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斯汀讀書會》一書是融合現代與珍奧斯汀小說,幾位女子和一位男子的珍奧斯汀讀書會影響到她們與他們的感情世界,而書中的角色略和珍奧斯汀小說角色不同的是此書角色都在「懷疑徬徨」,甚至男性角色更為明顯,也許是作者對現代型珍奧斯汀小說的新見解。
珍奧斯汀的小說不管被視為婚姻小說還是愛情小說,其實故事大都圍繞在女子的選擇,這些女子的選擇可以廣義的被歸在「人生課題」上,次廣義的就被歸在「愛情婚姻」上,就其狹義就只是選擇「丈夫」(有錢的丈夫更好)。
不可否認的是,每部作品中的女子和自己或他人都有相似之處,女性角色的懷疑個性、優柔寡斷似乎可在每一個女人身上發現,就戀愛的層面上亦是如此。「期待」、「尋覓」、「發現」、「遲疑」、「考慮」、「離去」、「再尋覓」幾乎是每一個女性角色的日常作息,而且這些女主角最後在一起的對象通常不是她當初最滿意的,在這些「擇偶」的過程中,珍奧斯汀的女性角色們掌握最大的選擇權,有人讚揚有人批評,對我而言珍奧斯汀的作品不是讓我感受到其生命力的,最有生命力的是後世的批評。
吳爾芙認為珍奧斯汀可以和莎士比亞相比較,即可以說是一個女性主義和一個男性主義文人的相對,也許就是被歸類在女性思想內惹惱了許多評論者,或者是被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家評論褒貶不一,評論珍奧斯汀小說的見解不是極諷刺就是極讚揚。
1898年馬克吐溫 (湯姆歷險記、頑童流浪記作者)說:「每次閱讀《傲慢與偏見》,我都想把她從墳墓裡挖出來,用她的脛骨狠狠的敲她的頭蓋骨。」「她」當然是指珍奧斯汀,至於珍奧斯汀為何讓馬克吐溫這麼受不了,不知道是男性偏見或是單純看不下去這些女性的龜毛。
1901年康拉德 (黑暗之心作者)致H.G.威爾斯 (時間機器作者)中提到:「大家為什麼一直談論珍奧斯汀?她到底有何特別之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如同一些不知道為何走紅的文藝現象,或者只是康拉德作品著名的艱深導致曲高和寡的走向。
以上兩則是極具有代表性的負面評價,當然後世的正面評價和反駁也不少。
正面評價形容如「幽默筆觸」、「深諳世故,人情練達」,這些評價對我而言太寬泛了,犀利的是1955年評論家萊諾崔林的發言:「馬克吐溫出言狠毒,這樣的憎恨或許源自於男性對女性的主導社會的反感,這樣的社會以女性的利益為中心,權力也由女性執掌,或許也源自一名男子對這種虛構小說世界的疑懼,在這個小說世界中,男性的原則雖然顯得可敬且必要,卻由女性掌況及指使。」這個評論相當辛辣,正面回擊男性,不過評論家也沒忘記損女人。
1928年的Rebecca West說:「書中女子充滿了追求愛情的慾望,也成功地追求了愛情,她們對男人極具手腕,相形之下,我們這個時代小說筆下的女主角,在面對步步進逼的男性時,好像只會舉起停止或是前進的牌子。」
珍奧斯汀的小說可以說是做為一個終身未婚的愛情觀察家,是一個被質疑有女同性戀傾向的時代作家,也是成為後世兩性戰爭的討論作品之一。
Ps:個人還是比較喜愛改編後的電影。
公視即將播出囉!!
回覆刪除2008最新BBC影集--理性與感性
即將於5/12 晚間11點 周一至週三
三集連播!!
喜愛珍奧斯汀及文學迷你影集的人
這次千萬不要錯過了~
公視介紹網頁
http://www.pts.org.tw/~web02/minidrama/d10.html
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回覆刪除我看的差點睡著(合理的懷疑,哈!)
電影也只是還好,差別在於我沒睡著,有把它硬看完。
to ForeverFish
回覆刪除也許是珍奧斯汀原著的關係,好在沒有完全使用珍奧斯汀的戀愛與社交模式
我是在飛機上看這部片的,台灣好像沒上映直接發行 DVD,電影拍得很不錯,算是很適合熟女看吧,不錯的電影!
回覆刪除to RO
回覆刪除電影與原著真的很適合戀愛中人與熟女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