,讓喜歡主角兩人的讀友幾乎邊看邊笑裂了嘴。不過台灣只出到《圖書館戰爭》,續集與別集目前只有日文版,有興趣的讀者可加入角川《圖書館戰爭》系列的中文版「催生」行列中,以早日見到《圖書館戰爭》系列的發展。

2008年12月12日

最純粹的愛情─《嫌疑犯X的獻身》

嫌疑犯X的獻身》適合的讀者:心中有愛的讀者
配合電影宣傳,《
嫌疑犯X的獻身》換了新版封面,書皮為飾演湯川學的熟男帥哥福山雅治。

 嫌疑犯X的獻身  來源

這本小說可以視做一齣愛情悲劇,一個男人喜歡純然的事物,他選擇數學,湯川學選擇物理。數學與物理學擁有過程與結果,只有對與錯,無雜質、無污染,不像世界如此污濁無解,然而數學家與物理學家都必須入世,在有人的地方使用數學與物理學,人變成他們靠近所學所愛的關鍵。在日劇與電影中,物理學家還與物理之外的所愛處在曖昧不明的狀態,而電影中的數學家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陷入這麼迅速,在淨水中滴入墨汁的散開速度也這麼快,悄悄就侵入腦中將數學排開,數學變成愛情的附庸,這滴墨汁不只是潘朵拉的盒子深藏的罪惡,最大的成分是人與人的愛情。


小說從頭到尾沒有隱瞞兇手為何人,所以沒有爆雷的問題,兇手就是數學家,所以小說不是挖掘兇手,小說在鋪陳兇手使用的手法。對兇手而言,為數學奉獻是件快樂的事,同樣的,如果為跟數學一樣美麗的事物犧牲也是件美事,所以他選擇為愛拼命,正如他能為數學選擇當個默默無名的天才,他同樣也能在愛情身後靜默無聲,直到警察、舊識湯川學找上門。
 
對於從來沒有將數學與愛情歸在一起的讀者而言,這本小說著實讓人心酸,愛情對多數人是複雜無解的生命習題,對小說中的數學家而言,愛情與數學一樣真醇美好,答案是只要去愛就對了,不求回報,只有愛的過程與結果。
 
對於沒有閱讀推理小說習慣的人而言,嫌疑犯X的獻身》會是讓人踏入推理世界的第一步,因為這本小說的推理成分不高,只有深情的男人與他對她無窮盡的祝福。
 
改編自原著小說的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承襲日劇中將內海薰與湯川學配成曖昧不明的這套模式,他們在日劇與電影中都處在吵嘴狀態,是基於戲劇效果改為男女配對,原著小說則是湯川與草雉兩位男性,無論小說、電影如何安排,愛才是小說與電影的重點。  

2008年12月10日

吸血鬼羅曼史:《暮光之城》 (12/15更正)

《暮光之城》適合的讀者:羅曼史愛好者 
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小說不少,其中我還是最喜歡安萊絲(Anne Rice)的吸血鬼黎斯特系列。她的寫法雖有愛慾糾葛的黏膩感,小說中帶有部份的同性戀與情慾成分卻又分毫不可刪減,結構細緻帶著距離感,描寫吸血鬼的邊緣生活,牠(他/她)們追求永生不老的離世傲氣卻又愁苦萬分,呈現吸血、人類渴望年輕不死的秘密渴望,連結了人類希望長生、恐懼死亡的情緒,小說便以吸血鬼的感官、思維觀察感受人世的欲望。

 
閱讀安萊絲作品時其實會把它當作一般小說來看,脫離「這是吸血鬼小說」的思維來閱讀,當然就描寫吸血鬼的部份而言,安萊絲被封為「吸血鬼女王」實至名歸,其後的吸血鬼小說範圍都無法擴及安萊絲的容納度,奇幻、愛情、學園生活的成分多過吸血鬼族群歷史的鋪陳。當然很可惜的是時報出版的《吸血鬼黎斯特》、《夜訪吸血鬼》已經絕版,要找要在書量豐富的圖書館或學校圖書館才容易借到,較新的《天譴者女王》、《肉體竊賊》相對而言比較好找,不過安萊絲作品自《肉體竊賊》後就沒有新的中譯本了,不過在時報出版的討論區內看到出版社透露的訊息,不僅《吸血鬼黎斯特》、《夜訪吸血鬼》會再版,安萊絲的新作《少年吸血鬼阿曼德》(暫譯,The Vampire Armand)也會出版,約是2009年4月。
史托克《卓九勒伯爵》創造羅馬尼亞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acula)的吸血鬼原型,主角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露西、舒華德醫生、凡赫辛教授等角色被改編為音樂劇、電影故事,被此架構影響的吸血鬼小說、漫畫、電影不記其數,包括Elizabeth Kostova的《歷史學家》、電影「吸血鬼」、《吸血鬼獵人D》等,而「向達倫大冒險」系列、《夜巡者》三部曲、「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系列雖與吸血鬼傳說有關,卻增加更多奇幻元素,甚至有獨特寫作背景蘊藏其中,也不乏專述吸血鬼浪漫羅曼史情節的小說。
 
「暗夜獵人」系列充斥吸血鬼吸血欲望的轉化,吸血與性欲直接畫上等號,幾乎整本小說都在談情說愛(床上部分較多)。個人並不欣賞這類飛躍比佛利式的吸血鬼俊男美女亂亂愛的情節模式,所以對於「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等相似系列興趣缺缺,
直接跳過「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的後續,反而對有讀者評為枯燥、知識堆疊的《歷史學者》存著好感。

暮光之城  來源   暮光之城:新月  來源
2005年的《暮光之城》(twilight)第一集和2006年的第二集《新月》(New moon)也為吸血鬼羅曼史小說,且是純情的青少年版本。出版後大受青少女與女性讀者歡迎,與《哈利波特》系列相提並論,連作者的背景都極為相似。《暮光之城》系列前作中文書名翻譯為《吸血鬼達令》,同樣由尖端出版,兩相比較的結果發現新作《暮光之城》情節對話前後較為連貫,所以如果對《暮光之城》有興趣,不妨以新作為閱讀文本。

小說故事描述平凡高中女生貝拉轉學到福克斯之後遇到帥哥愛德華,愛德華為百歲左右的吸血鬼,具有聽取他人腦中看法的能力,然而這項能力對貝拉卻無用,貝拉迷戀愛德華的帥氣,愛德華卻因無法捉摸貝拉的情緒而深受吸引,之後兩人相愛,他無法抵抗吸血鬼的詛咒命運卻又力圖抗拒鮮血誘惑,而貝拉則一心嚮往與愛德華的吸血鬼之身結合,所以兩人就在愛情與吸血鬼之間拉鋸著。
 
原本小說已經出到第四本的結局,雖有與《哈利波特》相提的商業魅力,結局安排卻引起讀者喧然,很明顯是商業推動的結果,這與羅琳的安排全然不同,羅琳的結局與過程留下很多作者自己的考量,不完美卻很迷人。

《暮光之城》系列從《新月》開始就把主軸推向「成為吸血鬼」的最終結局,而誰成為咬女主角貝拉且使她成為吸血鬼的對象成為《新月》後段的情節爭論,就男主角愛德華的角度而言,他明白成為吸血鬼的掙扎與寂寞,所以他「不樂見」貝拉成為吸血鬼,這部份引起讀者廣泛討論,部分讀者認為此書變成教育青少女的小說,「成為吸血鬼」等同失去童貞,吸血鬼無法脫離象徵血與性慾,遂這本小說就變成在童貞與失去童貞間打轉。《新月》後段愛德華和貝拉爭論「成為吸血鬼」的完成年紀,愛德華希望是在貝拉20歲之後,貝拉卻急於一時(小說中的貝拉17歲),而在原文小說第四集中卻又留下了震撼讀者的安排,所以詭異的是在這本小說裡,由男方愛德華扮演勸阻貝拉完成吸血鬼身分的角色,無論讀者覺得可否將「成為吸血鬼」與失去童貞畫上等號,男方的帥氣、細心(其實還有體貼、溫柔、富有等人類不可能存有的五百項優點)完全是基於青少女對於羅曼史的期待而虛構的角色。


因為愛德華太完美,所以讀來純屬羅曼史,還好小說對於感情的描述頗為細緻,挽救了對於描寫某些他類、吸血鬼傳說的平乏。小說優點還運用了不同的敘事者,有從貝拉的角度,亦有愛德華的角度,帶給不同的閱讀感受。小說劇情簡單但是的確符合未滿18歲多數少女的理想羅曼史,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回到18歲以前,這部小說的情節對我而言會是接近滿分,符合年輕曾存在的期待與遐想。

 
推出原著改編的電影之後,票房亮眼,具有吸睛的魅力,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與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主演,羅伯派亭森曾演過電影哈利波特的西追迪哥里,克莉絲汀史都華乍看像嚴肅版的Emma Watson(飾演電影版的妙麗) ,除了貫徹俊男美女的舊有模式,小說的封面也很美,完全看不出來這是單純的羅曼史小說。

從部落格關鍵字查詢中發現許多讀友對《暮光之城》的結局很有興趣,自己覺得不要透露重點結局以免破壞閱讀樂趣,只能提示:與前二集中的愛德華立場相反。想要預先得知的讀友可以閱讀原文小說第三集《Eclipse》與第四集《Breaking Dawn》,或者可以上amazon網站上看看讀者意見,許多讀者意見都有敘述《Eclipse》與《Breaking Dawn》的梗概,然而後兩集普遍評價不高,反應兩極化。

2008年12月5日

《黑暗的速度》:正常與非正常的宇宙

《黑暗的速度》適合的讀者:被歸類為正常人的人 
在自認為「正常人」居多的世界普遍價值觀裡,試著救贖他人是正常人的工作,希望將「不正常的人」拉到正常人這一層。撇去不正常的人中所包含會對社會與個人產生危害的人以外,在正常這個值內,究竟怎樣的上下限與數值是正常?是不是不走正常人會走的人生道路而選擇岔路就是非正常人?因為正常人群體的矛盾與未解,正常人對於「矯正」兩字的堅決異樣的保守固執,正常人守著正常的數值城池不許外人攻破,以「多數的正常人」驕傲自居。
  黑暗的速度-自閉症者單純奧妙的內在宇宙  來源黑暗的速度》就以正常人與非正常人的生命交涉為主軸,且以消極面來訴寫自閉症患者從光亮到黑暗的轉折。故事是描寫男主角身為自閉症患者,他在製藥公司擔任電腦工程師,因應公司政策,公司的新主管希望他與其他自閉症員工供同參予實驗治療以治癒自閉症。羅爾與自閉症患者的圈子有人跟隨有人反對,羅爾心起動搖,部分的他認為他的自閉症對生活影響不大,部分的他也渴望與多數正常人一樣,所以他選擇接受實驗治療,治療後的他又重新再一次獲得新生,不過他存在的意義一去不回。 
正如書名,對羅爾而言,他認為自身的自閉症是一團黑暗,從黑暗中看出去的光亮特別閃耀,四周的光亮便是以正常人自居的多數人,他默默嚮往著正常人的生活模式(工作、戀愛、結婚等),那種不受異樣眼光注視的光亮,所以他決定讓原本的自己消失,從黑暗中掙脫開來,回到正常人的光暈裡。然而實驗治療的確消弭了不正常的部份,也填平了他優於常人的那個部份。


顯然這本小說所設定的角色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自閉症患者,他除了過度專注自身事物與跟不上非自閉者的交談圈子外,他的言行舉止大致對他的生活毫無影響,規律化的生活可能比一般正常人都還要自律,擁有工作、財產、朋友與樂於安排進修上課,他的人生如同阿甘,他們這樣跑/走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從喜歡他、熟識他的人眼中,羅爾的優點便是從自閉出發,細緻、專心與不存惡念的態度反而是正常人所缺乏的特質,與他相處便能從一般正常人的黑暗生活圈看到人無心的光亮,從正常人看自己的褲管才是一片泥濘,因正常而污穢不堪。
 
故事中標榜的是矛盾,正常人喜愛自閉者的善感單純,自閉者羨慕正常人的複雜多變。作者所要標示的便是生為自閉者無可奈何,正因作者伊莉莎白穆恩(Elizabeth Moon)是以自閉症患者兒子為書寫的啟發對象,小說帶有自憐自憫的意味,不可抹滅的是她不刻意造作那種不平等的視點。不過也因為善惡人士的明確方位,帶給小說一種過度美化正常人社會的片段,就多數被歸為正常的人而言(包括我自己),誠實來說,不可能以如同對一般人的態度面對自閉症患者或其他被視為不正常的人,因為身在被定義的光暈裡面,看出去的黑也特別暗。 

2008年11月28日

《骸之爪》:平凡的靈異故事

《骸之爪》適合的讀者:看過《背之眼》的讀者 
在《骸之爪》之前,前作
《背之眼》大致交代道尾這位麻煩的華生、真備是癡情的福爾摩斯,前者專門找到看似靈異事件的差事給真備查明真相,後者則扮演一切了然於心的靈異現象探求所負責人。作者道尾秀介故意在《骸之爪》使用相同的姓,製造把自己寫進去的閱讀感受。故事四平八穩,雖無《背之眼》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不過至少將道尾華生毛毛躁躁、歇斯底里的個性剝除掉,比較像是一位出現在偵探身邊的稱職華生。
 骸之爪    來源骸之爪》的故事是道尾為了採訪寫作需求來到滋賀縣的佛像雕刻所「瑞祥房」,當天晚上他給佛像拍照,卻看到千手觀音佛像恰似在微笑,而且「瑞祥房」有工人失蹤,離開「瑞祥房」的道尾將照片沖洗好後卻發現照片中的佛像頭上流下血跡,道尾變求助於擅長解決靈異現象的真備庄介,真備庄介於是與亡妻的妹妹、道尾前往「瑞祥房」,住房期間不但發現一樁失蹤案件,且陸續有工人失蹤,他們介入調查職真相,發現「瑞祥房」的兩代主人與工人似乎隱藏著某些家族秘密,秘密促成等待二十年的復仇行為。 
《背之眼》與
《骸之爪》存在角色的續寫關係,然而縱使尚未閱讀《背之眼》,也不會影響閱讀《骸之爪》的軸線,因兩書的焦點全然不同,一者在事件、一者在抒情。


在《骸之爪》中,利用靈異事件隱藏刑事案件的寫作技巧依然存在,以二十年來的複雜糾葛做為主軸,兇手的報復行為固然透露加害者有意無心的寒意,不過此書除了收斂靈異事件外,也少了些許不造作的感情。《背之眼》之所以迷人,除了角色與京極夏彥下筆的相似度,在小說質地上也是近於恐怖驚悚之作,然而在這些怪談的遮幕下,真備庄介、亡妻與亡妻妹妹三者之間的情感反而幾乎掀起整本小說的高潮,沒有人能推動真備庄介這個角色放手或者接受,殘存的感情所應對的是近乎變態的心理變化,在此書中形成感情張力的極大對比,在某種程度上,真備對亡妻靈魂存在與否的執著也是近乎變態的一種。
 
《背之眼》與《骸之爪》都使用同音效果或錯辨音為小說的關鍵,這一個推理戲法使用二次自然少了點驚悚氣氛,《背之眼》中的同音效果顯然給了讀者一次震撼,《骸之爪》再次使用則看起來稍顯平淡,如果再繼續使用下去,顯然問題是出在道尾身上。 

在《骸之爪》中顯然沒有濃厚情分的書寫,作者刻意擺出幾位可疑人物,這些可疑人物的表現也極有可能就是兇嫌,然後揭發真相之後謎底揭曉,扮演偵探的真備回顧案發過程,給予可疑人物合理的解釋,當然這些疑點驟然而解毫無疑惑,然而恰巧契合,製造出全然相合的真相,這些人物的心緒感情卻巧巧被隱沒了,然而從故事觀之,這些可疑人物應該還可以製造小說的懸疑成分多加描述,在結局之幕前刻引爆炸彈,給予讀者更大的衝擊。

2008年11月19日

《收集孩子的人》:無多餘暴力包裝的犯罪小說

《收集孩子的人》適合的讀者:為人父母者、喜愛犯罪題材的讀者 

能寫出優秀的犯罪小說,氣氛與兇手同等重要。這樣的故事裡,受罪者的絕望無助與兇手的殘忍手法兩者比重相當,顯示出作者對於殺害與傷痛的均分,不刻意書寫兇手下手之時的血腥暴力,也沒有死者斷氣前的傷痕累累,無非只是突顯事件的流程,並非賣弄煽色腥情節。
 

收集孩子的人   來源
收集孩子的人》一書描述兇手艾弗雷行走德國、義大利之間,對於金髮、膚白的小男孩異常著迷,他誘拐騙走這些小男孩,強暴後殺死他們,為了留下戰利品,他會拔下他們的一顆犬齒當作紀念品,好以回味這些玩弄男孩時的快感。艾弗雷擅長追蹤無人注意、單獨行動的男孩,以好心誘騙他們,博取信任後帶去無人空屋加以凌虐,因為手法小心,他犯案十多年卻無證據,留下一群傷心欲絕、家庭崩解的夫妻與無可奈何的忿怒警方。接著故事轉到安娜與丈夫哈拉德帶著兒子去義大利托斯卡納度假,度假期間安娜的獨生子菲力克斯失蹤,安娜與丈夫哈拉德痛苦萬分卻只好回到德國,十年後,安娜來到事發現場,她不想相信兒子已經死亡,她仍相信是一個人把兒子拐去當養子或者被賣到色情集團,心存希望火苗的她決定從托斯卡納開始、便從托斯卡納結束,為了發掘真相,她向一個德國男子買了封閉但是安穩的住宅,德國男子的一切都是謎,但是他的優雅熱心逐漸吸引安娜,但是偶然之間揭露事情真相,德國男子就是艾弗雷,而這棟房子就是兒子的葬身之地。


小說從一開始就鎖定兇手是誰,所以無關對於小說情節洩漏的問題。對於艾弗雷的背景可分為兩條路徑,一條是先天,他來自不穩定的家庭,母親的惡意詛咒似乎促成有如天魔誕生的恐怖生命歷程,看起來荒誕卻也突顯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心性的極大影響,不穩的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原型,無法選擇父母亦是先天的可悲之處。另一條是後天,艾弗雷發生校園霸凌,艾弗雷的學習對象是具有暴力傾向的兄長,兄長暴力復仇的行徑無形讓艾弗雷產生對暴力的認同,所以身為艾弗雷,一部分是曾被欺負的乖順溫和的孩子,一部分是內心憤恨、暴力發洩的男孩,然後童年記憶的混亂促成他對男孩的異常喜愛。 

作者將「表裡不一」圈在艾弗雷身上,打破壞人的既有形象,作者包裝兇手的手段非常高明,除了是一個相貌英俊、個性低調的男性外,他選擇與女性同居,避開警方對於戀童癖罪犯的刻版印象,而且他並非一個下身控制頭腦的罪犯,他藉由觀察與欺騙,換取成人的信任與小孩的放鬆,也可以說兇手罪犯就是隱藏在普通的男女裡面,並非社會邊緣人的專利,正因為作者將兇手塑造成一個帶著面具、女伴的狼人,連續殺人事件便無法偵破。
 
作者除了在兇手身上下了極大功夫外,對於伏筆也頗具特色,一開始便是一位智能障礙的女性目睹艾弗雷殺童,後於安娜來到托斯卡納置產時,這位女性角色又一躍而出,她便是控制書中兇手曝光的關鍵,然而之前的鋪寫卻也只是將她寫成一位到處找男人上床的怪異女子,正因為非主角的角色能帶動整本小說的靈魂,反而將受害者主角變成拼湊事實的旁觀群眾,非主角反而變成拼圖中極重要的關鍵。
 

另一非主角角色是一對女同志,她們因喜愛孩子而採取領養方式,其中一位剛好是偵辦殺童事件的警方人員,事實上小說對此描寫不多,然而卻顛覆家庭戲份的慣例,女同志打破一男一女、生子的父母形象,然而從與這本小說中的父母做比較,會發現她們是對孩子最帶有溫情、教育觀念的父母,即使孩子並非親生,雖是兩位女性扮演父母分工角色,感情融洽、生活和樂,所以也許作者想要寫出的就是同志(男女同志)、領養孩子的父母與男性女性、性行為懷孕生子父母間的差異,以及世人對家庭成員觀念保守態度的強烈對比,因為對於男性與女性組合的包容態度,無形之間讓許多不該成為父母的人變成養育殺人犯的兇手。
 

最後於結局部份,作者又再次打了重雷,失去孩子的父母對上收集孩子的人,再次以中途遏止的伏筆角色做了報復行為,失去孩子的父母為早逝的孩子復仇,以及為他們已經
索然無味的人生增添唯一動力,就罪犯、受害者的角度還原復仇現場,無血腥成分,更無電影「親切的金子」那份幾乎洶湧而出的恨意,以一個宛如電影結局的畫面結束,以一篇長篇小說而言,作者莎賓娜提斯勒(Sabine Thiesler)的寫作功力猶如醇酒,有味亦有後勁。

2008年11月13日

《海上教堂》─正因不平等,才知自由可貴

海上教堂》適合讀者:對西班牙歷史有興趣的讀者 
電影「Braveheart」台灣翻譯為「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電影背景為13世紀末,英格蘭企圖以武力兼併蘇格蘭,William Wallace領導蘇格蘭抵抗英國統治爭取自由,對抗不平等法律條文的頒布,爭取國族的獨立人權。電影由梅爾吉勃遜自導自演,帶起一陣William Wallace崇拜風,的確現在愛丁堡西北邊的小鎮Stirling還留存紀念塔,但電影將William Wallace的英勇抗暴形象誇張化,渲染改作虛構的事蹟,其中最為扭轉歷史的部分當為William Wallace與英格蘭王長腿愛德華(Edward the Long shanks)的王妃媳婦伊莎貝拉發生關係的一段,電影最後William Wallace被五馬分屍,死前口中大喊「Freedom」,他的後代在王妃媳婦伊莎貝拉肚子中,反諷英格蘭貴族原想是用「初夜權」使蘇格蘭人變種的種族戰法,梅爾吉勃遜與蘇菲瑪索配對的畫面固然賞心悅目,不過這段只是在賣弄一個關係血統的種族議題,對英格蘭的王族血統抱持貶意,與歷史無關。
 
電影內容演出當時貴族領主實行初夜權的權力,除非該農奴有錢有權可以賄賂貴族領主,不然就得交付初夜權,然而農奴地位低下,土地與金錢的使用佔有權在封建領主的身上,農奴根本無力換取與新婚妻子的初夜,封建領主的初夜權造成私生子現象,甚至還有農奴殺初生兒的風氣,正如電影中的貴族衝進婚禮中行使初夜權的夫妻訣別、William Wallace和青梅竹馬為避開初夜權秘密成為夫妻的片段,上有對策、下即鑽漏洞,初夜權下造成許多人刻意隱埋婚姻關係、家人丈夫故意破壞女人象徵貞潔的初夜,悲劇來源就是身為窮者的不幸,在那種上下對立不平等社會中,最大的犧牲者不是窮人就是女人、孩子。
海上教堂 來源海上教堂》的故事就是這樣的背景,封建領主榨取勞動人口,賦予勞動人口的生產資源與生產方式使大部分的勞動人口無力儲存糧食金錢,稅負又極重,造成大部份的農奴世世代代的貧困化,廣大農奴長期處於饑寒貧困之中,這對於封建領主是極大的優勢,一來是農奴無力反擊,二來是貧窮變成繼承、富有也是繼承,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在故事中,男主角亞諾的父親柏納艾斯坦優是封建社會的農奴,眼見領主地主對妻子行使初夜權的暴力,又被領主地主欺壓,為了能讓兒子亞諾變為擁有自我選擇的自由人,柏納選擇流亡到巴塞隆納,因為在在巴塞隆納待上一年就能獲得自由身。亞諾在成長過程中被迫面對父親死亡與不公不義,與弟弟卓安寄託於教堂聖母,因為信仰,亞諾成為搬運教堂石塊的大力士,身體力行對信仰的承諾,歷經生命中的幾次波折後,亞諾成為富有的貨幣兌換商,扭轉命運與身世對他下的魔咒。 
在這本小說中,突顯了貴族、地主對於農奴的生命宰制,作者用最殘酷的方式來書寫這部份,是將女人處境壓到低點,刻意寫出男人的暴力與佔有慾,充斥著控制、強暴、虐待,將所有非貴族女性當成娼妓視之,當然這部份是為了上下、男女關係的極不平等鋪路,看了卻讓讀者感到不快,不快的原因是出於作者將歷史當成故事來寫,無法表露作者出於還原歷史的同情或者其他情緒。小說中雖有不少女性,分別扮演著母親、妻子、女兒的角色,然而貴族女性皆是壞人,農奴階級的婦女不是受害者就是娼妓,徹底忽略了女性的聲音,排除女性角色的身份範圍,形成唯有男性才能得到生命救贖的理念。回到小說中的男女成分比例,若這是作者刻意營造男性氛圍以刻畫社會性別差異,可為回顧歷史的寫作手法;如果這是寫作上的漠視,可看作拋出一個對歷史女性消音、抹黑女性人物的問號。

 
信仰(羅馬公教)是此書極為重要的一環,亞諾將聖母置於終生信仰的重要地位,卓安將人生奉獻給宗教,然而小說中的宗教並未灑下信普遍的溫柔光環,僅塑造了宗教所壓抑的窮者與女性,傳達宗教不過是為了富者、男性合理化作為的工具,或是宗教是貴族地主等富有階級所能使用的支持力量,只與政治相斥時宗教才會與之相抗衡,宗教在窮者眼中是地位無尚的心靈能量,人世卻沒有合適的媒介傳達給神。
 
《海上教堂》以史詩鋪陳,站在窮人、奴隸階級往上看,看盡貧窮落魄、世世為奴的悲哀,宗教與階級意識必然是此書強調的主題,尊崇信仰、改變身處階級是窮人弱者徹悟的道路,只是當時多數窮人弱者沒有這條信仰的基礎,就如同描寫同樣背景的電影與小說,認命還是多數低下階級的必經之路。

(謝謝圓神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2008年11月5日

《時光閃電》─潛意識殺手

《時光閃電》適合的讀者:不會被物理學理論嚇跑的讀者
 
陸續讀了幾本有關「時間」的小說,《時間迴旋》是屬於世界末日的故事,從兩條時間軸裡抽取人們對末日的恐懼;《時空旅人之妻》是跳躍時空試圖追尋不悔與愛情;《時間線》則乾脆玩起現代到中古的角色扮演遊戲。或是如「回到未來」、「似曾相識」、「扭轉奇蹟」、「蝴蝶效應」、「蘿拉快跑」、「黑洞頻率」、「顫慄時空」等電影,皆是對於時間的移動表達了正面看法,小說和電影認為時間是一直線行進,猶如座標軸的延伸,當錯過了某個座標,或對某一個點感到過意不去時,回到那個點去改變點什麼是所有人希冀之事,因為沒有人會在歲月座標軸上一路順風。 

時光閃電   來源
因為對過去感到遺憾,所以產生了「時光機」這個彌補過去遺憾的假想。「時光機」被塑造成為一個代表正確、改造的象徵,幾乎所有小說和電影中,所有主角回到過去都是想為自己的過去補償缺失,因此關於時間的故事主軸大部分是積極、贖罪。

《時光閃電》似乎違反以上小說通例,它並非寫作改變時間軸所造成的時空扭曲,而是在以相反角度來看待回顧過去這件事的陰影。
 《時光閃電》表面上是物理學與科幻小說,描述一群物理學家以錄像的方式窺視過去,卻引出一個被命名為「鋸齒空間」的殺人兇手,「鋸齒空間」會擴展所在空間、延長單一時間、混淆時間空間,造成受害者宛如陷入被下咒的夢魘中,無法壓抑殺意、負面情緒、性慾、恐懼,或者折磨虐殺受害者長達數年數月,倖存的物理學家決定找出製造出「鋸齒空間」的兇手,扭轉被殺的命運。

雜糅了物理、科學、科幻、驚悚情節以及複雜的「時間弦」理論,其實事實真相與以上題材並非等號,被追溯的時空不完整,造成回顧當下那個人的情緒分裂,過去產生無限可能性,人的行為也是無限可能。其實小說從頭到尾都在人的意念上打轉,小說認為人的憤怒產生無窮力量,這股力量可以藉由物理學造出一個帶有憤怒情緒的形體,這個形體未必是人形,只是惡念、恨意和殺意所構成的物體,所以小說前半段在舖設「鋸齒空間」的學術議題與價值,後半卻由科學轉到人的身上,找出某一個角色在過去產生的憤怒情緒所造成的「鋸齒空間」。
 
換句話說,「鋸齒空間」即有可能就是潛意識,潛意識與現在意識未必相合,所以假定已經釋懷的過去事件其實還被壓在潛意識中,潛意識便是人類欲遺棄卻濃縮的情緒記憶體,就同電腦中儲存的網頁畫面,使用者以為消除表面紀錄就刪除那些畫面,然而這些網頁畫面卻構成上網證據的圖像,這些圖像紀錄往往又是使用者不欲人知的私密行為,當這些圖檔積壓到某一程度時佔據原先預留的可用空間時,電腦速度開始變緩,也許「鋸齒空間」所造成的狀態可以用這樣的例子來解釋,電腦變慢就如同某一時間點的停格慢動作。從潛意識設想,當小說人物被「鋸齒空間」折磨時,所代表的可能不是全來自於「鋸齒空間」的凌虐,有部分可能是被害者潛意識壓下的部份。

離開這本小說所包含的科學議題,作者所抱持的焦點在人,製造出
「鋸齒空間」的元兇是人,想要利用「鋸齒空間」進行戰爭的是人,所以作者利用小說人物情節表達對回到過去的質疑,因為人的潛意識有如水面下的冰山,回到過去的那個自己未必是現在的自己。

2008年10月31日

當變態成為寫作力─《邪魔》、《一郎X二郎》、《六宅一生》

奧田英朗著作的適合讀者:可以保持閱讀幽默感的讀者 
在書店最尷尬的莫過於拿起一本書名讓人很尷尬的書,就算內心坦蕩蕩也盡量別讓人誤會,看到別人捧著顯目字眼的書也會別開眼、拿起來讀也會小心翼翼。以前我工作的書店許多人拿起來翻造成書頁破爛、讀者又不敢買回家的窘境讓書店不得不包起來,而且這本書也沒有到要封起來、貼上限制級貼紙警告讀者的露骨程度,問題出在這本書名叫做《持續勃起》。
 
書店工作經驗讓我知曉封起來的書越有人想看,而且這些書是不太好意思拿到櫃檯請店員拆開的書名,因此許多顧客會跑到書店角落自行拆書偷偷看,所以書會到處跑、塞在童書區、漫畫區或者食譜區,顧客為了滿足好奇心,然而這些書通常都沒什麼,有什麼的都不會進書店。後來把一些書擺在櫃檯,想購買的顧客一定得問過櫃檯店員,所以一些如某日本名的前成人片女優、關於性字眼的書新上市,就會有些男性顧客偷偷摸摸到櫃檯小聲說要買書,不仔細聽還真不知道他們要買什麼,結帳後再偷偷摸摸放進包包裡匆匆忙忙離開,看到女性店員站櫃檯還會遲疑好久、有人在排隊結帳會躲開,而且不用信用卡、會員卡以免曝光,只差沒戴帽子、墨鏡、口罩、穿風衣偽裝來買書。
 
奧田英朗的多數小說就同以上讀者的好奇窺視欲,充滿詞彙禁忌的讀物反而是作家渴盼書寫的。讀者希望一探書內的限制級書寫,而奧田英朗的確會寫出限制級的畫面,他所展露的無非是剝開讀者的腦袋挑出這些不能言語的私欲,作家將這些畫面寫下來成為小說情節,這些畫面卻是讓人覺得猥褻,卻還不到不堪入目的程度,情色慾念的寫法給予極大衝擊。


奧田英朗是位很變態的作家,只有這麼變態的作家才會寫出讓讀者又哭又笑的變態故事。他的作品有《東京大夜逃》、《南方大作戰》、《持續勃起》、《尖端恐懼》、《鎮長選舉》、《六宅一生》、《最惡》、《邪魔》等,《最惡》、《邪魔》是比較正經的作品,然而作家嚴肅以待的小說卻不如其他含有異色、詼諧趣味之作來的傑出。
 一郎二郎(上)東京大夜逃   來源  一郎二郎(下)南方大作戰  來源
《邪魔》全書籠罩在異樣的氣氛裡,36歲的警察九野薰無時不想起去世的妻子,陷在過往悲傷回憶中的他選擇孝敬岳母,以彌補回顧他與亡妻來不及度過的歲月,患有失眠症的他調查縱火事件,他懷疑及川先生涉有重嫌,苦苦追查相關佐證,以免証據被另外的投案人遮掩住。另一方面及川先生的妻子及川恭子苦惱超市打工族的工作待遇問題,與上司陷入了苦戰,又因先生涉案而生活大亂,一方是追尋線索,一方是消滅痕跡,九野薰與及川恭子面對面的保衛戰是小說的菁華。此書精彩在於兩人情緒的高漲,壓力有如排山倒海而來,其實兩人都在情緒瘋狂邊緣,讀者都在等壓垮兩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然主角九野薰免於苦海,最終得到救贖,然而小說在救贖之後驟然而止,以原著的五百多頁來說算是大篇幅小說,而結果卻在短短幾頁內揭曉,馬虎草率作結。
 邪魔  來源  六宅一生  來源作家的正經之作卻於結局上採取不嚴肅的收尾,奧田英朗的幽默作品而是從頭到尾不冷場。《東京大夜逃》、《南方大作戰》是我很喜歡的小說,是以荒繆的題材來寫家庭關係被迫連結的無奈感,同樣是「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作者更苛刻的往下延伸至「因為無法選擇父母,所以導致得靠父母的年輕歲月也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奧田英朗正是用這樣貼近社會邊緣的話題打造一個12歲孩子的苦惱,主角二郎的父母都是社會激進派,嘴裡盡是對資本主義的抱怨,身體力行對整個社會的不滿,包括抗爭口號、排斥義務教育、將不納稅視為國民義務,與四周安份打拼的父母完全不同,所以二郎的希望不是多幾個電動玩具或者平凡男生的小願望,他希望他的父母是正常人,「如果我爸爸是上班族、媽媽是家庭主婦」就是他期待的流星,普通如一個下班後喝點小酒的父親和對菜價討價還價的母親,當然這個願望不可能實現,從一個12歲孩子眼中看出去,他面臨的苦難消解在小男孩的言語行動之中,如果這個故事演進為青少年成長或成人故事,二郎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是從笑點十足變成黑暗陰鬱。 
六宅一生》共分為六篇短篇小說,六篇小說環環相扣,書中的主角們又更邊緣,一個是獨居的御宅族,以樓上男女交歡聲做為心理生理慰藉的自由工作者;一個是拍攝素人成人片,因為有觀眾捧場而過度著迷的家庭主婦;一個是無法婉轉拒絕客人,又害怕被捲入事端只好對援交視而不見的KTV服務員;一個是四處物色酒店小姐,卻慘遭歐巴桑糾纏的假星探真皮條;一個是因出版業不景氣改寫情色小說,大嘆懷才不遇之餘卻割捨不下高額援交的作家;一個是將自己與他人交歡影帶賣給成人影帶店,因特殊性癖好觀眾支持而以此維生的胖女人。六個人六種生活,不願意面對殘酷、被拒絕的人生是他們的共同特徵,所以他們採取更卑微的生活方式,討好那些以他們為樂的小眾或者是緊貼著牆縫生存,以小眾的鈔票換取些許的自尊,其中六個人物滿腹辛酸的工作血淚,也許在其他作家筆下會是飽滿復仇洩恨的黑暗小說,然而作家卻反其道而行,人物要卑慘至極,到了醜陋的最高點就成為笑話,作者就是使用這樣風趣不帶批判的筆法來深繪社會邊緣人的生存糗事。
 
如果有興趣,不妨看看變態
奧田英朗創作的變態故事,會發現那些人物並非虛構且就是身旁的過客,這些人物之所以卑微是因為他們永遠活在自己建構的世界裡,跟隨奧田英朗的筆調走著,也許會扭轉看待這些現代不適應者的看法。

2008年10月26日

《德黑蘭的囚徒》:淡化記憶的重量

《德黑蘭的囚徒》適合讀者:關心好奇中東社會的讀者 

因為一位女性受害者死前慘遭凌虐的新聞,受害者之一選擇回顧她的前半生,她原本打算隱藏的過往那兩年被心痛消融掉,所以她決定道出她所經歷到的政治、宗教迫害,在女性最美的時刻,她只有努力活下來的念頭,二十年的歲月與那二年看似不長的年歲對比,二年猶如身體上無法消除的傷痕。
 
 德黑蘭的囚徒    來源   Prisoner of Tehran
 來源
德黑蘭的囚徒》由伊朗籍作家瑪莉娜奈梅特(Marina Nemat)撰寫,目前她與夫婿移民至加拿大,早已遠離家鄉伊朗,然而2年牢獄之災卻是她深夜夢迴無法放下的重擔,這個故事聽起來非常荒謬,她能活著走出來是個奇蹟,如果是真實的,作家患了被害者
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的機率極大,如果是杜撰的,她選擇了一個極有爭議的小說題材,然而不論真實與否,作家有許多部分隱匿未寫,也許是出於伊朗女姓、基督教徒的矜持保留,也許是她不敢寫也不能寫。
 

小說情節是16歲的
瑪莉娜是信仰東正教的基督教徒,與伊朗信奉伊斯蘭教的信仰起了衝突,屬於異教徒的她選擇不遵照伊斯蘭教的傳統,她希望保有基督教的信仰習慣,於是在課堂上她要求授課教師停止伊斯蘭教政治言論、專心上課,教授卻回答她如果不喜歡這門課可以走出教室,於是瑪莉娜離開教室,她的行動帶起全班同學的力挺,所有同學都離開教室。瑪莉娜的行為被視為政治異言,她的同學分別被逮捕,被關進伊斯蘭革命時期最惡名昭彰的伊朗艾文監獄,她的同學多數被凌虐,獄卒逼迫她們供出其他反抗份子的名單,而他()們不過是未成年的少年少女,多數捱不住虐打只好投降認罪,最後輪到瑪莉娜被捕,然而死前一刻她的人生轟然巨變。

(以下有小說與電影「少女奧薩瑪」情節洩漏)

瑪莉娜在被處決前,
在牢中負責看守她的阿里緊急送來一封由當時的伊朗統治者何梅尼封印的文件,瑪莉娜逃過死刑,改判刑為無期徒刑,原來是阿里運用關係、與何梅尼交好,然而這份救贖卻有代價,代價是瑪莉娜必須捨棄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
還有嫁給阿里當妻子,於是白天她是囚犯,晚上她是看守者的床伴。

電影「
少女奧薩瑪」由愛爾蘭、日本、阿富汗集資拍攝,此片最後在伊朗完成,阿富汗與伊朗為敵人卻有相同的社會背景,電影深刻感傷,突顯伊斯蘭社會對於女性的暴力,純粹是出於佔有、恐懼與性別歧視。片中因為塔利班政權壓迫女性生存權,導致女性無法出去工作、男性又多在戰場或戰死,家中只剩下老弱婦孺,無可奈何之際12歲的少女Osama女扮男裝出去工作養家,最後因月經流血曝光,她被判給嫁給足可做她爺爺輩以上的男人的小老婆,Osama的丈夫藉由法律、婚姻獨厚男性的條文強暴12歲的她,電影最後幾幕尤其尖刻,他強暴她後滑入水盆中沐浴、放鬆,鏡頭中沒有她的存在。 

很多人認為「
少女奧薩瑪」有政治灌輸的意味存在,是美國擊倒塔利班政權的教育電影,或者是北方聯盟與塔利班政權的權力討伐,少女奧薩瑪」的主軸不是探討阿富汗女權的無尊嚴,變成政治角力,告訴觀眾塔利班政權是伊斯蘭魔鬼,人人皆可誅之。不管如何詮釋少女奧薩瑪」的電影情節,出於伊斯蘭社會的悲慘故事已由不同國籍、團體的作家、電影暴露,其中不乏伊斯蘭女性受害者揭下面紗來發聲,對於習於隱藏面紗後的女性而言,有個普通家庭、養育兒女會比討自己的人權來的快樂輕鬆,是無盡的苦痛督促她站出來,這樣的故事在《中東現場》、《喀布爾美容學校》、《誰殺了喀布爾女人》、《活活燒死》、《我被爸爸賣了》、《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美名之路》、《在德黑蘭讀羅莉塔》都存在,也許是誇張或者放大悲劇,但不是串通起無數的悲劇。 

對照「
少女奧薩瑪」就聯想到《德黑蘭的囚徒》中瑪莉娜的處境,Osama因欺騙原先是判絞刑,那個老男人以主人之姿買下妻奴,Osama形同在男人腳下服刑,因男人等同法律。瑪莉娜在小說中寫道阿里是因為「愛上她」而向何梅尼求情放水,最後的刑罰轉為白天囚犯、夜間妻子,他們的初夜也是男方以法律、婚姻之明證言順強暴女方,之後還有數次強暴行為,這裡形成認同的反差,少女奧薩瑪」是認為野蠻,《德黑蘭的囚徒》是認為出於愛意。

接下來為劇情的大轉折,她被判出獄、阿里因為政治鬥爭被人暗殺,阿里的家人讓她與她真正愛的男人結婚(誇張的是阿里也知道她真正愛的是誰)、幫她逃離伊朗,所以
瑪莉娜來到加拿大,開始她自由的人生。瑪莉娜明顯對阿里交雜恨意、感激,也許還有一點愛意,很難不認為瑪莉娜隱瞞了部份實情,有關於他們婚姻的真相,不管她隱藏了多少,她有她的理由與立場,就小說而言,太過真實與略有虛構的差距極大,在我看來,作家選擇虛構出一個深愛她的男人,淡化掉他的政治背景、婚姻暴力。 

如果作家寫出真實版本,所激起的波濤駭浪也許是跨到政治氛圍的可怖,所以她選擇以女性立場來書寫,她寫艾文監獄的牢獄生活,遮掩了獄卒強暴女性囚犯的行為;她寫她與阿里間的生命糾葛,埋下了她被判給他的婚姻實情,就某些情境來說她是他的肉票,而讀者卻無法知道她是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創作一個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女主角,當然就小說的題材而言,話題性大過真實度,美化與控訴未必相剋。

2008年10月21日

《聖骨拼圖》:宗教殺人事件

《聖骨拼圖》的適合讀者《達文西密碼》熱潮跟隨者 

歷史、懸疑小說會帶給讀者的閱讀反應截然不同,一方的反應會是「相信」,另一方的反應則是「半信半疑」,前者如《達文西密碼》,後者如《聖骨拼圖》。
 
 聖骨拼圖   來源
聖骨拼圖》以「東方三聖王」的科隆大教堂為起點,小說主軸在於宗教內的真偽叛亂,代表反派角色的是「帝王龍廷」,「帝王龍廷」由古代煉金術士及殺手組成的秘密組織轉變成現代猶如納粹、3K黨的人種至上團體,企圖以聖骨內的神祕物質掀起駭浪,打倒現有宗教的實權。
 
蘊藏的歷史知識為小說加分不少,不過可以感覺出來小說創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替作者所站立場說話,而是為了閱讀效果。並不是認為《聖骨拼圖》毫無精采之處,此書章節緊湊,爆破動作場面有如好萊塢動作片,只是在動作、科學、歷史、宗教、愛情、陰謀、人物特色的多重分割下,原書色調的歷史解謎部分被些許削弱,形成一部既可圈又可點的小說。看完《聖骨拼圖》後,去amazon網頁搜尋讀者感想,多數讀者偏向讚美,將此書與《達文西密碼》並列,少數讀者不置與否,或是認為《聖骨拼圖》製造寫作最大紕漏在於「讓人很難相信」。

回到《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身上,撇開宗教信仰狂熱者的強烈排斥,小說以現存的藝術畫作、歷史古蹟與謎團畫家做為小說的盾牌,由於盾牌下的真實面貌尚無定論,創作與研究之間的矛盾地帶就成為丹布朗的保護色,也就是可以說任憑讀者選擇相信與否。《達文西密碼》是將宗教、歷史中的男人視為騙子,男人為維護正統、自尊,將與宗教、歷史發生關係的女性排除在外,視女性是容器而非生物,作者採取同情宗教、歷史女性的態度,這點深得人心,卻也引起批判。

不論丹布朗回顧宗教、歷史的角度是否正確,他在處理歷史謎團的手法就是用原本就存在疑慮的史實來書寫,可加深讀者印象,或者博取信任。《聖骨拼圖》的故事雖以現存古蹟、聖物為開端,然而
聖骨的部份卻是超現實,搭配維護聖骨、對抗「帝王龍廷」的是秘密特種部隊「西格瑪中隊」,於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考古學、宗教學、人類學領域都異常熟悉,又精通武器槍枝、搏擊戰鬥,再次超出讀者所能預期的閱讀空間,所以很明白這本小說的歷史知識是為了寫成冒險解謎小說而成立。
 
《達文西密碼》與《聖骨拼圖》雖然風格較為類似,兩者相通處尚有「血脈」之處,「血脈」代表宗教內部帶有人種優越感的藐視,
兩書的處裡方式不盡相同,《達文西密碼》又再次以歷史爭議作為後盾,而《聖骨拼圖》服膺於冒險、科幻題材的應用,反而漏失了於「血脈」議題上的擴張。
 

可能是因為為
冒險解謎小說服務的題材,行文自然比較誇張,在角色網絡也刻意套上關係,其中安排「西格瑪中隊」特種部隊的感情糾葛,與《達文西密碼》中蘭登教授的幾段逃難情緣一樣,是塑造影集般的可接續感。在《聖骨拼圖》之後還有《黑色密令》、《猶大基因》、《最終神諭》三本小說,四部曲題材不同,但從約略簡介可知《黑色密令》是講述以納粹時期的優勢人種亞利安人來找出人類生命起源,《猶大基因》是講發現一種足可毀滅其他物種的細菌,《最終神諭》是現代科學預上宗教後的爭議,故事主軸是複製「第二個耶穌」後的世界局面。

2008年10月15日

《潘朵拉處方》─不能說的秘密

《潘朵拉處方》適合讀者:對《達文西密碼》熱潮無法抗拒者 
隨著《達文西密碼》延燒的密碼風,促成一波波解謎、驚悚、歷史、宗教小說出版,有些是《達文西密碼》出版後隨起的熱潮,有些是在《達文西密碼》之前就已經出版只是未受到矚目的作品,在真實度、氣氛、節奏掌握上各有偏重,《達文西密碼》無疑是其中的佳作。
 
由於個人閱讀喜好,對於此類小說向來無法抗拒,難免會閱讀到地雷書如《
梅第奇匕首》,但是大部分小說暫且不論是否精彩萬分,在歷史、宗教上的考據與焦慮十足可貴,去除故事性,這些小說給予歷史、宗教糾雜難解的謎底許多想像空間,也許其中就有一種是還原真相的關鍵。
  潘朵拉處方  來源近期出版的潘朵拉處方》、《聖骨拼圖》分別都與《達文西密碼》相提並論,也許是《達文西密碼》的成功造成出版推薦必須與之並列的說法,廣告小說為傑出的曠世之作。其實兩書各有偏重,《聖骨拼圖》是與《達文西密碼》相較之下性質較為類似,《潘朵拉處方》可就題材偏向於揭發歷史、醫學黑幕性質,與《達文西密碼》的寫歷史導向真相的方式不同,《潘朵拉處方》的歷史與真相帶出更深層的現代醫療體系問題,關於醫學、疾病、廠商間的抗衡,擴及現在與以後,而且作者所書寫的是人類敵人之一─癌症。

在電影「疑雲殺機」(原著小說為《永遠的園丁》)中,女主角揭發查跨國藥廠的陰謀,她發現西方白人世界所塑造的天使形象全是假象,西方以非洲長年征戰、醫療貧乏、窮困荒脊為機會,以公益行善為號召,背地裡為實行「非洲是全世界製藥廠的垃圾桶」計畫,以非洲居民當做人體試驗,給予大量藥物來試驗,非洲居民長居衛生與疾病之地,無可奈何之下服下藥物,他們的性命沒人在乎,許多也許原本不會死亡的非洲居民就這樣被劑量不穩定、未經過人體試驗的藥物給害死,而非洲以外的民眾只見到醫療進駐,讚揚愛心無國界。疑雲殺機」女主角的大發現破壞了西方藥廠的牟利,最後被謀害身亡,她的丈夫身為英國外交官,位居國際曖昧位置,發現實情後試圖對抗龐大的醫療黑幕,最後由他的友人揭發,而她的丈夫最後與她走向同一條路,他選擇死亡。電影促成一個完美妥善的結局,實際上應該與原著小說所安排的未完結一樣,個人、團體籌起的小利難與官商勾結下的暴利相抗衡,「疑雲殺機」雖樂觀過頭但確實帶出公益團體背後的可能暴利真相,實屬可能成立的懷疑。 
《潘朵拉處方》同屬此類小說,又從歷史事件中挑出可能的點來進行剖析,作者利用甘迺迪之死、蘇美冷戰、古巴危機,以甘迺迪死前死後為串連,誰殺了甘迺迪並不重要,重點是甘迺迪為何而死。歷來對於甘迺迪之死的謎團有不同說法,包括女星瑪麗蓮夢露冤魂鎖命、妻子賈桂林的謀害、政府計畫謀殺、共產黨等,當然前二者不被認可,後二者確實與小說相映。
 
小說設計了一個醫療陰謀,這個陰謀一但瓦解,醫學界研究會整個顛覆,賴此維生的相關行業會失業,甚至擴及食品業,影響不止於此,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也會完全改變。
 
為了不洩漏小說內容對於癌症的關鍵內容,即以人類另外一個敵人愛滋病(或者各種性病)為例,假使愛滋病能以疫苗、服藥根除,告別絕症陰影,愛滋病就非人人恐懼,打擊到的是全世界人類性習慣觀念,擴大來看,各國醫學、愛滋研究以及預防愛滋的相關行業全部兵荒馬亂,受到波及可能被裁員、失業,影響千萬人,經濟利益影響遠比價值觀變調還要嚴重,這個例子可視為《潘朵拉處方》小說的主調,外觀可看作懸疑小說,實際上小說內容是以經濟、政治為背景的黑幕小說。
 
小說最精采之處大概是它的結局,小說採取蘇美冷戰、古巴危機尚未解除的論斷,政府仍隱藏真相,官商勾結的背後又製造了大量陰謀,帶出的不只是國際關係緊繃的原因,還引出也許人類至今恐懼的未知都有能拆解的彌封,只是利益不允許事實暴露。
 
當然這本小說必然存在缺失,小說中的許多史實因為內容盡量簡化,作者大多假設讀者略知其背景,所以很多甘迺迪之死前後出現的人物與甘迺迪任內的國際外交關係都採取點到為止的寫法,不加過多註解,不熟悉歷史背景的讀者可能會比較吃力,所以閱讀的同時儘可能查閱甘迺迪死後的相關研究,加深史實的貫穿性以便於閱讀。

2008年10月11日

《惡人》─天秤的惡

 《惡人》適合的讀者:喜歡推理小說成分多元的讀者
 
在一本「是誰」、「為什麼」、「謎底」都不是重點的小說裡,「心情轉變」才是小說的主調。


惡人
吉田修一的《惡人》沒有多少推理成分,「是誰」、「為什麼」、「謎底」都明白告訴了讀者,當然轉換成以追溯事件始末的推理小說也會很傑出,然而作者採取以多人視角為主的方式寫作,《惡人》坦露角色各自自白的顏色,這些繽紛的著色意外吸引我,因深入他人心裡去剝除一些心情碎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本是難事,作者使用的寫作方式就是寫下那些心情碎片的細微紋路。 

小說的開頭是保險業務員石橋佳乃遭到殺害,警方循線追查,查出兩位與石橋佳乃交往密切的男性涉有重嫌,是石橋佳乃在交友網站上認識的男性,一位是石橋佳乃拿來炫耀的男人增尾圭吾、一位是佳乃填補寂寞的男人清水祐一,兩位男人的意外相會促使石橋佳乃被殺害,兩個男人相繼成為警方的重點嫌犯,其中只有一人殺害石橋佳乃,但是從被害者家屬的視角看過去,兇嫌有兩人,一個是後悔無助的主嫌,一個是恥笑、不以為意的第二加害者。
 


《惡人》的優點在於多人視角的多層次感,每個人眼見高度與遠度大不相同,以多人的共同感受來打造一個感受的犯罪案件,這件命案並沒有因為生命消逝而結束,回憶與感覺在每個角色腦裡滋生發芽,最終長成了果實,果實碎裂開來,開始釋出那些角色他們所在意、所懷恨的命案細節,於是每個角色都是案件的參與者與促成者,參與者與促成者所遇到的難題是如何看待石橋佳乃與眾多男性的關係,兩位男性又分別是什麼態度來面對石橋佳乃,小說中的人物自然有座天秤來評斷,讀者亦是。



將石橋佳乃、增尾圭吾、清水祐一各佔據三角形的一邊,多數讀者的觀感可能會認為石橋佳乃、增尾圭吾的行徑是自添了他人反感,清水祐一與情人光代最後短暫的露水情緣,雖是網路交友的一時衝動,卻是動了真感情,相較看來,兇手反而有悔意、有真情,被害者、促使者反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腐爛,於是天秤開始動搖,兇手因事發後的感情而引人同情,被害者、促使者因緣由而使人厭惡,但是回到那個事發之前或當時的天秤,對被害者、促使者不公平,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態度會引發他人的殺戮


天秤不斷動搖,誰的惡質比較多眾說紛紜,探討惡的多寡反而不是重點,此書顯露的是觀感是如何的浮動,與罪行、法律無關,全是自由心證。
 

因為由個人自由心證,很多人都認為被害者是咎由自取,包括我,這突顯態度所造成未犯罪與犯罪的極大觀感差異,心驚於天秤偏向犯罪者的同時,帶出犯罪可補償的議題,但大多數犯罪者補償的不是被害者,這樣的補償與懺悔是否合理,可能又是另一個天秤的開始。
 

吉田修一的筆觸非常溫柔,帶著溫暖的光線,沒有觸到犯罪時的可怖、被害者的恐懼與加害者的惡意
,所以吉田修一的
《惡人》乍看之下會是個愛情故事,關於犯罪者與助逃者的逃亡故事,顯然這樣的故事其實不夠把這本小說寫完,深入一層來看,案件是全然被支解,被隨意批判與詮釋,這些可能來自書中角色與讀者存有的天秤,不知不覺讓使惡的成分導向被害者一方,這也許就是眾人的惡。  

感謝麥田出版社與提供試讀機會。

2008年10月10日

《富豪刑事》:有錢天下無難事

富豪刑事》適合的讀者:「錢是萬能」的信奉者 
小說中的系列偵探、刑警或業餘辦案者,很多是妻離子散、孤家寡人、窮酸潦倒,不然就是私生活不明。如果計算一下目前推理小說中的辦案者的財產狀態,大部分應該都是卯吃寅糧,因此很多角色需要一個正職來當作正當收入的來源,那個正職可能是引領他進入推理、辦案兼差領域的媒介,這份兼差花錢、費時,這時正職就顯得格外重要。

 富豪刑事  來源

如果主角是刑警,收入雖然不豐,至少穩定,而且還可以向主管報帳,跟監人員、器材費可以公器私用。如果主角是教授,出幾本教科書或暢銷書,若是能像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羅柏蘭登,一天到晚被捲入歷史機密也不會餓死,只是保需要高額意外險。如果主角是正職小作家,若是歐美或日本,幫雜誌寫寫小文、小書,不暢銷也不至於落魄街頭,當然這在台灣就不成立了。其他如報社記者、法醫、偵探社等,小說都會安排與刑事單位的密切貼合,有利共享,所以還不至於走到窮途末路,還有些職業雖然看起來收入只出不進,依照小說的寫作模式,當然是避談敏感的金錢問題。
 
當金錢問題被攤開來曝光,職業與收入必定成為辦案者的困擾,所以如果有一位家財萬貫的辦案者選擇以「砸錢」來辦案,辦案的成分是減少許多,卻也滑稽幽默。


在《富豪刑事》小說中是由〈富豪刑事的誘餌〉、〈富豪刑事的密室〉、〈富豪刑事的騙局〉、〈富豪刑事的大飯店〉四個短篇構成的小說集,主角神戶大助是刑警,但是由於他的身分與眾不同,他的辦案模式也與一般刑警完全不同。他的父親神戶喜久右衛門為日本富豪,什麼都有當屬錢最多,神戶大助因家境富裕所以上下班能以凱迪拉克進口轎車代步、身穿英國進口手工高級西裝、抽不完的哈瓦那頂極雪茄和掉不完的昂貴打火機,還有父親名下莫名奇妙就賺錢的公司與一堆很會賺錢的高級研究人員,乍看之下神戶大助可能是個富家草包公子,卻與他最大的優勢─「有錢」中獲取辦案成效,加上父親神戶喜久右衛門內疚於賺了太多不義之財,希望兒子能幫他花錢,所以富豪刑事的花錢辦案法就此誕生。 
《富豪刑事》這本小說純屬搞笑,小說中始使用的灑錢計謀當然不可能正經,例如包下高級飯店的所有房間、辦豪華宴會引嫌犯前來,不然就是成立一間工廠與兇嫌競爭,這些計謀都是為了「
為了正義,請用光我的錢吧」的前提。

小說中的笑點頗多,使用的方式是偏向電影、電視劇手法,第一是對於花錢與賺錢的幽默感,小說中每當主角向父親商討討伐罪惡的灑錢方法,神戶喜久右衛門會為了正義一哭、感動兒子肯為他努力花錢,最後又因為
新成立的企業、研究賺錢或財產分文未少而動怒。第二是與讀者對話,與觀眾對話的影集如「古畑任三郎」,傳達「世上没有真正的完全犯罪」的辦案理念,《富豪刑事》與「古畑任三郎」均有面對觀眾的情節,不過《富豪刑事》是與「讀者」對話,當小說中出現「各位讀者…」的字句,代表讀者也被包納其中。第三是帶過其他角色的故事,小說中帶到其他角色系列故事會用「註腳」、「參看」,《富豪刑事》是直接說明這個角色的確出色,也有段很長的故事有待說明,但又寫出因為篇幅原因就不多寫的坦白文字,讓讀者感到無奈又好笑。綜觀以上的寫作方式,《富豪刑事》很難與推理小說直接掛上等號,因幽默感被拍上電視劇,由深田恭子主演富豪千金,變身成為身穿名牌華服、搭加長型豪華轎車上班的富豪刑事。
 
不習慣此類型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難以接受,畢竟小說內的搞笑成份較多,若以普通閱讀心接觸,
《富豪刑事》會是一本推理成分不高的輕鬆閱讀小品。

2008年10月5日

《禁入廢墟》:恐怖之外

《禁入廢墟》適合的讀者:喜看恐怖片的觀眾 

利用機上時間看了兩部電影、半本小說,電影是「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與「慾望城市」,小說為《禁入廢墟》。「印第安納瓊斯」不如我預期,但是電影特效相當不錯,如果沒有炫麗的畫面與國泰航空的個人娛樂系統,我真的很有可能一路睡到下機。
  
 禁入廢墟  來源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與《禁入廢墟》有些類似之處,一者對於古文明之所以存在的假設,一者則是對生命體之可能的幻想。「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故事地點是秘魯森林的神祕墓地,印第安納瓊斯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城,在感嘆哈里遜福特真的衰老很多、凱特布蘭琪亂接戲、席亞拉伯夫可有可無之餘,在這部娛樂性大過重溫懷念的電影裡,可看之處東刪西減只剩片中的某種「生物」,「生物」是電影中的神祕力量,不過這種「生物」顯然是目前人類社會所不能及的。 
《禁入廢墟》的背景在墨西哥某座廢墟,主角是年輕人們,剛好是讀者、觀眾常看的恐怖電影題材,這種電影通常都有腦容量不足的主角,無勇也無謀,遇上怪物、殺人魔盡把力氣用在臉部張嘴尖叫的誇大動作,而忘記邁開步伐跑掉。這類恐怖電影是在灑血漿或者賣肉,有窮追不捨的怪物殺人魔與衣不蔽體的美女,《禁入廢墟》有一部份是符合好萊塢B級片的節奏,同樣具有B級片刻意賣弄的恐怖,這種恐怖是外放、有形的,另外一部分則是野地求生與無盡絕望。
 

《禁入廢墟》的主角是兩對男女朋友,他們在墨西哥遇到尋找失蹤弟弟的德國人,便與這位德國人與另一個語言不通的希臘人結伴,前往一處馬雅廢墟,而這處馬雅廢墟存在讓人驚恐的「生物」。這群年輕人並非全都沒大腦,也不是擅闖禁地、心懷惡意,只是存有玩樂、浪漫的生活態度,愛情、性、酒、交際是生活良劑,天真以為世事皆如我意,從未經歷過陷入絕境的歇斯底里,因此《禁入廢墟》中有一部分不似B級片,而像驚悚、恐怖小說,講述一般城市人逐漸消逝的敬畏能力,一心嚮往征服,最後引出帶著惡意的恐怖。 
《禁入廢墟》被改編成電影「活人祭」,小說與電影必然存在差異,由於沒看過電影,查閱網路資料後,除去小說和電影的B級片成分,我比較喜歡小說的安排。馬雅廢墟未必隱射文明衝擊,外國人與原住民也未必牽扯到種族意識,但可確定的是小說在寫一種被恐懼抓住的感受,過度緊繃所產生的絕望。絕望是小說佔有絕大比例的閱讀成分,主角群一行人從希望走向悲觀,「生物」擰住人物的心神,一反人類自豪所能掌握所有事物的決心。
 
小說鋪陳恐懼的過程稍顯冗長,原因在於要表達主角群不敢置信自己深入絕境的情緒,因此不斷出現轉機、危機交錯的打擊,讓主角群的失控不過是困獸之舉更為明確,「生物」清楚明白人類的無能為力,牠們玩弄人類的原因可能是覓食、智能或是單純的生物本能,然而牠們惡意模仿的原因又為何?擬人化製作如此,好比電影「秘密客」的人形蟑螂,恐怕是帶著諷刺意味。
 
看完此書,我認為「生物」為何反而不是特殊之處,而是在結局部份,這也是讓我起雞皮疙瘩久久不消的部份。
 

2008年9月27日

《一的悲劇》:兇手與加害者

《一的悲劇》適合的讀者:很喜歡《去問人頭吧》或沒被《去問人頭吧》嚇跑的讀者 

在閱讀某些名家小說時,閱讀到一半,我最常做的是翻翻有沒有下本中譯本的出版預告,有幾家出版社會打出預告暫定書名及大約出版日期,有些則會附上小說故事簡介,順勢替下一本書打廣告。每看到出版預告,就像是看到期待已久的電影要推出續集時般雀躍,能繼續看到台灣出版界大量的推出作品,是讀者的眼福。
   
  一的悲劇    來源

法月綸太郎《一的悲劇》與島田莊司《摩天樓的怪人》剛好是我近日到書店翻閱的小說,二書都有附上出版預告,因此多了閱讀後的期待感,雖然知道憑自己的閱讀速度,想看的書沒有可以完結的一天,不過對我而言書是出越多越好。

 
認識法月綸太郎是從上一本中譯本作品,法月綸太郎的前一本中譯本小說《去問人頭吧》其實並不是很好閱讀,厚度與內容都不是很近人,不是很好閱讀的原因是小說夾雜了許多非推理的知識,知識的堆疊賦予小說的複雜性,當閱讀小說的注釋成為一種累積性的知識疲累時的確會稍稍消彌一點閱讀樂趣,尤其出現過多超出推理小說使用的題材時,讀者的閱讀感可能會是佩服驚豔,也可能覺得不耐冗長,往往是後者的多。
《去問人頭吧》可能沒有特別吸引讀者的目光,我卻不得不注意到其中一個角色,一個名叫法月綸太郎的偵探,法月綸太郎也是一位以偵探名字為筆名的推理小說作者,嚴格來說,法月綸太郎在許多偵探或者以偵探名字與筆名相同的小說角色中並不特別出色,當然一部份原因在於其他小說的偵探怪的有趣、迷人,一部份原因是法月綸太郎如果撇開他的推理頭腦外一如路人甲,因此如果他不叫法月綸太郎,很容易被讀者忘記。

 
在《一的悲劇》中,法月綸太郎名副其實成為路人甲角色,變成路人卻是有原因的。《一的悲劇》是用第一人稱我當作小說主角 (《二的悲劇》是第二人稱),以我當作主角的推理小說不少,因此我第一個念頭是這個「我」會不會就是兇手。

《一的悲劇》的故事是曾與
富澤路子有過婚外情的「我」被交付交予綁匪贖金的任務,綁匪誤以為所綁的孩子是我的小孩,其實是富澤路子的兒子富澤茂,而茂卻是婚外情意外懷孕生下的,而「我」的孩子卻是妻子過世妹妹的孩子。面對私生子與養子,「我」卻搞砸交付贖款的那幾分鐘,導致富澤茂被綁匪撕票,於是警方沿線追查,發現「我」的嫌疑重大,「我」卻發現凶嫌另有他人,最先懷疑的人卻有法月綸太郎作為不在場證明。

 
圍繞「我」的角色眾多,每個人似乎都有理由去犯案,每個角色有心機,小說中的人際網絡複雜多變,雖然開始是開放性的選定兇嫌,但是小說後來還是採取走一步、刪除非兇嫌的剔除法,一步一局棋的方式讓讀者知曉該懷疑哪些人,於是讀到將近尾聲時,兇嫌應該是剩下三人,兇嫌卻是「我」沒有料到的那一位,這樣的謎底不能說是千瘡百孔,不過確實缺少前後呼應的漏洞,所以兇嫌的曝光算是晴天霹靂。 

《一的悲劇》中有值得稱道之處,每個角色的心理變化曲折離奇,稍稍有點混亂,但是角色想盡辦法八面玲瓏、壓抑情緒的部分的確吸引讀者,看到最後其實我最懷疑的是主角「我」真的沒有故意失誤的想法嗎?主角「我」並不是討喜的角色,過度怪罪他人而不檢討自己的一時意亂情迷對家人、他人可能造成的傷害,用第一人稱來審視這個故事,我還是覺得主角「我」才是這件悲劇的兇手。
 

2008年9月23日

《龍紋身的女孩》:受害者的力量

龍紋身的女孩》適合的讀者:關心社會議題的讀者 
小說有特殊的角色與巧妙的劇情,角色不必完美,但要有魅力;劇情不用博雜,但謎底能讓人恍然大悟最佳。
   龍紋身的女孩  來源
《龍紋身的女孩》是實踐以上條件的小說之一。小說情節是身為《千禧年》發行人的布隆維斯特因誹謗資本家溫納斯壯而吃上官司,在《千禧年》的風雨飄盪之際,曾經呼風喚雨的大亨亨利范耶爾找上布隆維斯特,委託他調查
姪女海莉范耶爾的生死,以表面為亨利范耶爾撰寫自傳的理由深入調查這樁四十年的懸案。布隆維斯特在調查過程中,與背景複雜的莉絲沙蘭德合作,莉絲沙蘭德是被社會一度遺棄的邊緣人,與網路、竊聽、徵信相互依存,兩人的合作,試圖還原海莉范耶爾在失蹤前看到了什麼以及她為什麼失蹤。
   
(
以下有情節洩漏,請斟酌觀看)
就角色而言,莉絲沙蘭德異常特殊,第一她不是一般小說中西方女性主角的形象,第二她性向不定,第三她的背景不明,第四她的學經歷沒有說服力,第五是她是受害者。一般小說的西方女性主角形象多是自信自主明亮、美貌高挑金髮、學歷經不輸男性、異性緣佳、具有充沛的正義感與力量,並以身上的彈痕刀傷記憶豐功偉業,這樣猶如維納斯與戰爭女神合體的形象在莉絲沙蘭德身上難以發掘。即使莉絲沙蘭德的性伴侶不斷,只是代表她與性伴侶的性慾一時合拍,很難帶到情與慾的結合。她的身上有刺青,一如很難抹去的陰影,有矛盾、陰沉、叛逆與人群格格不入的特質,然而與小說主題呼應的是她曾經受害,曾受到暴力脅迫的性侵害。 
正如許多讀者翻開小說後的不明所以,小說安排了四個篇章開頭,
分別是「瑞典有18%的女性曾一度遭男性威脅」、「瑞典有46%的女性曾遭男人暴力對待」、「瑞典有13%的女性曾遭性伴侶之外的人嚴重性侵害」、「瑞典有92%曾遭受性侵的女性並未在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報警」,當這些提示出籠,又看到莉絲沙蘭德的遭遇,可預想的是海莉范耶爾遭遇了什麼,接下來就是查出誰傷害了她。


一般社會探討、犯罪小說對罪行的撻伐,作者與小說主角皆是嫉惡如仇,如果打破這個模式卻好像缺乏同情與道德,但是由身為受害者的莉絲沙蘭德來詮釋一個受暴女子,她所恐懼的是她面臨性侵害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脅迫、誘騙、歧視、暴力,而非性侵害中的性行為。很多男性無法認同社會大眾唾棄性侵害罪犯的原因,這些男性認為性侵害一如強盜、傷害罪,受害者同樣是身體與心理受傷,沒有理由強暴犯的判刑、社會接受度遠比強盜、傷害犯罪者來的嚴苛,然而回到小說探討的因素,性侵犯中所涵蓋的壓制、脅迫、誘騙、歧視、暴力才是性侵害嚴加判刑的原因,性行為只是犯罪者使用的手段。  
面對性侵害的身體傷害,莉絲沙蘭德可以吃吃止痛藥止痛、睡個覺就好,與其他受害
者不同的是在受害之後,她痛恨使用暴力的男性,然而卻能分立面對兩種不同的男性,一種是情人、上司、朋友型的正常普通男性,另一種才是暴力使用者,打破小說慣例中女性受害者懼怕接觸男性的安排,這個巨大的差異也許彰顯小說不只在性暴力議題上打轉,可能還包括受害者女性的態度。過往女性受害者受到社會壓抑與社會期待,往往怪罪自身,認為被性侵害的原因是因為穿著、長相、時間、職業、力量或者認為男性天性如此,受害後畫地自限、自我孤立,放棄變成受害者的權益以及轉變的力量。
 
小說在性暴力議題上所提出的另一點,在於加害者的態度。過往社評、大眾會在加害者身上挖掘他們走上歪路的原因,大多是家庭因素、曾被性侵。加害者也會自尋理由,不外乎感情不順、無法控制性慾、被害者言行穿著問題,在這本小說裡通通被推翻,莉絲沙蘭德明確的表示加害者所加害的對象都非原先傷害他的人,轉嫁行為是藉口,也可以說加害者的加害他人行為只是減輕自己罪刑、增加他人過失的卸責,在《龍紋身的女孩》中,加害莉絲沙蘭德與
海莉范耶爾的人都是「討厭女人的男人」(這也是原先的書名),討厭的原因想必然不是因為普遍女性的缺點,而是因為無法滿足對異性需求的缺口,這又繞回性侵害犯罪者對被害者的態度─壓制、脅迫、誘騙、歧視、暴力,因為需要卻無法得到,所以使用對方難以反擊的手段得到,以紓解不滿與慾望。 
許多讀者在看完《龍紋身的女孩》將焦點集中於瑞典社會犯罪問題、瑞典社會福利問題,或於
性侵害與家庭暴力議題上,小說的背景於瑞典,套用瑞典的社會型態是最簡便也是最貼切的寫作方式,若專於探討犯罪問題、社會福利問題則略顯單薄,所以聚焦於性侵害、家庭暴力的社會實況最為相容,藉由作者有意無意的指涉性侵害案件的普遍,讀者可見到更深一層的問題,問題在於犯罪黑數與實報案件比例間的差異。

撇開作者利用犯罪與推理趣味等置入的小說原素,在看完《龍紋身的女孩》後,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性侵害與暴力的嚴重性,可擴及世界上任何一個存在性暴力犯罪的國家,因此此書存書存在著溫柔的力量,提醒讀過小說的讀者去關切四周,那些自己可能有幸不會遇到但是數十分鐘就發生的悲劇。

寂寞又推出「莎蘭德討論區」來為書中最特殊的角色建立專屬討論區,詳情可參見「莎蘭德討論區」,如果是已閱畢的讀者可一起討論莎蘭德的愛與恨,如果是還未閱讀的讀者,日後閱讀此書,便多一個能討論莎蘭德的地方,不論讀完後喜歡她或者同情她。
(謝謝寂寞出版提供試讀本)

2008年9月19日

《銀舌惡魔》:語言的陷阱

《銀舌惡魔》適合的讀者:傑佛瑞迪佛的小說迷 
出國充電後待處理的事情接踵而至,先是渾身無力、猛打噴嚏的小感冒,再來是學校的單篇論文發表、出版社的活動、明年出國的事前安排、整理自助旅行心得及過程;還有探望出國期間出生的小外甥 (比預產期早了半個月),整理所買的玩具熊寶寶與迪士尼嬰兒服以及一些禮物,這些事情倒是成了不小的助力,讓我沒有在家昏睡一整天。
 
其中當然還包括爬回閱讀心得部落格,把散落的心得補上。
 
在香港佐敦站附近的商務印書館佐敦圖書廣場看到《The Dark Knight》英文版電影小說,算算也是台幣2百多,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衡量行李空間,最後還是心一橫決定不買。
   
  銀舌惡魔       來源
傑佛瑞迪佛的小說同樣也有讓我猶豫的魔力,其中只有『景探裴倫』系列不太得我心。他的中譯本著作除了『景探裴倫』系列,只剩他與勞倫斯卜洛克合作的中篇推理小說合集《違法之徒》還沒閱讀,而新的中文譯作《銀舌惡魔》甫出版就吸引我的注意,閱讀後覺得劇情懸疑程度的確是與『景探裴倫』之前的作品較為相近,而小說厚度也相當近人。

閱讀後轉到網路上去搜尋閱讀心得,看到《銀舌惡魔》這樣的書名引起讀者的爆笑聯想,有讀者誤以為這是色情小說書名,也有讀者不太喜歡這個書名,不過看完小說後會疑雲全消,《銀舌惡魔》只是想形容辯才無礙、能言善道的言語交戰高手,用平實的形容是「辯論高手」,更網路化的說法是「嘴砲達人」,不過書名取名為「辯論高手」、「嘴砲達人」的話,讀者會跑掉一半,我可能也會是其中之一。 
主角泰特科里爾曾任檢察官,與前妻離婚後,女兒梅根受到家庭關係冷卻的影響,梅根被要求與心理醫生面談,然而卻被心理醫生艾倫馬修茲綁架,小說繞著梅根與艾倫馬修茲的對峙、泰特科里爾與前妻的記憶追溯打轉,泰特回顧離婚前的檢察官日子,逐漸斬遍荊棘,終於知曉梅根被綁架的原因,小說重點是調出「為什麼綁架」而非「是誰綁架」,這個環節鋪設相當精巧。小說後段是泰特科里爾與艾倫馬修茲的正面交鋒,兩個伶牙俐齒的角色,一是善用法庭的犀利言語,一是使用內心交戰攻破他人心房,因此他們的口辯是超越劇情,讀者能以旁觀者的身分處於小說中看他們的語言戰爭,不過小說是採用寫作原素穩當分配的技巧,因此泰特科里爾與艾倫馬修茲的對戰不如預期。
 
《銀舌惡魔》的故事照理說應集中在心理戰,很多網路上的筆戰對戰者都有這樣的能力,規則在於如何用言語讓對方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分泌過快,挑撥對方的弱點與氣憤,讓對方不由自主的情緒失控與出言不當,正是誰先認真誰就輸了的遊戲。《銀舌惡魔》雖有這樣的故事前提,然而在舌頭嘴巴的戰爭上不如小說文宣來的精采,比起網路上一來一往的按鍵輸入,言語交鋒的面對面更應具有即時的轟炸效果,所以我期待看到更多挑語病的惱羞成怒、更多人體不由自主的反應,但是小說內這部分顯然不如我所想像的尖酸,而是利用在動作場面舒展情節,大書特書的是主角群的內心戲,不能說這樣的安排不如預期,只是「銀舌」的部份稍顯不足。

2008年9月13日

《查布克夫人的畫像》:畫像與真貌

《查布克夫人的畫像》適合的讀者:喜歡奇幻小說的讀者

 
這次出國自助旅行七天,去了香港、澳門、首爾與首爾近郊的水原華城,在首爾因日夜溫差較大,回國後有點小感冒,從香港回台灣的班機又稍微延誤,回到家已經將近凌晨一點了,睡不到四個小時又趕去打工,精神狀況不佳、身體有點不適,到今天才好一些,開始整理照片、回信與閱讀心得。

 
這次自助帶出國的讀物除了韓國觀光公社的自助旅行指南與香港自助書籍,另外還帶了《查布克夫人的畫像》和《禁入廢墟》,《查布克夫人的畫像》在香港飛首爾的飛機上看完,《禁入廢墟》則是有待咀嚼,《禁入廢墟》對於在大城市自助旅行的旅人而言會是不錯的提神讀物,但是對於在城市邊緣、中美洲叢林旅行的人而言,《禁入廢墟》可能會加深恐懼感。
  查布克夫人的畫像    來源《查布克夫人的畫像》的故事很簡單,故事大綱是紐約畫家皮安柏接受委託人查布克夫人的委託,查布克夫人雖是委託自己的畫像,金錢豐厚卻有條件,條件是皮安柏必須隔著一面屏風畫她的人像,透過交談、對話,以想像來勾勒她的外貌。

在交流過程中,查布克夫人透落她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預知未來的能力卻也限制了她,查布克夫人過著與世隔絕、孤絕單調的生活,而且查布克夫人還擁有許多秘密。紐約畫家皮安柏為夫人的秘密著迷,逐漸陷入查布克先生佈下的陷阱,在忌妒與情迷中擺盪,最後皮安柏發現自己走入謎團,這個陰謀是查布克先生或者查布克夫人所設置的?或是另有其人。

 
從《查布克夫人的畫像》整本小說的基調來看,牽涉範圍可大可小,大至包含藝術、奇幻、推理、懸疑,我個人定位於推理與奇幻。小說推理設定不算很巧妙,嫌疑最大的兩人就是查布克先生與查布克夫人,看到中後段,確定查布克先生是主嫌,最後又來個劇情大轉折,查布克先生與查布克夫人之謎就解開了,所以推理的鋪陳是在前段,前段的佈局的確添增懸疑與奇情,身居幕後的查布克夫人不僅給予畫家皮安柏撩人的情慾想像,她浮動的姿態也挑動讀者對她外貌長相的遐想,這裡的長相謎題反而是小說中極為誘人的一段,外貌的謎大過整樁事件的框線,所以前段描寫之傑出造成故事天秤的不定,整個故事頭重腳輕,主軸反而不敵支線精采。

 
小說的後段是解開了小說殺人事件主嫌之謎,很明顯的是讓查布克夫人的長相之謎來攪局,當讀者的眼光放在長相一欄上,則忽略掉其他的情節,這也許是作者的寫作手段,也是作者避重就輕的寫作技巧。當長相的放大造成讀者的錯覺,以為解開謎底的鑰匙是查布克夫人的相貌,實則不然。

 
小說技巧尚稱成功,所以當其他的情節不是很細緻時,讀者可能會覺得小說前段、後段存在巨大落差,前段具有奇幻謎題的古典氣味,後段就只剩下交代不清的潦草收場,因此如果能調整前段、後段的比重,這本小說的耐讀性會提高許多。

2008年8月27日

「殺人回憶」:給兇手本人的電影

現下電影心得文章中會避談劇情,盡量避免干擾觀影者的期待心態;有些則背其道而行,大剌剌講述電影的起承轉合,不管有無提示讀者此篇文章洩漏電影內容,絕大多數的電影都有個結局,這個結局是大眾認同的。有些電影則完全自由心證,不同的觀賞者可能會採用不同的解釋,那些解釋剛好都能自圓其說,還有一些很難被歸入有結局或多解釋的電影,就觀賞者的角度是偏向「沒有結果」。 

前往南韓自助之前,聽取自助玩家的意見,翻閱幾本自助旅行書籍,書中有不少介紹南韓愛情電影、韓劇中主角們走過的景點,然而
「情定大飯店」、「冬季戀歌」等的經典場景對我而言都不是重點,因自己對南韓愛情電影、影集興趣缺缺,只怕看了不只對景色毫無印象,只有催眠效果,又完全無法想像自己找裴永俊人形立牌合照傻笑的模樣,所以我轉而去找感興趣的南韓電影。
 

奉俊昊和朴贊郁是我很喜歡的南韓導演,當然還有金基德,但是金基德的電影是需要長時間琢磨,異色的部分和前二者又極為不同,奉俊昊和朴贊郁存在的幽默則是較為類似,但是這種幽默絕非惹人發笑,而是化解哀傷的苦笑。

朴贊郁以「復仇三部曲」的「復仇是我的手段」、「原罪犯」、「選擇」揚名全球,以風格取勝,「復仇三部曲」的內容極為駭人,觀賞後會讓人陷入情緒低潮,這樣的18禁電影與其它莫名被歸類限制級的電影有極大區別,復仇的手段與復仇的心態同樣令人膽寒,要看觀眾如何消化本身的恨意。 

電影畫面逼真,主角吃活生生的章魚、拔門牙、剪舌頭等的血腥畫面到反道德的亂倫、以暴制暴的行徑,跳脫現實規律,因此觀眾認為這是假想的生活,但是也有另一派意見,有觀眾認為這是對南韓往昔與現今的隱喻,「原罪犯」稍為明顯,「原罪犯」中被關了15年的吳大秀(崔岷植飾演),是在1988年被關,在200375日被放出來,出來後別人向他尋仇、他自己也去復仇,剛好南韓大約在1988年走向民主,「被關」的意義耐人尋味。
 

(
以下內容有情節洩露,建議看過駭人怪物和殺人回憶的讀者再往下看) 

奉俊昊的電影「The Host(另翻譯為駭人怪物、漢江怪物)和「殺人回憶」,與朴贊郁的電影同樣具有哀傷的幽默感,前者的電影比較依附現實,「殺人回憶」與The Host」剛好是南韓社會的對比,一者是1986年左右韓國警方對於科學辦案的束手無策,一者是南韓經濟起飛後的環境與就業窘境。
 
就自助而言,
The Host」有許多首爾現今風情,剛好自助行程已排定「漢江遊覽」,與許多電影情境不同,看了The Host」並不會對漢江沿岸產生怪物突然跳出來的恐懼感,因The Host」中的怪物雖是在漢江中出現,但是電影並不是以怪物為主,怪物不過是串起黑色喜劇的商業賣座特效造出的環境魔物,真正的主角是戲謔的中下層家庭,親情的凝聚在面對不可力抗的衝擊,力量大過無可奈何,這裡的力量是怪物之於人類、美國之於南韓,面對怪物的來襲,The Host」的處理方式採取融入真實新聞,The Host」的取材來源是源自美軍研究員擅自將甲醛倒入漢江的醜聞,而《紐約時報》曾評論道「駭人怪物」是當年坎城影展最好看的電影,The Host」的確給了美國美軍迎頭一擊,而對方可能還看著電影嘻嘻笑,渾然不知這部電影對西方怪物的諷刺與轉化。 
 
 圖片來源
「殺人回憶」是奉俊昊的第二部電影,是改編發生在韓國1986
京畿道小鎮上所發生的連串殺人強姦事件,而這名兇犯至今尚未落網,被害者的死亡狀態是被自己的內衣內褲綑綁後姦殺,死者私處甚至被兇手塞入異物,變態兇殘震驚韓國社會大眾,警方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姦殺幕後,片中飾演當地員警與從漢城來的員警呈現強烈對比,科學根據辦案同樣動搖京畿道小鎮上的警民,剛好此時韓國也是正面對新舊轉變,電影中的城鄉差距表現絕佳的社會寫實層面。如果將此片題材交給西方導演拍攝,電影可能著力在後設者推判兇手為何人的點上,或者賣弄暴力,讓這部片從社會寫實走向血腥色情,這些姦殺片段只是現實發生過的一小段,電影所要的是爆出「成為懸案」這件悲劇。
 

因為是「懸案」,所以電影留下視角的無限可能性,意思
就是走入「沒有結果」的尾聲。電影留下原本在京畿道小鎮上擔任員警轉業後的餘韻,過了幾年,員警變成推銷員,當他重回到那個令人憤恨無助的陳屍地點,他探頭看看那個悲劇的開始,當他正在檢查回憶時,一位小女孩告訴員警之前也有人來看過,從這裡開始即是電影的高潮,這個來看過的人是從漢城來的員警或者是當時參與的相關人員不得而知,要看觀眾怎麼看待懸案的分枝,我所認為的分枝是代表兇手重回作案現場,兇手去重溫「殺人回憶」。
 

如果選擇兇手的
「殺人回憶」,而非員警與相關人士旁觀這場「殺人回憶」,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焦點就不是針對南韓與他國觀眾了,很明顯觀眾思緒都是走入「沒有結果」,往電影內容推敲,兇手被分裂為千百個可能,沒有人能明白指出哪個是嫌疑最大者,所以這部電影要拍給誰來明確回憶?不只是電影中假設的那個回到殺人地點回憶的兇手,這部電影極有可能是拍給那位活著的兇手本人觀賞,提示這位兇手不管過了多少年,案件在南韓引起的喧然大波沒有被完全遺忘,就算過了法律時效,因為「殺人回憶」這部電影,這案件會被後來的觀眾記著。
 

劇情後來
警探要小女孩形容那人模樣的原因,小女孩的回答是那人長相「普通,長的很普通。就像一般人一樣。」有觀眾認為這代表兇手即是普通路人的絕望感,而我認為這對觀眾而言是份提醒,因「殺人回憶」的兇手即有可能就是身邊的普通人,當驚覺兇手就在身邊的可能性,「殺人回憶」就造成了電影外的驚悚,當驚悚不是透過電影情節傳達時,這才是真正凍到身體內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