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9日

《夜巡者》

手邊有《夜巡者》的讀者可以試試看: 

手拿著《夜巡者》一書,然後關掉燈,當然不是會進入「幽界」的途徑,也不是此書會顯現光明與黑暗的魔力,而是書封面上的《夜巡者》三字會發光。

看到書腰上將《夜巡者》一書與《魔戒》、《哈利波特》同等評價,而且討論善惡。如果說《魔戒》中的戒指是潘朵拉的盒子,戴上魔戒就叢生人間的罪惡;那《哈利波特》不如說是正義巫師與邪惡巫師的血戰,雖然不知道最後是邪不勝正還是兩敗俱傷;《夜巡者》一書如果用評比《魔戒》、《哈利波特》的方法,相信很多讀者會很失望,因為此書的奇幻色彩不重,故事性也不如想像,此書蘊藏的是如同 李家同 教授談的「思索無限的哲理深度」,或者可以說這是一本哲理小說或是文化觀察著作,因此出版社的文案又偏了。

對善惡二元對立有興趣的讀者,或者對哲學議題好奇的讀者,或者對俄國歷史與現代俄國與國際情勢有基礎觀察的讀者,閱讀《夜巡者》應該不是很困難的,或者已經有對號入座的對象了。

此書探討議題可以說從極簡到無限寬廣,善惡的對立本是難解,此書用故事將「日巡隊」當作黑暗,將「夜巡隊」當作光明,道出語意上的諷刺,這是語意上意義的極簡含意。 

作者又提出「日巡隊」的黑暗、「夜巡隊」的光明互相妥協、利用的事實,意即是善與惡不是完全對立,而是由於惡所以突顯善,惡的價值在於此,由於善而突顯惡,善的價值在於此,因此無法評價善惡的標準,失去一方就沒有另一方的立足點,那還要滅惡揚善嗎?而書中幾位黑暗巫師與光明巫師都有一種理念,就是放任人類社會而不去管理善惡天秤。

作者在書中第一章、第二章較少談論到哲理面,第三章可說是作者哲理的表述,在我的理解上,作者的態度還是偏向為善,書中的主角「我」可能就是作者的化身。 

除了善惡議題,書中的角色其實可以套用現實,有代表領導俄國走入金磚四國的經濟開放政策,也有保守人士的鎖國自我毀滅政策,也許此書就是在俄國面臨告別歷史創傷、國情轉型下所寫的,書中的「風」可以是惡念的炫風,也可以是全球化的強大颶風。 

不負責延伸閱讀: 
納博可夫:《羅麗泰》
契訶夫:《第六病房》 
布爾加科夫:《大師與瑪格麗特》 
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妮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