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島田莊司來臺時,匆匆在誠品買了本《超能殺人基因》請既晴簽名,其實我並沒有很喜歡《超能》這本小說,但是因為架上的《網路凶鄰》、《別進地下道》、《請把門鎖好》早已被讀者搬光,為了簽名也顧不了這麼多,最後趁著既晴在旁與讀者聊天時,火速打斷要求簽名。以上這三本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就華麗而言,《請把門鎖好》添加的旁枝素材也非常多,卻沒有擾亂整本小說給讀者的重力一擊,其書在結尾的筆法,絕對是絕佳的表現手法,就閱讀性、戲劇性都有爆發力,十足的驚悚劇化。
其他小說因為臺灣偵探張鈞見的現身,為作品添加許多類似於歐美、日本小說「某某偵探」、「某某辦案」系列的奇趣。 看完《魔法妄想症》卻湧上一陣失望,倒也不是此書推理成份落差太大,而在於身為讀者的我透視不到華麗筆下的「強烈動機」。我想越是龐大的推理小說,因為強烈的仇恨造成愈大的謎團,把這些迷團攪亂的兇手必定是先有全盤計畫,不過此書的醫學、心理學、藝術、天文學雜章沒有增加兇手的能量,而讓兇手更顯得朦朧、讀者更無頭,書中的兇手很難猜出,其中的枝節也猜不出兇手動機,整個故事像是先畫出迷陣,然後才是寫動機、推理過程,迷陣部份讓讀者叫好,動機、推理過程卻相對薄弱。
法月綸太郎《去問人頭吧》也是類似作品,「那顆頭去哪了?」、「頭是誰的 ?」、「砍頭的用意?」被書中許多知識、學術性的敘述帶開,當然從中可以 看到推理外的世界、,甚至訝異推理小說家對學術的駁雜,但是魔術的本質在於炫擾觀眾的感官,而非讓觀眾不知其所事。
此書以「換頭魔法」這匪夷所思的奇術與精神層面的疾病相衝擊,與既晴的其他作品相較之下,《請把門鎖好》絕對出色許多,於此看到作家個人的純熟與成長,也讓讀者我思考到,推理小說的要點是在讓讀者推想、驚奇、恐懼還是作者才華的表現?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我想是前三者的用意才深刻。
極京那種排版 在日本很常見阿 不算特別吧
回覆刪除台灣也頗有一些書搞過......
其實行裡字數少 對於閱讀這種小說 頗有加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