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5日

少女墳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幻想曲

傑佛瑞迪佛喜歡將正義神化,筆下正面角色從容不迫衝鋒陷陣中的危機一一化解,萊姆系列通常都在千鈞一髮之際挽救那幾個倒數的犧牲者,彷彿這些角色想要完成的使命,全世界都會卯起來幫忙,但是有點閱讀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小說,而且是推理驚悚小說,有必然的寫作公式存在,如果人都死光了,自然光環就消失了。 
萊姆系列受到讀者歡迎,一方面是基於他獨特的犯罪收納方式,萊姆是礦物、布料、粉塵等專家,從人身上掉落的、人鞋子沾上的細小灰塵都逃不了他的法眼,甚至分門別類將各區域、各產業所有的可能粉塵建立成資料庫,利用刑事鑑定判斷兇手來自哪個產業、到過哪些地區,當然這限於某個州內或某個區域內,擴大到世界國域就有難度度;另外讓他永垂不朽的原因是他殘障後的力撐心態,經過自憐、自卑到脾氣古怪,又遇上
莎克斯這樣的靈魂伴侶,讓他陷入生死矛盾裡,這樣一個滿身是刺又讓人心折的對象,越怪越詭異反而讓讀者臣服。

 
傑佛瑞迪佛的《少女墳場》不是萊姆系列,也刻意不去寫著作裡帶有的報應與善果,甚至連一絲絲溫柔都不輕易給予。這故事是一車的聾啞少女和老師遭到三名逃獄者挾持,三名逃獄犯還有一位是強姦犯,看到頓時心都沉下去了。逃獄犯將少女們囚禁在廢棄屠宰場內,威脅警方給予他們意圖的物資與需求,與警方重重包圍下的突圍中展開鬥智鬥勇的拔河戰,過程裡說服綁匪、欺騙綁匪已經不是重點,而是在於用「斯哥德爾摩症候群」來救人質,警方還得避免自己對綁匪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看到最後,其實可以發現警方負責人與被害者梅蘭妮都患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了,陷入假想告白的情愫裡,以致於到突圍結束後,兩人的羈絆都還未消失,這邊就是匪徒的重量一擊,結果當然得邪不勝正。 

《少女墳場》這故事異常的殘酷且緊張,手心的汗水都不小心被擰了出來,不是槍林彈雨,透過警方與綁匪交涉的言語戰,誰先透露疑懼害怕誰就是輸家,口氣與語言都逃不過專家的分析,心理戰對綁匪而言可能是終途末日的前夕,對專家警方的殺傷力同樣不小,專家警方在吸收綁匪與受害者資料時要有自設保護網,何者可吸收、何者看過就好是自行判斷,但是判斷錯誤往往是消耗人力物力,最慘是減少受害者人數的存活率。
 

所以從小說裡想像整個場面,會看到一群滿身大汗的警方、苟延殘喘的匪徒、趁虛而入的記者,然後才是驚嚇萬分的觀眾,透過新聞的呈現已經是第二手或是第三手了,觀眾還是會驚恐於自身的假想,也許觀眾也會對被害者或綁匪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人視被害者如己出悲痛不能自已,有人視綁匪為悲劇英雄哀慟其際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廣泛意已不是用當事人可以劃入的。
 

也許這樣的警匪膠著看似非常遙遠,其實臺灣就發生過類似的場景,白曉燕命案事件震驚華人世界,那陣子的新聞不就是天天上演綁匪可能現身何處增加驚悚感?還記得圍捕高天民的那天下午新聞直播,晃動的鏡頭就能感受到來自現場的沉重壓力,加上現實其殘酷冷血也不亞於小說的幻想,同樣的此案三人也有強暴犯,受害者未成年,此案也出現被囚禁強暴的受害者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此案同時驚動國際專家參予鑑定,觀眾也多多少少陷入觀眾所屬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人反到同情憐惜刑犯來,所以有人當然也可以很殘酷的認為這三個人不過是窮途末路,盡是做些犯罪專家都鄙視的兇殘之事。
 
撇開層層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此書提供一個很有有趣的人質救援資料,專家警方得假設人質中的哪些人可救援成功度較高?通常是較年輕、較聰明、生命力較高、較穩定、保存行動力或較會激怒綁匪殺意的人質,反倒是那些陷入驚嚇狀態、青壯年(如果和幼齡者相較)、過度消沉者、穩定力較低的人質,會考慮放棄救援,當然這是在多位人質的前提下,這是此書除了驚悚部份的描寫外,我最在意而且非常認同的論點,如果綁匪綁架前有計算風險、逃脫、警方重視度,同樣的警方也會悄悄計算人質救援的折損率、風險、歹徒重視度。
 

2007年11月24日

掩上她的臉─意識型態謀殺

《掩上她的臉》的封面很美,會屏息望著封面女子誘人的嘴部。
 
想要閱讀P.D.詹姆絲的作品是因為科幻小說《人類之子》,作者的英文原名是P. D. James,中文譯名刻意將「絲」做了性別分割。《人類之子》電影版由克里夫歐文、茱莉安摩爾主演,是個很絕望的故事,在未來世界零出生率的時候,黑人女性懷有代表人類物種的所有希望─懷孕,在世界一片衰老敗壞的殘破景象中,主角得保護這個可能的新生命。

     來源

回到目前的人口恐慌,生命自會找到出口,在歐美已開發國家白人出生率逐漸減少後,接下來面臨的則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黃種人,剛好處在減少的那個族類擔憂老齡化與低出生率的恐慌期,從正面來看卻是代表社會經濟與個人價值觀的妥協,越富有安定的國家、社會、家庭的孩子普遍減少,看似這些家庭不知道在緊張什麼,但換個方向想,世界的孩子並非消失,白人、黃種人之外的其他種族仍是佔有絕高的出生率,一部分是已開發國家的白人、黃種人的孩子的競爭優勢讓其他種族繼續處在難以競爭的狀態,一部分是他們的高出生率伴隨高死亡率,優勢人口剝削、壓制他們,以前一波又一波的種族優劣論製造出偏向白人的人口優勢高峰,現在或以後一波又一波湧向其他種族的人口優勢高峰,是物種的波動、消長,至於人類會什麼時候滅亡,相信科學家或絕大多數人會認為氣候暖化、大洪水、隕石撞地球、缺乏自然資源、輻射污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早於人類散失生育能力,就算有這麼一天,大家早已經化為枯骨。
 

緊張人類滅亡這件科幻事件,不如探討造成很多人死亡卻是來自「意識型態的謀殺」。《掩上她的臉》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案發現場在莊園裡,陷入一種雙重「密室」,來自外界與莊園的第一層密室,另一個為第二層屋裡的密室。加入越多層密室就表示限定越少的嫌疑犯,莊園裡的、常來莊園的、和常來莊園的人皆是嫌疑犯,犯人不是路人甲。這樣的故事有個好處,所以只要注意那些常出現且與被害者可能交惡的人,在這本小說裡,被殺害的是未婚媽媽莎莉傑普,嫌疑犯有剛和莎莉傑普求婚的史蒂夫,還有史蒂夫的媽媽艾蓮諾馬西、姊姊黛珀拉、姊姊的情人菲力斯、喜歡史蒂夫的凱薩琳、幫傭婦女和莎莉傑普的親戚與曖昧者,嫌疑犯就是這些了。
 

這本古典推理和現在一般的推理小說有些不同,這本小說其實很少琢磨以上嫌疑犯的個性,解決事件與找出兇手也不是由兇手所遺漏的可疑之處尋得,而是交由警探─亞當‧戴立許來推敲,警探的個人鎂光燈閃亮,因此他是主角。
 
戴立許推敲方法依循古方法,由「不在場證明」來排除嫌疑犯,沒有複雜的殺人工具、華麗的推理情節,這樣的推理小說是清淡的,看久了繁複的新本格推理小說,對這樣單純的殺人情節感到一種作者想要寫出的殺人動機─來自一時失控,畢竟這樣的殺人情緒
比較多見,該怎麼隱瞞應該是殺人後的事,能靜下心來隱藏的殺人犯很少,聰明絕頂與技法萬變的殺人犯就更少了。 

回到「意識型態的謀殺」,大家包括這些嫌疑犯對未婚媽媽莎莉傑普的印象是拼湊的,未婚生子一定有問題、一定是父不詳、個性一定是放蕩、來幫傭一定有目的,這些因為「未婚生子」種下的觸媒讓莎莉傑普先是落人口舌,被殺害後再次被鞭屍,旁觀者進行「意識型態的謀殺」,所以她死了兩次,但是事實為何?事實是「意識型態的謀殺」加上一時衝動就等於莎莉傑普的死亡。
 
看到書後的戴立許系列不少,日後聯經出版社會可能一一推出。當然P.D.詹姆絲作品中我最期待《人類之子》。


2007年11月17日

姑獲鳥與魍魎─妖異人心

在飛往新加坡的途中,我閱讀京極夏彥的《魍魎之匣》,在啜飲新加坡司令的同時,感覺到微醺的熱感,沖淡京極夏彥塑造出的詭謎氣氛,妖孽邪氣逐漸退散;在搭巴士穿越星馬邊境來到麻六甲的途中,我閱讀約翰康納利的《罪惡森林》,一個男人遭受家人慘死的重創後感覺鬼魂游離身旁,被下蠱般的浸在討伐罪惡邊緣世界裡。這兩部小說好似雙面鏡,一面是撥雲見明,聳動的鬼靈世界被萬惡人類的當成假象物,是賜予人類無窮想像力用來犯罪、脫罪的三度空間,能觀透鬼靈世界的真實鏡像只有丁點人,被神靈加冕的那些人;另一面是佈遍濃霧,告訴人們游走的世界有裂縫,裂縫中的生物皆是鬼靈,守護告奉它們生前在意的人們,被告知的人們卻再也無法欣賞生命。

 
京極夏彥對我而言是具有蒲松齡筆力的安倍晴明,作家本人日日帶著手套,打扮好似筆下的人物,以致於當「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活動義賣「京極夏彥的手套」比穿著女僕裝的宮部美幸還有吸引力,不管書迷有沒有摩拳擦掌,義賣的幽默感已經達成,至少我個人就很想標下這雙手套,而多數書迷可能在幻想是京極夏彥戴過的手套。
姑獲鳥的夏天(上) 來源 魍魎之匣(下)來源

 
在《魍魎之匣》之前先談《姑獲鳥之夏》。

 
《姑獲鳥之夏》(舊版為《姑獲鳥的夏天》)開頭的論說可能就讓一堆讀者掩卷逃走,還好早有被形上形下打垮的戰鬥經驗,開頭這些靈魂、意識、形體殘存於世的有無並沒有把我嚇跑。《姑獲鳥之夏》這個故事很有趣,女人懷胎二十月未生產,她的丈夫又在密室中神祕消失,這個宛如葉二娘的受創者,與姑獲鳥傳說有關還是無關?是怪力亂神還是有人暗中使詐?全書其實並不賣弄靈異現象與魍魎鬼怪,不同於「軒轅劍」系列不管走到長安還是大馬士革都是一堆鬼怪,這純粹電玩所需,套用某個說法,《山海經》應當歸於地理書,而其中神異只是生物畸形,山海區隔的不便加大人類視野的大驚小怪,凡有現象即有解釋,「妖怪來自人心」不如說「妖怪來自人為」。

 
外在的世界完全依照自然界的物理法則而行,內在的世界則完全忽視其法則。人要活下去就必須要巧妙地調和這兩個世界才行。出自《姑獲鳥之夏》

 
就是因為人類不依循外在的世界軌道而行,破壞兩個世界的事件才會發生,也因此調和事件的人才會出現,除了調和外,還要給予這個事件在這個世界上的合理解釋,當靈異事件不是觸手可得的時候,也不是中國魏晉時代出國遠行似乎就會遇到奇人妖怪的高機率,所以京極堂的重要性來自與此。

 
京極堂、關口巽、木場、榎木津這四個主要角色,京極堂是解決者,木場、榎木津是串場,關口巽卻是一個飽受批評的「我」。關口巽的第一人稱視角,常常處於被京極堂一口否定掉的茫然人物,全知、漸知的不是限制視角的「我」,漸知的是木場、榎木津,全知的是京極堂,當讀者跟著關口巽、木場、榎木津團團轉時,京極堂已經在佈局怎麼揭開「妖怪來自人為」的主使者了。這樣的小說其實造成一種限制,鮮少讀者才猜到或跟上京極堂的路數,也許只比關口巽好一點,皆變成漸知的第三者,也許京極夏彥的目的不在於塑造一個完美密室、技巧創新的犯罪,所以京極堂揭開姑獲鳥布廉的時候有點牽強,推理部份全然是為姑獲鳥所鋪設,所以不如說姑獲鳥是作者聯想使用道具,做為假姑獲鳥之爪殺害人的人為解釋顯然是作者之後才設想的,道具先於技法,所以在推理部分不見得盡善盡全。但是回歸到作者創作本意,利用妖怪傳說來寫奇事推理小說,那《姑獲鳥之夏》很成功的借用題材,發揮極大的渲染效果。

 
在《姑獲鳥之夏》之後來談《魍魎之匣》。

 
《魍魎之匣》當然還是重複著京極堂與關口巽的交鋒,顯然關口巽是被砲火猛擊的那方,其實我很不理解京極堂為何這麼不滿關口巽,也許因為京極堂是個全知者,但是多數人都是懵懵懂懂的關口巽。

 
《魍魎之匣》的故事同樣離奇,是講述一個男人秀出盒中少女的怪奇故事,其中有柚木加菜子與楠本賴子的故事、小說家久保竣公與關口巽的相遇,然後樹枝狀的支線歸結到一所神秘的醫學研究所,盒中少女所代表的靈異還是醫學,其實在神秘的醫學研究所出現後大致露出輪廓,關係人違背親情守則的橋段是奇了點,帶到新興宗教也社會性了點,但是推理解謎只存在於京極堂的高人等級裡,凡人不足。

 
在《姑獲鳥之夏》裡,姑獲鳥是象徵物,在《魍魎之匣》裡,魍魎是內容物。這裡的魍魎並非虛體的實現,而是回到人類所毀敗的世界中來觀之,人類因為一解私慾而變成魍魎,「妖怪來自人心」、「妖怪來自人為」兩個直線進行的路線剛好成立,於是魍魎是人類所凝聚的惡能。京極堂的除魔也代表除心魔,真正的恐怖不在於鬼魅的現形之惡,而在於人心的不可預測,也許在京極夏彥的想法裡,心魔、人魔才是真正的魍魎鬼魅。

 
《姑獲鳥之夏》、《魍魎之匣》兩書並不容易閱讀,不容易之處在於兩書都加入各方論述,於哲學、醫學、科學方面,帶著《陰陽師》的緩慢步調,多角色、多支線,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變換、主角的自述等等,加深了兩書在閱讀上的緩慢度,然而功用是加強了兩書的詭異度,在不清楚結局之前,姑獲鳥與魍魎已是成功的先入為主。

2007年11月4日

白夜行─無所畏懼的犯罪

閱讀《白夜行》的過程是很掙扎的,明明宮部美幸的警犬阿正系列和漂亮的《黃金羅盤》都擺在附近,我卻拿起《白夜行》來看,而且一看無法自拔。聽聞《白夜行》的改編日劇,是一齣讓人無法喘口氣的高壓,我偷偷的看了幾段,無法跟上慢步調而放棄,等到台版翻譯出版,看完後又有微微的後悔,因為這又是讓我越看越難過的題材。無法忍受看到新聞報導受虐、受暴兒童的事件,暴力施加在需要孩子的社會,對孩子這樣懵懵懂懂的受害者相當不友善,甚至是懷疑、藐視,「愚孝」與「家醜不可外揚」這兩個落伍社會的假設卻長存於成人世界,所以沒有嘴的孩子越來越多。 

社會與法律並沒有幫孩子穿上救生衣,連等待墜落的彈簧墊都沒有,隨著這幾年公佈的數據日漸攀升,無論是越演越烈的家暴、校園霸凌、性侵害、師長過度體罰等現象,又從擔任國小教職的同學嘴裡,聽到越來越多的變態家庭事件,非得學校輔導通報到社會局介入,社會與家長對孩子有所需卻要對方無法求,孩子變成壓力球、出氣筒、個人私財、香火工具。
 
(
以下有重雷,請三思而讀) 

這樣的感觸讓我閱讀《白夜行》時總是關注於孩子身上,無法想像書中兩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深沉,閱讀的盲點是我只看到
雪穗和亮司同年所受的傷害,似乎壓蓋過他們兩人成長的心機,但是如許多網誌所言,成人施加的醜行不等於就得累積,受害者沒有理由可以施加於下一個受害者,只是這些成人的醜行是給予這些變成加害者的受害者罪惡的一種來源而已,攤開報紙新聞一看,出於富足和樂家庭的加害者也不在少數,受害者變成加害者這僅僅是冰山一角的罪惡現象,有了這個數據的釐清,閱讀感受稍稍好過了些,開始試圖拆解主角二人。


《白夜行》
的故事如《嫌疑犯X的獻身》,主要是受害、犧牲、加害的三重情節,是重口味的。情節是
雪穗和亮司在成長的路上看似毫無交集,但是阻擋兩人前進的絆腳石與否定者卻一一意外或死亡,相隔十九年,當初懷疑事件不單純的老警察笹垣調查造成不幸一再重演背後的始作俑者,卻發現所有的悲劇都在於十九年前的那個殺人事件前發生的種種。又如《嫌疑犯X的獻身》,一開始沒多久就告知嫌疑犯為何人,《嫌疑犯X的獻身》的第三人稱限制視角早已告訴讀者宅男數學老師石神就是小說作者寫給讀者看的通緝頭像,而《白夜行》也老早告知這小說的兩個嫌疑犯是雪穗和亮司,而且幾乎定罪了,只是告訴讀者這十九年的犯案過程。石神的出發點是「愛」、「不捨」、「犧牲」,被塑造成一個悲劇英雄的深情角色,所以影響到讀者看待他的角度。東野圭吾稱《白夜行》是兩個孩子一路走來的純愛故事,但是我看不到愛,我一點都不覺得兩人的互助的出發點是因為愛,就算是愛,愛方會是亮司,但是我又覺得亮司所做不是因為愛,而是贖罪,贖父親的罪,但是很詭異的安排卻是亮司也犯了類似的罪,他受命於雪穗的安排多次強暴那些阻擋前途的女性,包括藤村郁子、江利子及美佳,他對於性及暴力其實沒有強烈興奮感,甚至是感覺疲憊的,和雪穗一樣對性都產生身體上的排斥,基於這點,回到那十九年前的暴力場面,我想到一種可能導致亮司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在那場暴力裡,他不只是旁觀者,他也有可能大可能是父親的玩偶之一,更有可能的是他是被父親安排變成加害者的角色。 

雪穗
對於擋路女性的報復心態往往是命亮司去強暴,這種重複的暴力是想喚醒記憶上的鞭屍,還是雪穗想藉由強暴後的受創心理接近被害者,增加自己的認同?東野圭吾在書中將雪穗寫成有如羅莉塔的美麗與誘惑並存的女性,這種女性形象是羅莉塔(意即雪穗)與生俱來的,還是出自純男性的想像?書中提到亮司用自己的精液幫同學脫罪,但誠如後來的告白,其實他有性功能障礙,那精液究竟是誰的?亮司死後的意義是代罪、隱埋還是有個策劃的兇手,還是說雪穗就是兇手?亮司死後,雪穗背影下的表情會是平靜、高興還是傷心,還是這是計劃一部分?雪穗與亮司在剷除絆腳石的過程裡,卻計畫殺了幾個非路障的角色,原因何在?十九年的追溯期是對亮司還是雪穗而言的?成年後動手殺人的多是亮司,雪穗殺人多在童年,書中對法律追溯的對象會是誰?亮司、雪穗互利共生關係」是雪受惠的多,亮司徹底犧牲的原因為何?幾乎沒有描寫雪穗的內心,表情也幾乎是零,卻稍許將鏡頭置於亮司臉上,有些表情的亮司代表些什麼?有幾個擋路份子(篠塚一成)沒有被殺掉,這是不是代表這是主角們不忍或愛情的對象? 

由於東野圭吾在小說中留下很多空白,以致於製造很多想像空間,很多內容敘述留下各自表述的留白,藉由雪穗的告白「
總是活在太陽之中的人,也有不得不生活在漆黑的深夜中的人。那麼,人究竟在恐懼什麼?就是至今照耀著自己的太陽下沉、籠罩著自己的光輝即將消失這件事。我想這道光芒是來自於雪穗的不甘心與憤怒,罪孽深重的是來自成人世界的欲望齷齰,而當時亮司只是個無力的孩童,無法扭轉發生時的罪事,那他的強烈罪惡感與身理生理創痛從何而來?回到上述的個人猜想,亮司是個被害者也是個加害者,所以他既受創又施暴,所以他得贖罪,但是也滿身傷痕。 

空白導致個人猜測無數,這些沒有交代的劇情,可能是作者刻意而為,也有可能是作者要讀者自己去連結,回到受傷的源頭,東野圭吾至少給了較完整的交代,亮司、
雪穗的家庭都是變態,父不父、母不母,都有理由波及到下一代,這些理由卻是父母間的不和糾紛與個人私慾,這樣的演化是不是又回到「愚孝」社會上到下的承接圖形去了?在一個不得不走在黑夜裡的兩個孩子,他們的復仇助長了私慾,成人的暴力給他們燃燒私慾的莫名理由。
 
這本小說並非很到地的推理小說,可能是懸疑驚悚小說,或是加了官能感的懸疑小說,東野圭吾大膽加入幾場官能場面的描寫,每個新人物出現、每一個場景轉變,就有受害者出現,於是這本書讓人覺得在白日大道裡閱讀還是能感覺濃霧瀰漫,遮蓋住白日的晰亮。
 

Ps:
回到煙霧消散的大道中,東野圭吾《偵探伽利略》與《預知夢》改編成日劇「偵探伽利略」,由福山雅治與柴崎幸主演。

2007年11月1日

穿Prada的惡魔─追著工作信仰跑

一開始《穿Prada的惡魔》這本小說並沒有勾起我的興趣,讓我能一眼看到的書名絕對是《XX殺人事件》的字眼,所以是等到我看電影下檔後的影碟,深深喜歡這部電影的步調後,才回去看《穿Prada的惡魔》,原著和電影相差甚多,從主角態度上就有顯著的差別。

 電影「穿Prada的惡魔」一開頭就讓觀眾看呆了,眾多名模般的美女起床上班、打理門面行頭,安德莉亞(Anne Hatherway)穿著一般而非名牌的服裝趕去《RUNWAY雜誌》面試,面試前還吃了洋蔥,形成穿著與行為的兩種對比,是很常見的上班族。安德莉亞想進《RUNWAY雜誌》是因為這份雜誌工作很有名,名氣在哪裡她卻不太清楚,甚至也沒看過這份雜誌,米蘭達( Meryl Streep)卻大膽用了她這個「聰明但肥胖」(以模特兒身材算是肥胖,觀眾是怎麼看都看不出來哪裡胖)的女孩,米蘭達看盡慕名而來的時髦女孩,自以為懂卻還在門外的名牌崇仰者,米蘭達想用用一個對名牌無好惡、無鑑賞能力的璞玉,當然,剛開始安德莉亞與米蘭達都吃到了苦頭。安德莉亞嚮往編輯工作,知道進《RUNWAY雜誌》一年,離開後工作搶著用妳,如同進麥肯錫一年,可能是工作來找你一樣,只要對工作有嚮往的人看了一定會有所感,有工作目標、想把興趣當工作的人看了會心動。

    來源 穿著PRADA的惡魔 禮盒版 DVD來源
米蘭達對屬下的態度就是只交代一次,而且還是不清不楚的一次,對任何事物的「處理過程」都沒有耐性,只要看過「令人滿意的成果」,而她是個不易滿足的上司,在時尚界呼風喚雨,對女兒百般愛護,卻從離婚數次道出職場對職業婦女的不人道態度,因為她太強、太猛、太剛、太有錢,只要婚姻出問題,不管真正原因可能只是因為牙膏擠法說不清、馬桶掀蓋還是不掀蓋、分床睡還是分房睡這些小家務事而離婚,媒體批評、八卦的對象卻是那個女性,無疑的就是要職業婦女樣樣要比丈夫低,因為要顧到丈夫職場與金錢的顏面,將夫剛妻柔、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調和帶到職場上,成為傲拗的雄性謊言。米蘭達用破碎的語氣說出對兩個女兒的心疼,離婚與新聞對她們不公平,其實也就是整個職場敵視所謂「女強人」的縮影,回到現實,越有名、有錢、有勢的女人常常遭惡評猜測,翁山蘇姬、瑪丹娜、龔如心遭惡評的可能還比拋夫棄子的不良主婦還要多,羶想她們的婚姻有多不幸福、她的丈夫有多弱勢、她的小孩有多怕媽媽,鮮少用「男人身後的女人」這樣的形容來比喻「女人身後的男人」,對米蘭達這樣的女人不公平,對職場上的女性不公平,對默默鼓勵贊同妻子的男人不公平,對有這樣媽媽的小孩也不公平。

 
米蘭達的傷感有沒有解決不知道,畢竟這不是欲望城市。身為屬下、目前單身且有理想的安德莉亞卻可以扭轉未來,她沒有在時尚與名牌中失去方向,當然這一切都很迷人,她看到的是堆疊的名牌與一年勞苦可換取的「理想工作」,安德莉亞無非能藉由這份工作得到她真正想要的工作,累而樂在其中、發揮專長、包容興趣、薪水合理的夢幻工作,所以不管是24小時待命、幾小時弄來J.K.羅琳的新作、聽命惡魔上司的喜怒愛恨不定,與惡魔上司交手落敗都不能打擊到她的信心,因為她本來就無心在時尚產業待著,她只是缺乏職場高度信賴的「工作經驗」。看到米蘭達的脆弱覺得很無奈,看到安德莉亞的選擇卻很雀躍,人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信仰。

 
去年當我進到圖書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懸崖產業,做的是忙碌、時薪極低,不到75元在那時是少見的低薪,上面的正職工作人員壓榨工讀,當然他們也在被他們的上司壓榨的惡性循環裡,正職也要料定工讀人員不會長久,只教半套或乾脆讓工讀吃癟是他們最輕鬆的方法,當時撐到試用期,離職後只想好好養精蓄銳幾個月,好好養回死掉的無數細胞,卻在離職兩三天後找到嚮往的博物館工讀,做了前一份的低薪、壓榨、過勞的工讀,接下來所接的每份工作都適應順利,要比前一份糟糕的工作說實在也不多了,上課加兩三份打工也沒有那份打工不到五小時來的疲乏,的確當時很失望於我本來喜愛的產業,現在卻很感謝這份工作給我工作上的最低標準,這也是我看到安德莉亞在電影中的忍耐、糾結、犧牲會非常感動的原因,安德莉亞正是正向的工作信仰者,電影中的米蘭達也認同這份工作信仰,所以她顯見的微笑了,看到這段我也微笑了。

 
我很少去說原著的壞話,但是我真不喜歡原著。《穿Prada的惡魔》在電影上突顯員工忍耐惡魔後的甜美果實,原著怎麼看都是一個愛抱怨的新新上班族,對工作誰都會抱怨,但反覆抱怨沒人能忍受。原著裡的安德莉亞不甘心任勞任怨所以私下用上司的錢去做她想做的事(買她自己的餐飲、買餐飲給路上的流浪漢、隨意給小費等),一邊和親友抱怨上司的惡魔化,一邊卻被紙醉金迷吸引,讓她來來去去在和親友訴說她對上司與工作的不滿,直到親友不耐煩,親友旁觀者清的「離開不就好了」卻從沒聽進去,陷入自虐又自滿的工作情緒裡,最後離開前還不忘在大庭廣眾吼罵上司米蘭達,就這點上絕對是工作的大忌諱,許多工作信仰者提供有個性、有理想的工作信仰者能選擇什麼工作、什麼時候離職,絕非鬼打牆的自虐到極點的暴發,所以相較之下整本小說就是不停的發洩怨氣,假如真如猜測所說,作者是影射《Vogue》主編的惡魔,她自己曾是苦命小助理,不妨說是報料八卦紀實,而非小說。

 
電影與原著呈現的時尚產業表面很美麗,一件件的名牌精品,堆砌著無數人嚮往的職場美夢,這些名牌精品可以契合任何產業的龍頭,以小畫大的職場比喻,電影與原著的主題卻很嚴肅,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到如何離職,這都是員工所駕馭的。我最喜歡原著內的後語,表示如果眾多女孩和工作者一如原著裡的安德莉亞,旁觀者或讀者看到的不是這份工作的不合理待遇,而是看到一個歇斯底里的工作躁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