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

成長的苦藥─《毛巾頭》

《毛巾頭》適合讀者群:青少年與父母、好奇中東社會文化者、成長小說喜好者

閱讀《毛巾頭》,想到電影「巴黎我愛你」。「巴黎我愛你」是巴黎18個區的故事,由20個國際導演拍攝短篇浪漫故事,其實可以看作巴黎旅遊宣傳片,雖然巴黎不用旅遊宣傳就已經吸引觀光客了。此片拍得很生動、奇情,奪人注目。會注意到這部電影是因為留法的老師說這部電影拍到巴黎的味道,並非只有觀光客的幻想與巴黎人的傲氣。

      來源

在「巴黎我愛你」中有篇故事是巴黎塞納河左岸的第6區,幾個青少年挑逗過往穿著時髦的女子,試圖以言語把妹、口出穢言,看不慣的回教女孩回以白眼,青年少之一對同儕對女孩包頭巾的嘲弄感到抱歉,交談後雙方有了好感。外在保留、內在熱情的巴黎男孩在回教清真寺外等著內斂、害羞的回教女孩,見到女孩隨行的爺爺為之卻步,但嚴肅的回教老者開口邀請男孩同行,由家中男性陪同,回教女孩與巴黎男孩的距離因此縮小,這是一個美好的異國、文化、宗教接觸,也許會是異國戀愛甚至是異國婚姻,整段故事包含著理解的幸福。
 
小說《追風箏的孩子》的男主角阿米爾來到美國後遇到同鄉女子,知道女子曾經與男人私奔過,女方父親曾貴為阿富汗的將軍,卻一再暗示自己的女兒有汙點、配不上阿米爾,然而阿米爾深知阿富汗文化對女性、婚姻、種族的狹隘,從阿富汗帶來的文化傳統有些並不適用於美國,所以他仍舊堅持迎娶他所愛,他因愛情而包容,因包容而理解。


毛巾頭》也是回教家庭移民到外國(白人國家)的故事,是充滿對立與自白的尖刻。《毛巾頭》不如以上故事中宣傳理解與自由的美好,雖是個成長故事卻很露骨,有些內容似乎得馬賽克起來,因為真實到有點讓人錯愕,不經意的傷感就在行文間流露,苦笑中帶著眼淚。 

故事是13歲的少女賈西娜,父母離婚,因媽媽同居人的關係,離開愛爾蘭媽媽的家,與美國籍的阿拉伯父親同住,因為父親是阿拉伯人,所以賈西娜被叫成「毛巾頭」。賈西娜的父親是介於傳統與新潮之間,享受回教舊文化帶給男性的莫大成就,同時也樂於接受西方、白人生活模式的摩登,一方面和新女友公開卿卿我我,一方面教訓女兒的開放行徑。他不滿西方世界冠於回教徒的污名,將自己與白人女性交往深受注目的辛苦轉移到女兒與黑人男友身上,又將種族問題轉移到美國黑人身上,是有色人種間的互相
矛盾,他將這些心態毫無保留的表現出來,讓賈西娜無所適從。
 

賈西娜正處於身心尷尬的青春期,父親不能給予絲毫協助,她對異性與懵懵懂懂變成外人引誘、佔有她的利器,鄰居男主人鄔瑟先生、黑人男朋友湯瑪斯、母親的新男友、父親的新女友、懷孕的鄰居太太等,不同於自己家庭約束的外人家庭形同大文化融爐,扮演入侵的傳播者姿態,賈西娜只有被播種的份,然而作者筆法的清新自然與毫無心機的表白,讓讀者相信這會是一個13歲少女發出的聲音,帶著好奇、無助、自憐、罪惡感。自小被教導、指責「不能做」什麼,卻忘了學會怎麼拒絕別人不能做什麼,自己被禁止但不能阻止別人,這也許是作者身為孩子時的痛。

這本小說多少帶著作者成長痕跡,或多或少是作者對父親形象的誇張與影射,作者曾說:「我只是在寫我自己的經驗,如果我的經驗是典型的,我很抱歉。」我不懂她為何道歉,成長的包袱對作者而言太沉重,如此普遍的成長故事,曾經是孩子的讀者、為人父母者實能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