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適合的讀者:對納粹德國有興趣的讀者
2008年一位英國籍主教否認納粹德國期間使用毒氣室屠殺猶太人的事件,他也認為納粹期間死亡的數千數百萬猶太人事實上應該為30萬人,此一說法引發各界躂伐,為此德國總理梅克爾要求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XVI)所代表的天主教教廷表態,德國總理也公開表示現今德國沒有任何否認德國納粹種族殘害行為的思想存在,這一爭議猶太社群與各國反彈後落幕,英國籍主教採取公開道歉,然而他所言再次掀起煽動種族的仇恨。此一言論的最大問題在於試圖用數量為納粹德國減免罪刑。納粹德國的形跡縱橫歐洲,要求承認一段歷史並非要求其必得贖罪,死亡人數的多寡也不會動搖到已定的歷史評價,納粹德國與現今德國的距離已相當遙遠,記憶應大於記恨的力量。
回到英國籍主教所言之爭議性,假設他的說法有可能為真,然而卻無法劃去納粹德國曾殘害猶太人的證據,也不能納粹去除納粹黨衛軍頭子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 主導的白種優生學「生命之源」計畫以及種族純化政策曾經存在的事實,只是歷史評價會因歷史勝利一方而產生不同的褒貶。
來源
《祖國》是講納粹德國下的故事,不過並不是聚焦於納粹的殺戮,也並非為納粹解套,而是以推理的方式攤開納粹德國決議謀害猶太人的一場會議真相。《祖國》之所以是小說,是在於它不僅使用虛構的男女主角來當主事者,以剝洋蔥的方式透查到納粹德國政治核心,層層深入納粹政治中心。男女主角一為德國人、一為美國人,而描寫當時的背景卻採用許多真實的歷史人物,塑造一種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身歷其境感受,除了男女主角的身分外,小說的多數名詞、人物、時間地點實名有據,因此《祖國》似乎卡在創作與寫實之間。
為了分析小說中的真假,可將小說分為兩部分,凡是牽涉納粹德國政事與納粹高層人物的部分多是採自歷史、新聞,而談及男女個人家庭與納粹低階人物的情節多是創作,有了這個前提,《祖國》是以虛構帶領真實的一本小說,重點在於《祖國》的布幕背景,而非舞台上的男女主角。
然而在原書內容裡卻玩了一個技法,小說將時空背景設定在納粹德國打贏二戰後的20年,寫在納粹德國的種族屠殺尚未全面揭發之前,主角馬栩是身為林犯罪調查員,深入調查一位高級納粹官員的死亡案件,意外發現多位納粹黨內高級官員都已經殞命,這些高級官員不約而同指向屠殺猶太人的會議內容,馬栩在這樁政治醜聞、殺人封口的慘案中突破重圍,希冀來自美國的女記者查理瑪奎爾能將事實帶岀德國,為犧牲者償命。
小說主角所要面對的就是抵抗祖國德國的強迫認同,認清極權統治對猶太人甚至純種德國人的迫害,徹底根除國族血緣關係的牽線,回到與其他國家民族的視角來觀看納粹德國,當然作者不免借用外力(美國、歐洲中立國)的壓制力將納粹德國剖開。也許在作者的觀點下,納粹德國需要的是象徵自由、民主、開放的美國洗禮,然而小說卻是用最諷刺的手法呈現納粹德國戰勝後的國際情勢。
小說背景是美國總統甘迺迪為希特勒的生日祝賀,而中立國瑞士閃避敏感的種族問題,在茫茫之中只看到政治列強的強勢與壓迫,或者說作者的創作目的就是假設一段歷史的過程如果發生變動而評價會完全不同的史觀問題,所以如果當時的納粹德國征服歐洲、在二戰時打了勝仗,英美法等其他國家得以稱服談和的方式換取與納粹德國的表面友好合作關係,國際情勢則非今日所現,亞洲戰線也有可能倒轉,納粹種族大屠殺極有可能轉變為歷史上某一場國家領地的擴張,或者變成納粹德國鎮壓猶太民族暴動的歷史事件。
因為歷史是由勝利強者一方來判定,歷史的真偽難以判讀,所以作者「假設」一段歷史的顛倒,轉換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國勢,作者未盡之語就是之後的世界是同盟國得看納粹德國的臉色行事,不僅德國歷史會改寫,世界史也接近崩解,亞洲戰線的大東亞共榮圈也可能因日本而建立,世界會因德國、義大利、日本而走向未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