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

《收集孩子的人》:無多餘暴力包裝的犯罪小說

《收集孩子的人》適合的讀者:為人父母者、喜愛犯罪題材的讀者 

能寫出優秀的犯罪小說,氣氛與兇手同等重要。這樣的故事裡,受罪者的絕望無助與兇手的殘忍手法兩者比重相當,顯示出作者對於殺害與傷痛的均分,不刻意書寫兇手下手之時的血腥暴力,也沒有死者斷氣前的傷痕累累,無非只是突顯事件的流程,並非賣弄煽色腥情節。
 

收集孩子的人   來源
收集孩子的人》一書描述兇手艾弗雷行走德國、義大利之間,對於金髮、膚白的小男孩異常著迷,他誘拐騙走這些小男孩,強暴後殺死他們,為了留下戰利品,他會拔下他們的一顆犬齒當作紀念品,好以回味這些玩弄男孩時的快感。艾弗雷擅長追蹤無人注意、單獨行動的男孩,以好心誘騙他們,博取信任後帶去無人空屋加以凌虐,因為手法小心,他犯案十多年卻無證據,留下一群傷心欲絕、家庭崩解的夫妻與無可奈何的忿怒警方。接著故事轉到安娜與丈夫哈拉德帶著兒子去義大利托斯卡納度假,度假期間安娜的獨生子菲力克斯失蹤,安娜與丈夫哈拉德痛苦萬分卻只好回到德國,十年後,安娜來到事發現場,她不想相信兒子已經死亡,她仍相信是一個人把兒子拐去當養子或者被賣到色情集團,心存希望火苗的她決定從托斯卡納開始、便從托斯卡納結束,為了發掘真相,她向一個德國男子買了封閉但是安穩的住宅,德國男子的一切都是謎,但是他的優雅熱心逐漸吸引安娜,但是偶然之間揭露事情真相,德國男子就是艾弗雷,而這棟房子就是兒子的葬身之地。


小說從一開始就鎖定兇手是誰,所以無關對於小說情節洩漏的問題。對於艾弗雷的背景可分為兩條路徑,一條是先天,他來自不穩定的家庭,母親的惡意詛咒似乎促成有如天魔誕生的恐怖生命歷程,看起來荒誕卻也突顯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心性的極大影響,不穩的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原型,無法選擇父母亦是先天的可悲之處。另一條是後天,艾弗雷發生校園霸凌,艾弗雷的學習對象是具有暴力傾向的兄長,兄長暴力復仇的行徑無形讓艾弗雷產生對暴力的認同,所以身為艾弗雷,一部分是曾被欺負的乖順溫和的孩子,一部分是內心憤恨、暴力發洩的男孩,然後童年記憶的混亂促成他對男孩的異常喜愛。 

作者將「表裡不一」圈在艾弗雷身上,打破壞人的既有形象,作者包裝兇手的手段非常高明,除了是一個相貌英俊、個性低調的男性外,他選擇與女性同居,避開警方對於戀童癖罪犯的刻版印象,而且他並非一個下身控制頭腦的罪犯,他藉由觀察與欺騙,換取成人的信任與小孩的放鬆,也可以說兇手罪犯就是隱藏在普通的男女裡面,並非社會邊緣人的專利,正因為作者將兇手塑造成一個帶著面具、女伴的狼人,連續殺人事件便無法偵破。
 
作者除了在兇手身上下了極大功夫外,對於伏筆也頗具特色,一開始便是一位智能障礙的女性目睹艾弗雷殺童,後於安娜來到托斯卡納置產時,這位女性角色又一躍而出,她便是控制書中兇手曝光的關鍵,然而之前的鋪寫卻也只是將她寫成一位到處找男人上床的怪異女子,正因為非主角的角色能帶動整本小說的靈魂,反而將受害者主角變成拼湊事實的旁觀群眾,非主角反而變成拼圖中極重要的關鍵。
 

另一非主角角色是一對女同志,她們因喜愛孩子而採取領養方式,其中一位剛好是偵辦殺童事件的警方人員,事實上小說對此描寫不多,然而卻顛覆家庭戲份的慣例,女同志打破一男一女、生子的父母形象,然而從與這本小說中的父母做比較,會發現她們是對孩子最帶有溫情、教育觀念的父母,即使孩子並非親生,雖是兩位女性扮演父母分工角色,感情融洽、生活和樂,所以也許作者想要寫出的就是同志(男女同志)、領養孩子的父母與男性女性、性行為懷孕生子父母間的差異,以及世人對家庭成員觀念保守態度的強烈對比,因為對於男性與女性組合的包容態度,無形之間讓許多不該成為父母的人變成養育殺人犯的兇手。
 

最後於結局部份,作者又再次打了重雷,失去孩子的父母對上收集孩子的人,再次以中途遏止的伏筆角色做了報復行為,失去孩子的父母為早逝的孩子復仇,以及為他們已經
索然無味的人生增添唯一動力,就罪犯、受害者的角度還原復仇現場,無血腥成分,更無電影「親切的金子」那份幾乎洶湧而出的恨意,以一個宛如電影結局的畫面結束,以一篇長篇小說而言,作者莎賓娜提斯勒(Sabine Thiesler)的寫作功力猶如醇酒,有味亦有後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