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來的男孩》適合的讀者:納粹話題愛好者
經由電影「銀色獵物」、小說《死前之吻》、小說《失嬰記》、小說《巴西來的男孩》認識了艾拉雷文,其中小說《巴西來的男孩》雖是30多年前的作品,某一部份的假設卻是現今仍關注的議題,其中一項是複製人,另外則是不滅的納粹話題。
如同民族屠殺事件、恐怖攻擊、宗教衝突小說與電影所造成的反思,檢討反省、反芻歷史教訓一直是探索犯罪的主要目的,因此小說與電影被覆上了和平的大旗,不必明說只靠文字或畫面就可點醒世世代代的觀眾:關於歷史,人類一直在重複。
來源
《巴西來的男孩》的命題也是如此,小說的背景是1960年代,一群納粹黨人力圖復興亞利安民族,試圖完成納粹霸業,消滅非亞利安民族的猶太人、有色人種。他們的計畫是納粹黨人派出殺手殺掉納粹時期的公務員。「戰時罪犯資料中心」的主持人賴柏曼意外得知這個消息,抽絲剝繭只為解開謎團,然而他卻發現謎團底下的真相遠超乎他所想像。
納粹黨人的大業充滿了種族歧視,也帶有醫學科技,牽涉到近年來爭議性極大的複製技術。在此書中複製不光是產生混淆造物者使命的生命科技,而是納粹製造大統領希特勒的方式,而且小說中明確指出複製後的「機率」,意即大量複製後只要有一、二個是天生的納粹份子就已足以掀起驚濤駭浪,甚至補足先天不足下的後天教育問題,有同樣的基因與類似的生活環境,可能複製人與希特勒並非等於但是近似,小小的可能就足以產生新的希特勒。乍看複製技術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但是正由於他們複製出來的新希特勒一開始只是嬰兒,又送到不同的家庭中,這部分已經讓複製公式內產生的變數,家庭中的父母、親友已經讓複製公式中減少某幾項納粹必要基因,這些複製人的公式就不等於希特勒的成長公式了,就算有機率的疏漏而產生一、二個希特勒,納粹黨人取代複製人父親的舉動也太過緩慢,製造了複製人成長過程不必要的變質,無法確保複製人與希特勒經歷同樣的程序與步驟。
小說製造了一個彷彿新納粹的崛起,但是其實忽視了後天環境對人所造成的耳濡目染,又由於研究者對希特勒成長環境的臆測來自傳言與詆毀,沒有人可斷定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希特勒成為仇恨猶太人的納粹黨人,所以小說的底大多是虛空的。
小說的假設是在道德倫理上砸下一個大窟窿,以生命科技的日新月異警醒人類,但是畢竟此書成於30多年前,多是假想複製希特勒的必要條件,因希特勒的成長過程未必種族殺戮的念頭產生等號,所以小說將議題導向造物者這一端,小說認為希特勒的納粹思想是與生俱來,他是天生的種族歧視者。
正因為小說的假設味道相當重,使小說中的故事呈現一種還在實驗的階段,雖有完整的架構但是缺乏說服力,所以不妨將小說內容當成歷史中的一個問號,未來未必會像小說情節般滾滾來襲,小說只是提供一個合理的假設、一個令人深思的可能。
2009年5月31日
2009年5月23日
真實案件、驚悚電影─《追擊者》
近年來韓國以犯罪題材為主的電影不容小覷,足以吸引海外版權重金親睞,海外資金與拍攝實力絕對能掌握電影的氣氛與節奏,然而在電影中是否能拍出韓國此類電影特有的直率與粗魯?以犯罪為題材的韓國電影多以男性角色為中心,女性角色只是紅花,綠葉有綠葉的獨特性,紅花的點綴是使綠葉更明顯,紅花換成任何願意嘗試的女星都可以,而摘了綠葉就會使其失色。
陸續看了韓國電影復仇三部曲的《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與《殺人回憶》、《追擊者》等片,除了《親切的金子》是以女角為出發點,其餘的電影都存在大量男性觀點,突顯韓國男性大剌剌的個性只是保護色,攤開粗魯包圍之中的卻是點點脆弱。
陸續看了韓國電影復仇三部曲的《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與《殺人回憶》、《追擊者》等片,除了《親切的金子》是以女角為出發點,其餘的電影都存在大量男性觀點,突顯韓國男性大剌剌的個性只是保護色,攤開粗魯包圍之中的卻是點點脆弱。
2009年5月17日
名為寫物,實則寫人─《克麗斯汀》
《克麗斯汀》適合的讀者:家有叛逆青少年的的父母
史蒂芬金的兒子喬希爾是作家,也是恐怖驚悚小說《心形盒》的作者,自父親喬希爾走向與父親類似的寫作道路後,庇蔭自然帶來評比與知名度,讀者無不試圖挑出兩人的相通之處,為證明史蒂芬金的不朽影響力。
《心形盒》中窮追不捨的是「鬼老頭」柯達雷克,「鬼老頭」有如噩夢殺手佛萊迪般陰魂不散,搶眼度大過男女主角,「鬼老頭」柯達雷克雖提高小說驚悚度,但是鬼魂是一個極為普遍的題材,不能說鬼魂有個標準格式供作家參考,但是鬼魂就是有個樣本在。《心形盒》的「鬼老頭」與史蒂芬金於1983年所發表的作品《克麗斯汀》中的羅蘭似乎是一個鬼魂殼子所打出來的成品,都有莫名難纏的恨意,希望把活人拉到地獄。
來源
《克麗斯汀》有兩個鬼魂,一個是附在車子克麗斯汀上的鬼魂,一個是羅蘭,就小說主題而言,克麗斯汀應該是如影隨形的鬼魂。克麗斯汀是難以分類的怪物,只能確定是克麗斯汀使羅蘭性情更加殘暴,羅蘭對車癡狂加上原本的性格裂縫使羅蘭變成克麗斯汀的駕駛,拼命增加車上的鬼靈乘客。就主角而言克麗斯汀的確是一輛妖車魔車,促使招惹他人戀物的魔物,無自制力的男人看到她便一頭栽下去不可自拔,使人走火入魔,無關性慾只涉愛情,宛如男人家庭圈外的精神外遇對象,但是讓她進入生活圈的是那個男人,就是說引燃詛咒的是男人,所以《克麗斯汀》雖是寫魔車,但是圓心依舊是人。
因為是寫人,羅蘭與主角之一的阿尼就有了性格養成上的相似性,羅蘭與阿尼同樣都有過度迷戀且被車附身的傾向,克麗斯汀不需言語就能控制兩人的選擇態度,克麗斯汀就好比散財惡習,惡習不只是毒品酒精的暗喻,而是過度就成為吸取生命的怪物。
小說另一個題材是青少年渴望追求他人認同。主角阿尼在學校與家庭夾縫中生存,在家庭中受父母操控、在學校被同學嘲弄,超自然的恐怖小說寫作意外的很現實。阿尼的父母希望阿尼隨他們的期望升學,阿尼不可踰越定好的路標指示範圍,在阿尼父母自以為開明實則愛面子好比較的心態下,阿尼買了克麗斯汀是第一次叛逆的開始,他對克麗斯汀的愛就是反抗「期待型父母」的利器,所以當阿尼父母意識到阿尼已經不是他們原來的那個兒子時,他們所做出的反應一如驚惶的父母,以父母的威權攻之,以壓力脅迫阿尼妥協,反而製造他們之間更大的鴻溝,因為沒有人指導他們對於失控的孩子該怎麼表達善意關切,他們只會把孩子當芭比娃娃,認為學校、成績就是孩子所攜的名牌。認同來自家庭與學校,其貌不揚與畏畏縮縮造成阿尼在學校被人欺負,成為同齡男生的霸凌對象,除了丹尼外沒有其他朋友,因此克麗斯汀就變成他對外界的反擊,對內父母家庭,對外是同學同儕,阿尼就由克麗斯汀開始追求自主自由,克麗斯汀的凶狠與重生猶如反射阿尼個性上的怯懦、外表上的坑疤,說克麗斯汀選上了阿尼,不如說是阿尼選擇成為克麗斯汀的駕駛。
《克麗斯汀》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表示就算克麗斯汀回到地獄,這樣的家庭卻無所不在,就算克麗斯汀不找新的駕駛,還是有很多陷入叛逆期的青少年坐上她的駕駛座,正因小說所描寫的惡意是箝制下的失控,因此描寫父母教育子女的部份相當寫實,其間的微妙互動、劍拔弩張可能優於恐怖驚悚的情節,或者說《克麗斯汀》一書在鬼魂的煙霧包圍下,流竄的卻是父母親子相處的盲點所在。
史蒂芬金的兒子喬希爾是作家,也是恐怖驚悚小說《心形盒》的作者,自父親喬希爾走向與父親類似的寫作道路後,庇蔭自然帶來評比與知名度,讀者無不試圖挑出兩人的相通之處,為證明史蒂芬金的不朽影響力。
《心形盒》中窮追不捨的是「鬼老頭」柯達雷克,「鬼老頭」有如噩夢殺手佛萊迪般陰魂不散,搶眼度大過男女主角,「鬼老頭」柯達雷克雖提高小說驚悚度,但是鬼魂是一個極為普遍的題材,不能說鬼魂有個標準格式供作家參考,但是鬼魂就是有個樣本在。《心形盒》的「鬼老頭」與史蒂芬金於1983年所發表的作品《克麗斯汀》中的羅蘭似乎是一個鬼魂殼子所打出來的成品,都有莫名難纏的恨意,希望把活人拉到地獄。
來源
《克麗斯汀》有兩個鬼魂,一個是附在車子克麗斯汀上的鬼魂,一個是羅蘭,就小說主題而言,克麗斯汀應該是如影隨形的鬼魂。克麗斯汀是難以分類的怪物,只能確定是克麗斯汀使羅蘭性情更加殘暴,羅蘭對車癡狂加上原本的性格裂縫使羅蘭變成克麗斯汀的駕駛,拼命增加車上的鬼靈乘客。就主角而言克麗斯汀的確是一輛妖車魔車,促使招惹他人戀物的魔物,無自制力的男人看到她便一頭栽下去不可自拔,使人走火入魔,無關性慾只涉愛情,宛如男人家庭圈外的精神外遇對象,但是讓她進入生活圈的是那個男人,就是說引燃詛咒的是男人,所以《克麗斯汀》雖是寫魔車,但是圓心依舊是人。
因為是寫人,羅蘭與主角之一的阿尼就有了性格養成上的相似性,羅蘭與阿尼同樣都有過度迷戀且被車附身的傾向,克麗斯汀不需言語就能控制兩人的選擇態度,克麗斯汀就好比散財惡習,惡習不只是毒品酒精的暗喻,而是過度就成為吸取生命的怪物。
小說另一個題材是青少年渴望追求他人認同。主角阿尼在學校與家庭夾縫中生存,在家庭中受父母操控、在學校被同學嘲弄,超自然的恐怖小說寫作意外的很現實。阿尼的父母希望阿尼隨他們的期望升學,阿尼不可踰越定好的路標指示範圍,在阿尼父母自以為開明實則愛面子好比較的心態下,阿尼買了克麗斯汀是第一次叛逆的開始,他對克麗斯汀的愛就是反抗「期待型父母」的利器,所以當阿尼父母意識到阿尼已經不是他們原來的那個兒子時,他們所做出的反應一如驚惶的父母,以父母的威權攻之,以壓力脅迫阿尼妥協,反而製造他們之間更大的鴻溝,因為沒有人指導他們對於失控的孩子該怎麼表達善意關切,他們只會把孩子當芭比娃娃,認為學校、成績就是孩子所攜的名牌。認同來自家庭與學校,其貌不揚與畏畏縮縮造成阿尼在學校被人欺負,成為同齡男生的霸凌對象,除了丹尼外沒有其他朋友,因此克麗斯汀就變成他對外界的反擊,對內父母家庭,對外是同學同儕,阿尼就由克麗斯汀開始追求自主自由,克麗斯汀的凶狠與重生猶如反射阿尼個性上的怯懦、外表上的坑疤,說克麗斯汀選上了阿尼,不如說是阿尼選擇成為克麗斯汀的駕駛。
《克麗斯汀》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表示就算克麗斯汀回到地獄,這樣的家庭卻無所不在,就算克麗斯汀不找新的駕駛,還是有很多陷入叛逆期的青少年坐上她的駕駛座,正因小說所描寫的惡意是箝制下的失控,因此描寫父母教育子女的部份相當寫實,其間的微妙互動、劍拔弩張可能優於恐怖驚悚的情節,或者說《克麗斯汀》一書在鬼魂的煙霧包圍下,流竄的卻是父母親子相處的盲點所在。
2009年5月14日
無關遣散費─《血腥遣散費》
《血腥遣散費》的適合讀者:熱愛惡搞風的讀者
電影「大逃殺」與原著小說《大逃殺》帶來的震撼久久不散,一來是它的暴力殘酷無理,二來是「BR法」(Battle Royale)的背後省思。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暴力呈現皆是噱頭手段,「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才是骨架。失業率、自殺人數節節高升,重大犯罪屢出不窮,日本人的性格在《大逃殺》中表露無疑,《大逃殺》的背景是在日本社會失業率高達15%,校園暴力事件造成數千名教職員殉職,恐懼且逐漸失去自信、自尊的成年人,制定「BR法」試圖鎮壓不服成年人管教的青少年,所使用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自相殘殺。
虛構出來的「BR法」是代表日本世代交替間的整體憂慮,所以暴力畫面就有了意圖。原著與電影的暴力描寫或畫面雖然殘暴、鮮血淋漓,但是畫面的作用是在於諷刺日本社會的處境,所以此作是日本憂患意識的展現,其宗旨是在探索年齡斷層的差距、青少年校園暴力下的表徵、家庭組成的污點與每個人心中的重石。
來源
既然有了最底層的要旨,暴力就是作家與導演的工具,撕扯出日本社會發炎的血肉,所以相較之下,電影與小說雖以過度誇張的暴力稱是,深層意義卻是嚴肅萬分。
與「大逃殺」、《大逃殺》同樣有濃烈的暴力場面描寫,卻不夠殘忍真實,反而有種無厘頭的風格,小說《血腥遣散費》是暴力加上莫名奇妙、怪異所組成的小說,其實與中文書名中的「遣散費」沒有多少關係,此書無非是我要活下去的辦公室版。
小說起頭就是老闆大衛在周六早上召開會議,向員工宣佈公司解散、辦公室全面封鎖,出入口有炸彈和沙林毒氣,而員工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服用加入藥物的純品康納,二是等老闆開槍。員工們相當害怕,因為身懷陰謀的不只是老闆大衛,其他員工也有可能是兇手之一,在猜疑與逃命之餘展開一場血洗辦公室的生存遊戲。
小說內容之所以莫名奇妙,是因為號稱為「企業版大逃殺」沒有刻意突顯小說主題,與設想中的現代公司不同。翻開書頁前,以為此書是諷刺公司為裁員不擇手段的社會叢林現象,或者是以泡沫經濟下的產業為例,老闆與員工各懷鬼胎、只求生存的殘喘相,然而此書並未使用以上讓人會心一笑的社會真實題材,與現實反射的鏡子毫無關係,純粹就是呈現暴力、斷肢殘臂、血漿亂噴的「惡搞」畫面,一如電影「追殺比爾」殺人、砍人時所強調的血液、驚駭。
如果以看「追殺比爾」或B級片的心態翻越此書,的確可以找到一些閱讀樂趣,但是若以「大逃殺」風格相較之,《血腥遣散費》就空白平乏許多,當然閱讀可以不用太嚴肅,不妨存著看待惡搞劇的態度來看此書。
電影「大逃殺」與原著小說《大逃殺》帶來的震撼久久不散,一來是它的暴力殘酷無理,二來是「BR法」(Battle Royale)的背後省思。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暴力呈現皆是噱頭手段,「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才是骨架。失業率、自殺人數節節高升,重大犯罪屢出不窮,日本人的性格在《大逃殺》中表露無疑,《大逃殺》的背景是在日本社會失業率高達15%,校園暴力事件造成數千名教職員殉職,恐懼且逐漸失去自信、自尊的成年人,制定「BR法」試圖鎮壓不服成年人管教的青少年,所使用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自相殘殺。
虛構出來的「BR法」是代表日本世代交替間的整體憂慮,所以暴力畫面就有了意圖。原著與電影的暴力描寫或畫面雖然殘暴、鮮血淋漓,但是畫面的作用是在於諷刺日本社會的處境,所以此作是日本憂患意識的展現,其宗旨是在探索年齡斷層的差距、青少年校園暴力下的表徵、家庭組成的污點與每個人心中的重石。
來源
既然有了最底層的要旨,暴力就是作家與導演的工具,撕扯出日本社會發炎的血肉,所以相較之下,電影與小說雖以過度誇張的暴力稱是,深層意義卻是嚴肅萬分。
與「大逃殺」、《大逃殺》同樣有濃烈的暴力場面描寫,卻不夠殘忍真實,反而有種無厘頭的風格,小說《血腥遣散費》是暴力加上莫名奇妙、怪異所組成的小說,其實與中文書名中的「遣散費」沒有多少關係,此書無非是我要活下去的辦公室版。
小說起頭就是老闆大衛在周六早上召開會議,向員工宣佈公司解散、辦公室全面封鎖,出入口有炸彈和沙林毒氣,而員工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服用加入藥物的純品康納,二是等老闆開槍。員工們相當害怕,因為身懷陰謀的不只是老闆大衛,其他員工也有可能是兇手之一,在猜疑與逃命之餘展開一場血洗辦公室的生存遊戲。
小說內容之所以莫名奇妙,是因為號稱為「企業版大逃殺」沒有刻意突顯小說主題,與設想中的現代公司不同。翻開書頁前,以為此書是諷刺公司為裁員不擇手段的社會叢林現象,或者是以泡沫經濟下的產業為例,老闆與員工各懷鬼胎、只求生存的殘喘相,然而此書並未使用以上讓人會心一笑的社會真實題材,與現實反射的鏡子毫無關係,純粹就是呈現暴力、斷肢殘臂、血漿亂噴的「惡搞」畫面,一如電影「追殺比爾」殺人、砍人時所強調的血液、驚駭。
如果以看「追殺比爾」或B級片的心態翻越此書,的確可以找到一些閱讀樂趣,但是若以「大逃殺」風格相較之,《血腥遣散費》就空白平乏許多,當然閱讀可以不用太嚴肅,不妨存著看待惡搞劇的態度來看此書。
2009年5月7日
血的拔河戰─《深紅》
《深紅》適合的讀者:野澤尚的戲迷或書迷
也許世界上最好的報復方法是活得比他更好,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不選擇這種報仇,而走上最艱苦的道路:親身見證對方沉淪墮落。
《深紅》是野澤尚的人生謝幕作品,作家於2004年自殺身亡,留下一片愕然與唏噓。無意將其作與死亡直接劃上等號,但是其作中常常帶有濃厚的復仇與恨意,復仇與恨意則導向死亡。
來源
《深紅》描述小學生秋葉奏子的畢業旅行意外被中斷,從學校老師的反應得知家人慘遭殺害,除了自己尚存於世,她的家人皆染浸血液的深紅當中。日後,奏子從媒體拼湊出事情的真相,知曉家人被殺害的原因,對於獨留她存活之事深感愧疚,「活著」一事塑造出她心裡對於生存知覺的崩壞之感,之後她彷彿是一軀空殼。數年後她得知加害人都築有一個女兒未步,好奇加上痛苦促使她走入未步的人生,試圖從未步的人生旅程中找出含有歉意的部份,她就能理清長久以來的情緒糾葛:來自遺族的共同使命、歷經共同的心靈創傷。
《深紅》的原色本是血紅且詭譎的復仇漩渦,以加害人遺族與被害者遺族的失衡處境相互映照著,用被害者遺族的憎恨不滿為出發點,恨意化作尋仇的動力,就在找上仇家遺族之時,發現對方意外與自己內心有種密不可分的依賴關係,復仇逐漸變質,尋找同類變成小說下半段的主調,往下延伸,女性情誼成為其枝節。
嚴格來說,這是一個探討贖罪與復仇的故事,奏子與未步原是被害者與加害者親屬的關係,卻因奏子踏出探訪的步伐而改動了生命機緣,奏子意外發現未步的過去與現在也被過去的烏雲籠罩著,兩人就被紅色的絲線纏住,雙方都陷在被害、受虐的雙重情緒裡,也因兩人因過去的命案產生了相依相惜的革命情感,命案牽起了兩人的合作之手,奏子藉機更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惡意,然而惡意悄然變質,最後奏子與未步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共同舔食犯罪、贖罪與教唆罪的罪惡感。
小說安排了兩個不同立足點的女角,最後卻讓兩人地位相等,作者的用意是試圖將「罪惡感」分化成兩個部分,分別由兩個女角平均分攤,消弭了罪的量化部份。在作者的觀點裡,罪的量化部分應該在兇手與被害者這一層而非下降或上升至至親,因為兇手與被害者的親人在對等關係中都是新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他們各自用自己與他人來凌遲這段回憶,已經無須再由外人量化其中的罪惡。
小說的結局給了許多讀者想像空間,多數人指向「救贖」,似乎兩位主角達到和解的明亮狀態,然而個人卻無法產生這樣的聯想。從小說的步調來看,混淆與對稱可能才是作者的用意,所以她們從站在一個線上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變成趨近於平行線的路人,在這樣「平等」的犯罪關係裡,來自作者野澤尚以往峰迴路轉的戲劇張力稍稍被減弱了,因此與死亡交手的意義可能才是小說刻意顯現的魅力。
也許世界上最好的報復方法是活得比他更好,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不選擇這種報仇,而走上最艱苦的道路:親身見證對方沉淪墮落。
《深紅》是野澤尚的人生謝幕作品,作家於2004年自殺身亡,留下一片愕然與唏噓。無意將其作與死亡直接劃上等號,但是其作中常常帶有濃厚的復仇與恨意,復仇與恨意則導向死亡。
來源
《深紅》描述小學生秋葉奏子的畢業旅行意外被中斷,從學校老師的反應得知家人慘遭殺害,除了自己尚存於世,她的家人皆染浸血液的深紅當中。日後,奏子從媒體拼湊出事情的真相,知曉家人被殺害的原因,對於獨留她存活之事深感愧疚,「活著」一事塑造出她心裡對於生存知覺的崩壞之感,之後她彷彿是一軀空殼。數年後她得知加害人都築有一個女兒未步,好奇加上痛苦促使她走入未步的人生,試圖從未步的人生旅程中找出含有歉意的部份,她就能理清長久以來的情緒糾葛:來自遺族的共同使命、歷經共同的心靈創傷。
《深紅》的原色本是血紅且詭譎的復仇漩渦,以加害人遺族與被害者遺族的失衡處境相互映照著,用被害者遺族的憎恨不滿為出發點,恨意化作尋仇的動力,就在找上仇家遺族之時,發現對方意外與自己內心有種密不可分的依賴關係,復仇逐漸變質,尋找同類變成小說下半段的主調,往下延伸,女性情誼成為其枝節。
嚴格來說,這是一個探討贖罪與復仇的故事,奏子與未步原是被害者與加害者親屬的關係,卻因奏子踏出探訪的步伐而改動了生命機緣,奏子意外發現未步的過去與現在也被過去的烏雲籠罩著,兩人就被紅色的絲線纏住,雙方都陷在被害、受虐的雙重情緒裡,也因兩人因過去的命案產生了相依相惜的革命情感,命案牽起了兩人的合作之手,奏子藉機更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惡意,然而惡意悄然變質,最後奏子與未步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共同舔食犯罪、贖罪與教唆罪的罪惡感。
小說安排了兩個不同立足點的女角,最後卻讓兩人地位相等,作者的用意是試圖將「罪惡感」分化成兩個部分,分別由兩個女角平均分攤,消弭了罪的量化部份。在作者的觀點裡,罪的量化部分應該在兇手與被害者這一層而非下降或上升至至親,因為兇手與被害者的親人在對等關係中都是新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他們各自用自己與他人來凌遲這段回憶,已經無須再由外人量化其中的罪惡。
小說的結局給了許多讀者想像空間,多數人指向「救贖」,似乎兩位主角達到和解的明亮狀態,然而個人卻無法產生這樣的聯想。從小說的步調來看,混淆與對稱可能才是作者的用意,所以她們從站在一個線上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變成趨近於平行線的路人,在這樣「平等」的犯罪關係裡,來自作者野澤尚以往峰迴路轉的戲劇張力稍稍被減弱了,因此與死亡交手的意義可能才是小說刻意顯現的魅力。
2009年5月1日
失格的醫者─《貝納德的墮落》
《貝納德的墮落》適合的讀者:對於「揭發黑心產業」欲罷不能的讀者
有些小說除了小說中內的主角人名是假造外,其餘內容幾乎都圍繞在「真相」這個主題上,從中可以看到很多亦真亦假的敘述,一不小心就被作者的技法遮掩住事情真相。作者使用煽動真實的寫作方式,不同於一些模擬拼湊真相的小說,後者是作者誇張與過度憂慮的表徵,前者則帶有醒世的意味在。
因為有警醒的味道在,這類真實寫作卻也遇到來自社會的反彈,批評聲浪來自於小說所書寫的人物隱射某些團體或者灰色犯罪地帶,他們急著壓下懷疑譴責的反對之聲,此舉更是提高小說發生之事的可能性,證實小說所陳述之事並非捕風捉影,他們急欲轉移注意力、欲彌蓋彰,反然暴露了弱點,所以在閱讀真實度大過想像力的小說之前,不妨先行做好有如翻開報章雜誌幕後突擊的準備。
《貝納德的墮落》描述波士頓的貝賽醫院的住院醫師艾貝,積極爭取成為心臟移植小組的新成員,然而她在實行心臟移植手術前夕,卻發現器官等候名單違背人人機會平等、以需求度排行的移植條例,使原本器官等候名單上排第一順位的十七歲少年變成一位富豪的太太,艾貝決定違抗院方命令,將原先屬於十七歲少年的心臟還給他,卻引爆了富人的報復怒火。在醫院、富豪與媒體的炮火下,艾貝不只目睹了活體摘取器官移植手術的不合法,也因黑市器官買賣問題而身陷危險中,而心臟移植小組內的成員也相繼出事身亡,艾貝從中發現疑點重重,未料自己也接近懸崖邊緣。
在緊張的氣氛中,小說衝擊醫療道德,內容極具爭議性,內容雖以美國心臟移植醫療的內幕為要,其中不乏對醫界男女不平等、醫界以利益篩選病人的闡述,砸到醫界的痛腳、正中平民老百姓的心聲。
在許多暴露黑心白色巨塔的小說內,多數是以醫療人員利益糾葛與道德良心的衝突為主,主要目的是喚起讀者共鳴,關注醫療之外的醫者之心,醫者之心也就是醫者的職業道德。《貝納德的墮落》刻意將利益糾葛、道德良心分成均等的兩部份,在小說中可以見到兩者的相吸、互斥,鋪陳醫界所獲不法利益的部份可能還稍稍大過懇切呼喚醫者道德良心的部份,所以小說不只是呼應醫者個人的行為,而是揭開醫界不能說的秘密,這其中就更牽涉到真實團體的黑幕,足以引發醫界喧然大波,這也就是小說所具強烈批判性質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度。
有些小說除了小說中內的主角人名是假造外,其餘內容幾乎都圍繞在「真相」這個主題上,從中可以看到很多亦真亦假的敘述,一不小心就被作者的技法遮掩住事情真相。作者使用煽動真實的寫作方式,不同於一些模擬拼湊真相的小說,後者是作者誇張與過度憂慮的表徵,前者則帶有醒世的意味在。
因為有警醒的味道在,這類真實寫作卻也遇到來自社會的反彈,批評聲浪來自於小說所書寫的人物隱射某些團體或者灰色犯罪地帶,他們急著壓下懷疑譴責的反對之聲,此舉更是提高小說發生之事的可能性,證實小說所陳述之事並非捕風捉影,他們急欲轉移注意力、欲彌蓋彰,反然暴露了弱點,所以在閱讀真實度大過想像力的小說之前,不妨先行做好有如翻開報章雜誌幕後突擊的準備。
來源
閱讀《貝納德的墮落》之前或之後,對小說中發生之事的態度並不會因作者所寫而改動,這類事件早有耳聞,只是事件未必發生在特定國家,可以說是全球性的非法事件。小說的主軸包納「人體器官移植」與「醫院自活體摘取器官施行移植手術」的合法性,由於情節太過真實,引起美國「美國器官移植協調人協會」抗議,還向準備要拍成電影的派拉蒙電影公司施壓,突顯被點名者的高度緊張,多少代表此書已對非法者造成不安。
《貝納德的墮落》描述波士頓的貝賽醫院的住院醫師艾貝,積極爭取成為心臟移植小組的新成員,然而她在實行心臟移植手術前夕,卻發現器官等候名單違背人人機會平等、以需求度排行的移植條例,使原本器官等候名單上排第一順位的十七歲少年變成一位富豪的太太,艾貝決定違抗院方命令,將原先屬於十七歲少年的心臟還給他,卻引爆了富人的報復怒火。在醫院、富豪與媒體的炮火下,艾貝不只目睹了活體摘取器官移植手術的不合法,也因黑市器官買賣問題而身陷危險中,而心臟移植小組內的成員也相繼出事身亡,艾貝從中發現疑點重重,未料自己也接近懸崖邊緣。
在緊張的氣氛中,小說衝擊醫療道德,內容極具爭議性,內容雖以美國心臟移植醫療的內幕為要,其中不乏對醫界男女不平等、醫界以利益篩選病人的闡述,砸到醫界的痛腳、正中平民老百姓的心聲。
在許多暴露黑心白色巨塔的小說內,多數是以醫療人員利益糾葛與道德良心的衝突為主,主要目的是喚起讀者共鳴,關注醫療之外的醫者之心,醫者之心也就是醫者的職業道德。《貝納德的墮落》刻意將利益糾葛、道德良心分成均等的兩部份,在小說中可以見到兩者的相吸、互斥,鋪陳醫界所獲不法利益的部份可能還稍稍大過懇切呼喚醫者道德良心的部份,所以小說不只是呼應醫者個人的行為,而是揭開醫界不能說的秘密,這其中就更牽涉到真實團體的黑幕,足以引發醫界喧然大波,這也就是小說所具強烈批判性質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度。
因為小說的目的在於「揭發」而非推理,小說的謎底也就被作者輕忽,形成一個相當容易推出謎底的結果。總觀來說,描寫醫界黑幕的部分的確比推理部分流暢許多,重過程而較不重視結果的讀者會從此書看到「美國器官移植協調人協會」惱怒的原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