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奇》適合讀者群:科幻小說愛好者、史蒂芬金小說愛好者、對電影版疑惑者
電影「I am Legend」在網路上出現第二種版本的結局,先不論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版本之高下,第二種版本是比較貼近原作的,第一種版本是大眾化口味的。為了避免混亂,以「I am Legend」代表電影版,《我是傳奇》代表中譯原著。
來源 來源
《我是傳奇》中的「I am Legend」原作只佔了一半多一點,其餘是作者理察麥特森的短篇作品,這些短篇作品勝過「I am Legend」原作許多,可以看到史蒂芬金說出「如果沒有理察麥特森,這個領域裡根本不可能會有我這號人物」的理由,理察麥特森是史蒂芬金氣氛凝造的學習來源之一不難對照,若將這些短篇小說拍成電影就是成功的驚悚電影。如果對「I am Legend」、《我是傳奇》沒有閱讀興趣,不妨看看《我是傳奇》後的短篇,更可從中挖掘作者背景與戰爭時局的微妙聯繫。
(以下有電影劇情與原著內容洩露,建議看過電影或原著者再看)
「I am Legend」的Will Smith(威爾史密斯)扮演羅伯威佛,在突然的病毒傳染之際失去妻子孩子,世界人口驟減,城市也空了,身邊只剩下具有空氣傳染免疫的小狗,羅伯威佛在空城中彷彿是世界上的最後一人,但是那些感染的人類變成晝伏夜出、懼怕光線的殭屍,具有服從團體領導與獵捕的人類特性,因此太陽一下山,羅伯就得回家,日復一日,直到他研究出抗體解藥。《我是傳奇》則不同,男主角是個工人階級的普通百姓,因人類世界突然感染細菌,四周的人都變成吸血鬼,這些吸血鬼不但在羅伯威佛的門外叫囂、誘惑,還逐漸演化進化,形成一種群體,羅伯威佛得用毀滅吸血鬼的方法對付之,但是不敵進化吸血鬼派來的間諜,羅伯威佛變成世界上的最後一人。
由於電影與原作具有極大差異,讓許多觀眾在期待電影「I am Legend」時,帶著看Will Smith式動作冒險電影的心理準備,或是帶著觀看「I, Robot」的心情觀看,當觀眾翹起腳、爆米花吃完、電影也演完了,才發現這部電影不是Will Smith式電影,引來很多觀眾批評聲浪,認為這部片不是Will Smith式電影給他們的印象。
這種原著到電影的差距並非漫畫英雄到漫畫電影的差距,Marvel Comics和DC漫畫旗下的英雄(如蜘蛛人、綠巨人浩克、X戰警和超人、蝙蝠俠等)到電影化本來就有從「打擊犯罪」到「打擊犯罪」的直線思考,後者的「打擊犯罪」又可以加入科幻、愛情、人情人性的題材,因此沒有《我是傳奇》與電影「I am Legend」存在「科幻」到「動作」的巨大改易,拍成動作冒險電影可以吸引觀眾,拍成科幻電影卻有票房的危險度,所以從《我是傳奇》到電影「I am Legend」存在著原著本非以動作冒險為主題的危險性,原因在於原著就不是動作片原著小說。電影製作以科幻為要、動作為輔,以不失原著為軸心,又增加電影美式英雄所具有救世與犧牲精神,實際看來,電影人物活靈活現,情節安排和原著不同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就此偏離原著小說濃烈的諾亞方舟式的蒼涼感,也可以說原著是在信仰、人類中的打轉,電影是科幻、動作片的收斂。
《我是傳奇》與電影的不同除了忠犬與流浪犬、吸血鬼與喪屍、主角身分外,在架構上的不同也許是二種電影結局的拍攝原因,原著可以指涉任何一個種族的侵略行為,人類因細菌感染的來源不清不楚(可能是因寫作年代),反而是重於感染後的改變,因為原著的異類吸血鬼保有間諜與觀察行為,保有許多人類原有舉動,在人體外貌上改易不大,且異類吸血鬼還有族群進化、組織能力,形成代表人類的主角與異類吸血鬼的對立世界,走向最後一個人類是男主角、他是人類社會的傳奇這樣不安的結局,因此傳奇的意義是他族消滅、同化、擴大,一如作者身處顫慄戰時,各國如火如荼進行種族殺戮與殖民行為,身旁環境是滄海一粟的肅然氣氛,自言自語、懷疑試探、情緒沒有出口。
電影想保有原著的些許精神,以及新世紀的電影工業科技,因此將電影內的侵略指向病毒,男主角(Will Smith飾演)扮演扭轉世界危機的傳奇人物,於是個人英雄主義和人類末日結合成電影的大部分內容,宛如輔導級版的電影「28天毀滅倒數」,然而第二種結局卻是走近原著,大螢幕版本與第二種版本差異過大,不知道為什麼選擇大螢幕版本而非第二種版本?第二種版本與原著有些許呼應,震撼力巨大,而且的確是人類所忽視的一點:人類並非唯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