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殺意的累積─《放學後》

《放學後》適合的讀者:東野圭吾書迷 
有時候恨一個人不需要理由,有時候想殺一個人的原因也可以很沒有說服力,東野圭吾的《放學後》的殺人動機就屬於這種類型。

放學後  來源

《放學後》的殺人兇手是在羞憤交雜而下手行兇,在殺人計畫中試圖掩蓋被害者帶著有色眼光的凝視,被害者生前的有色眼光自然是被害者「想像」與「內心反射的壓力」所致,也就是此書中的兇手是在「想像」中生出殺意,「想像」中的被害者變成加害者心理壓力來源,所以《放學後》的兇手似乎殺害了被害者兩次,一次來自羞愧與想像下的被害妄想後的毀滅感,一次為下手實際行動。
 
小說描述女校內發生了殺人事件,殺人案件的死者身分為老師,一件是密室殺人,一件是眾目睽睽之下的誤殺事件,兇手的動機不明,然而共同之處在於死者都是校內老師,因此可推想兇手的攻擊對象應該集中在學校老師身上,男主角前島老師除了身為老師外,似乎也是兇手原本想要謀害的目標,前島老師在不得已之下展開調查,意外染上另一場殺意。
 

小說的外殼像是校園推理作品,角色多為校內教職員和學生,以老師與學生間的曖昧互動為主軸,放大老師、學生發生齷齪的可能性,模糊掉其他次要角色的發展,所以在小說中的情節始終被老師與學生的身分限制住。由於角色被校園圈住,這類校園生活裡的推理小說缺乏高難度的大翻轉,所以佈局與深意反而成為小說想要突顯的重點。
 
在佈局上其實並不特殊,發生的場所與使用手法也無新奇之處,然而深意無窮。 
小說中的焦點是兇手對被害者萌生殺意的原因,這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動機意外讓男主角前島老師回想起他本身言行可能引起的恨意,而且小說後續也往邁向這個方向,因此牽連到前島老師的甲事件連結了讓前島老師變成真正主角的乙事件,然而甲事件與乙事件的交會處只有前島老師,與甲事件關係人毫無牽扯,這樣的命題可能存在兩個理由,一個是刻意顯出男主角前島老師面對乙事件的冷淡,一個是來自作者對於殺人動機的解釋。提出前者的用意是為了營造結局的緊張與諷刺,造成一種報應效果;後者則呼應小說中對於殺意來源的解釋,殺意可以來自深仇大恨、亦可來自淺層的不安羞恥,男主角剛好是來自羞憤主軸之外的深層積壓恨意,因此乙事件的閱讀後勁還大過佔有絕大部分的甲事件。

 
乙事件的描寫與後續已有東野圭吾後來寫作的雛形,以看待一場悲劇的旁觀者角度來鋪陳故事,也可以說乙事件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一塊,也是從放學後延伸到家庭、社會的連接處,相較之下,甲事件的疑點重重反而顯得多餘累贅,反襯出乙事件精簡又富含爆炸力的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