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

《燦爛千陽》─找尋自由風箏

《追風箏的孩子》在排行榜上一百多週,已經成為經典暢銷書之一,它的熱賣好評難以動搖。此書充滿刻畫、巧合、戲劇化,《追風箏的孩子》是部很好的劇本,這劇本不一定是真實的故事,不一定真有那幾個角色,但是演出來讓人動容,的確是部好電影。作者在其中也許只化身為移民流浪者之一,作者遭遇阿米爾從阿富汗到美國的文化激盪,這份文化體驗屬於阿富汗知識份子、中產階級之上的家庭才能遇到的,然而多數都是哈山,代表千千萬萬阿富汗人民的是哈山。 

     來源

其實我比較喜歡《燦爛千陽》,不光是婦女生活這個議題。《燦爛千陽》和《追風箏的孩子》相較起來,《燦爛千陽》的故事顯得更有說服力,以往阿富汗婦女的悲情多由戰地記者(來自挪威、美國、香港等地),來自這些地區產生價值觀的盲點,就如海葬對照天葬、化妝術對照黥面、戀愛對照走婚,傳統未必是守舊的壞事,中間擺著文化包容去平衡。挪威、美國、香港擁有基本自由,不一定平等、不一定開放,但是在法律、人權、婦權、兒福、社會輿論壓力都是助力,所以質疑來自富庶之地的記者們是不是為製造新聞,更批評這來自女性記者的書寫是不是放大了假想的不幸,現在有位來自阿富汗的男性知識份子透過故事寫出看到自己國家女性受苦的憤憤不平,揭開同性對異性的惡行。在那個國家,妻女對他們而言就是自己的私人所有物,外人管不到門關起來裡面是虐待還是暴行(在外也管不到),如同到現代華人地區還存在的「家暴虐兒是家務事所以外人管不著」這種傳統自私觀念。
 

這些惡行已經成為阿富汗的國際形象之一,女性戰地記者將親眼目睹化為不可思議的指控口吻,而《燦爛千陽》的作者是用說故事來代替批判,透過外國女性與阿富汗裔男性的視線來揭露重疊的部份,相信重疊的部份是真實的。

《燦爛千陽》的背景是阿富汗近三十年來的政治情況,從平合保守走到絕對的歧視限制,政爭戰爭讓男人灰頭土臉,灰頭土臉的男人讓女人血流滿面,《燦爛千陽》的故事就是兩個重傷的女性。 

瑪黎安和萊拉為兩位女主角,瑪黎安是私生女,被親生父親的其他妻子強迫嫁給大她數十歲的鞋匠拉席德,拉席德希望有個兒子,瑪黎安卻是慣性流產,夫妻關係從冷淡、疏離走到暴力相向;萊拉生於知識份子家庭,父母關係是男女互補忍讓,萊拉擁有受教育、擇偶的自由,與初戀情人發生關係私定終生,但情人因故離開,父母又於一場意外喪生,重傷時恰巧被瑪黎安與丈夫拉席德救起,拉席德意圖娶雙親皆去世的萊拉為妻,做為生養子女的籌碼,萊拉那時已經懷了情人的孩子,情急之下選擇嫁給拉席德,婚後生了情人的女兒,夫妻間再度降到冰點,直到萊拉生下兒子。瑪黎安和萊拉間的關係因為搶丈夫而水火不容,卻因萊拉兒女的童顏、丈夫的施暴凌虐而釋懷,一個是傳統認命的保守女子,一個是曾經受過教育的聰穎女子,為了她們的女兒、兒子和未來,她們選擇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上任後的遍地父權對抗。
 

故事的安排其實從可以看到虛構性,第一是瑪黎安的無法生育,在那個國家丈夫可以妻子無法生育名正言順離婚或休妻而非雙方協議,無法生育的女性是沒有聲音的弱勢;第二是瑪黎安和萊拉協力反抗拉席德的家暴,在那個國家受害女性如果反擊丈夫,只會落得之前的下場或是更慘,這些主角的虛構巧合背後卻是實情,用故事背景帶出的是主角演戲後的黑色布幕,布幕是紀錄片,紀錄戰時因為擔心被強暴而自殺的女子、重病生產時才被告知得去婦女專用醫院的垂危女性、開刀時還得穿著布卡加上政府減縮進口藥劑的疲憊女性醫生、出門得由男性家人陪同不然會被塔利班走狗鞭打的女性、犯通姦不貞之罪以私刑解決的女性,還有許多被關在家裡永無天日的家暴受害者。
 

此書裡充滿阿富汗女性的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女性的可能,作者正用這些可能、不可能的畫面來期待阿富汗的自由風箏。血淋淋的故事看了很痛心,也很清楚明白這是冰山一角,卻能從這些女性與家庭得知施暴者對於被施暴者的暴行來自他們自身的懦弱、自卑、無能、恐懼,他們想出來的辦法是由教育、婚姻、法律限制這些被施暴者,可見一旦沒有受教育、桎梏於婚姻關係、沒有法律保障的被施暴者毫無反抗能力,而看到這本書的讀者應該是擁有很多力量的男性與女性,都應該慶幸。
 

1 則留言:

  1. 您好
    木馬文化將於6月5日出版《斷線》(Lignes de Faille),作者為南希‧休絲頓(Nancy Huston)。
    小說描述二次大戰期間,東歐有大約25萬名兒童被納粹政權有計畫地偷走、送往德國家庭寄養,以彌補德國因為戰爭而損失的人力。戰後聯合國總署僅尋獲其中四萬名兒童,但他們大多數的親身父母不是已經喪生,便是下落不明,這些「失竊的孩子」於是大半又再轉交給其他國家的家庭收養。
    故事分成四個部分,以倒敘的方式,分別由家族四代的4個6歲小孩敘述,而隨著一趟祖孫四代的家族之旅,曾祖母身世之謎逐漸揭曉,讀者也逐漸瞭解到,為什麼各個主角長大後會變成現在的樣子、他們所反叛與追尋的是什麼,他們的愛、夢想、熱情與心裡的傷痕是什麼。隨著每段故事結束,整個故事的拼圖越來越完整,主角們古怪的行徑也越來越讓人理解背後的成因。
    想詢問您是否願意是收到書稿,並於6月底前在您的部落格上發表一篇文章關於《斷線》的書評或心得,同時也讓我們轉放在木馬電子報跟木馬部落格上。
    之後我們會贈送《斷線》中文版一冊,以玆答謝。
    如果您願意參予,請於4月30日前麻煩mail至
    wenyi@sinobooks.com.tw 主旨為斷線試讀活動
    告知您的收件地址和收件人姓名,我們將掛號郵寄全譯書稿一份。
    謝謝
    木馬文化 2008.4.2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