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

卓九勒伯爵:歷史與偽造

《卓九勒伯爵》延宕許久,睡眠時間吸血鬼入夢,還是楚浮電影中的僵屍型吸血鬼,在夢中被雙眼凹陷、面色清白的吸血鬼追著跑,彷彿在警告我趕快閱讀這本吸血鬼雛形的原作。根據研究,Bram Stoker的《卓九勒伯爵》並非第一本將吸血鬼賦予文字生命的作家,追根究底,吸血鬼傳說起於鄉野,只是Bram Stoker的確為卓九勒虛構出身家歷史、吸血鬼獵人等角色的創始作家。

  

吸血鬼到底是鬼還是人各有支持者,有人認為是形似僵屍狀態的半死人,有人認為是病毒或病症,也有人認為這是宗教風俗下的謠言散佈,卻也有人認為只是歷史的危言聳聽,一如塑造哪個歷史人物善妒將人當成人彘、哪個歷史人物以處女鮮血養顏美容、哪個歷史人物吃人肉洩恨,鮮血是幻想的最佳素材。

  

1987Bram Stoker寫成《卓九勒伯爵》,以書信紀錄體交代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露西、舒華德醫生、凡赫辛教授等主角們的留言備忘,相互交錯交代劇情。其中凡赫辛教授顯然就是電影「凡赫辛」(Van Helsing)的靈感來源,休傑克曼所飾演的吸血鬼獵捕專家和原著的凡赫辛教授相差甚多。凡赫辛教授在原著裡是靈魂人物,因為露西小姐被吸血鬼襲擊,凡赫辛教授被邀來急救處理露西小姐的健康狀況,在露西死後,米娜哈克又不幸被卓九勒染指,這位來自荷蘭身兼醫生、風俗學、教授、勇士的老教授,遂帶領著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舒華德醫生、葛德明爵爺、墨利斯先生等人多次突擊白天不能自由活動的伯爵,最後戳入卓九勒的心臟,讓原先眼神帶著復仇之火的紅眼與死白面孔恢復祥和之容,卓九勒伯爵最後消為塵埃,不能繼續興風作浪。在此書中,卓九勒的來無影去無蹤、對狼人的駕馭能力是閱讀魅力來源,書中的美艷女吸血鬼也為電影吸血鬼妻子的原型,狼人與吸血鬼之間相互嚎呼、與吸血蝙蝠形影的緣合,似乎也是之後電影拍攝的重要素材,只是原著少了電影派強烈的情慾與鮮血,也無關之後卓九勒電影對於女性頸部胸部、處女情結的放大視角。

 

  加油添醋的歷史重心

對於卓九勒(德古拉)的傳說有好幾種,廣為人知的是一為十字軍東征時,他受詛咒成為吸血鬼,卻不能忘懷與妻子米娜間的愛情,遂等待四百年與米娜重逢,這故事在電影「吸血鬼」(Bram Stoker ’s  DraculaLove Never Dies)中略有帶出,在Bram Stoker的原著中,作者將米娜哈克冠上夫姓,是強納生哈克的妻子,刻意將作品脫離卓九勒與妻子米娜的傳說,脫離的四百年間,Bram Stoker只提到羅馬尼亞歷史的外一章。

  

第二種說法即是羅馬尼亞公國大公卓九勒(德古拉)在鄂圖曼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作為人質六年,對於鄂圖曼土耳其心懷怨恨,後來他在土耳其蘇丹的支持下,奪回政權,施展嚴刑峻罰,成為羅馬尼亞英雄人物,卻招來惡評,也成為鄂圖曼土耳其邪惡首腦,最後在戰役中身亡。被妖魔化的歷史卓九勒,在Elizabeth Kostova的《歷史學家》這部小說中被塑造為一位吸取鮮血、氣質優雅、身分高尚的藏書家,著重在於他與土耳其間的抗戰與傳奇,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的東歐風土帶進小說,喜歡閱讀的女主角找尋父親、探索卓九勒傳說,發掘到卓九勒永紀錄著對書籍永保眷戀,永生不死的厭世只有閱讀、藏書為趣,卓九勒似乎以「親愛又不幸的繼承人」字條展示對人類無終無盡的欲望、有限短暫生命的提醒輕蔑。Elizabeth Kostova的卓九勒形象是以歷史、Bram Stoker的卓九勒、傳說為主,塑造一個傲臨天下的殘暴貴族傳奇。《歷史學家》提到「穿心魔伏拉德的殘酷雖然駭人聽聞,但他當然不是吸血鬼」,證明作者是將歷史角度與傳說結合,事實上,卓九勒的圖書館或是普遍大眾閱讀的多數圖書,史家筆法的累積物仍是口說言談,這樣的歷史是畏懼、聽說堆積而成的,這樣的歷史可信不可信?或者讀者只是讀自己想要讀的歷史。

 

  仿紀錄與偽實錄

Bram Stoker的《卓九勒伯爵》的信件體將卓九勒、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露西、舒華德醫生、凡赫辛教授串聯起來,其中沒有卓九勒的發言立場,皆為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露西、舒華德醫生、凡赫辛教授等人對卓九勒的畏懼,唯有米娜哈克這位曾經被吸血的角色透過催眠「看到」卓九勒的所視,卓九勒邪惡、貪婪、飢渴、殘暴皆由主角群釋出,歷史的角度不也是忽視主角,如同沒有發言立場的卓九勒。

  

歷史的魔物化人格可視為對恐怖的崇拜與畏懼來源,人群需要一個被醜化的恐怖形象,增加自身的正當正常性,病態、異常人種皆是腥辣素材,卓九勒對牢囚戰俘的虐待被視為病徵,暴力是嗜血的來源,施行穿心刑、活人生插木椿的殘暴力為,賜予吸血之名,之後,卓九勒與吸血鬼齊名,不只是齊名,卓九勒所代表的吸血鬼,吸血行為和性慾、力量有關,吸血鬼所要的是美麗女性年輕新鮮的血液,經由好萊塢式的電影呈現,吸血鬼必然欲求血液,被吸血的年輕女子卻也是暴露式的興奮,再次導出人群想要魔物化的形象,這些形象的塑造者卻是人群。

 

  差異的力量

有一說認為卓九勒的吸血鬼傳說是貴族文學的分支,書中以貴族、知識份子隔絕平民,無形間透露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角度,因不同所以吸引民間;另一說是加強城鄉差距,與世隔絕的城堡領主文學,距離增加幻想,因為不同所以吸引民間。還有許許多多的猜想,不論意味著以卓九勒的形象展開對宗教的抗拒、對異教徒的扭曲,或是對有身心疾病患者的奇想,畏懼白日陽光、十字架、大蒜、聖物與喜愛鮮血、臉色蒼白,確然已成為卓九勒、吸血鬼的獨有形象。

  

Bram Stoker的《卓九勒伯爵》將狼人與吸血鬼兜在一起,書中的倫飛德是卓九勒的盟友,此書是呈現狼人與吸血鬼間的感應,因為傳說吸血鬼能變形為狼、蝙蝠等形體。有一種說法是吸血鬼是缺血患者,狼人則是多毛症,但無具體根據,但多少能顯示出民眾對於「不同」的畏懼,形似一種貶低,像是馬戲團裡的表演者,給予「異常」一些幻想,狼人與吸血鬼被歸為攻擊性的兩種。

 

  現代吸血鬼

吸血鬼故事的電影、小說、電玩、漫畫無數,安萊絲(Anne Rice)的《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改編電影堪稱一部佳作,《吸血鬼黎斯特》、《天譴者的女王》等著作塑造出畏懼歲月、停止成長而非傳說所言嚇阻物品的吸血鬼,拉近吸血鬼與人類的距離,是關於吸血鬼的憂慮與感情,電影當然少不了帥哥型的吸血鬼。吸血鬼電影上百部,近年電影多元,吸血鬼、狼人、科學怪人紛紛出籠,吸血鬼、狼人間也開始談起異族戀愛,講究特效的好萊塢吸血鬼,性、鮮血、暴力的融合,感染另一種搖滾的詭譎感。

  

個人閱讀包括向達倫大冒險、菊地秀行的《吸血鬼獵人D》以及一堆漫畫,其中垣野內成美的《吸血姬美夕》、《吸血姬夕維》是我很喜愛的兩部作品,美型畫風、無血腥畫面又帶有神祕風情,但故事稍顯複雜。

  

雪洛琳肯揚的「暗夜獵人」系列是我近年來最感失望的作品,並非吸血鬼談起戀愛不倫不類,而是擅長羅曼史的作者還留在羅曼史的影子中。在我國小國中時,外籍作者的羅曼史相當風行,我也看了幾本古代、現代的羅曼史,情愛露骨的寫法為當時普遍書寫保守的臺灣羅曼史注入一股異色,「暗夜獵人」系列可以寫成另類羅曼史,但是加入的吸血鬼與奇幻色彩實在莫名奇妙,比起電影「決戰異世界」的吸血鬼、狼人之戀,「決戰異世界」多多少少有些突破種族藩籬的衝突,「暗夜獵人」只看到眉來眼去,不如稱吸血鬼的獸性大發。

  

吸血鬼故事如何演進變化,讀者觀眾沉迷於他們的恐怖、傳說、異常,不脫於Bram Stoker的原型,增加吸血鬼的情緒矛盾與現代元素,除此之外還能增加什麼?有作品增加異性、同性戀愛,有作品添加性、血腥、暴力,有作品融入多種怪物與傳說,增加銷售、增加票房,但是可發現讀者觀眾群包括我最著迷的還是那個謎,最初的傳說,這無疑就是Bram Stoker《卓九勒伯爵》一書的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