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愛情讀物:《暮光之城:新月》

《新月》適合讀者:《暮光之城》的書迷 

與第一集《暮光之城》比較起來,我比較喜愛第二集《新月》。《新月》中擴大了吸血鬼的居所,塑造了有如黑幫的吸血鬼巢穴,正如吸血鬼小說常常瀰漫的罪惡、黑暗、敵對氣氛,當然總體論之,《新月》的主軸還是愛情,最多的成分還是圍繞《暮光之城》中愛德華(Edward)與貝拉(
Bella)間的情愛糾葛。
 
  暮光之城:新月   來源
隨原著熱賣,在台灣亦有不錯的成績,從書店擺成《暮光之城》小山的情況與《暮光之城》末頁記載幾版幾刷看來,單純的羅曼史比起《哈利波特》、《魔戒》毫不遜色,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明明白白掛上了契合愛情電影的噱頭,電影自然也就更偏向羅曼史情節了。因打著原著改編電影與俊男美女牌,電影同樣獲得亮眼票房成績,續集「新月(New Moon)」也會在明年開拍,預計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上映,同樣由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主演,然而從小說內容看來,《新月》的男女主角嚴格說來應該是貝拉與
雅各(Jacob),所以電影續集該怎麼拿捏角色演出比例變成最大的問題。

(以下有《暮光之城》、《新月》關鍵情節洩漏,請考慮要不要繼續看) 

《暮光之城》以反派James的追擊誘騙作結,所幸愛德華與家人及時救出被吸血鬼咬傷的貝拉,在愛德華緊急吸出毒液後,貝拉並無成為吸血鬼的可能。在貝拉復原後,便與愛德華參加學校舞會,舞會再訴鍾情便發展為電影中有名的「喉吻」片段。
 
到了《新月》,劇情峰迴路轉,因愛德華的家人幫貝拉慶生,貝拉在慶生會上卻因為拆封包裝紙時割破手指而流血,血液的氣味讓Jasper失控差點攻擊貝拉,在重重危機逼近貝拉的深思考量下,愛德華與家人決定離開貝拉
,因此貝拉一直深陷在愛情的失落感中,多次想要以自殺行為喚回愛德華的注意,這個空缺剛好讓雅各介入愛德華與貝拉之中,而雅各的身分剛好與吸血鬼是仇敵,所以三人游走在愛情、友情與仇恨的邊緣界線。
 

正因《新月》的大半部份是描述
雅各與貝拉之間情感漸增,只有前後一小部份回歸到愛德華與貝拉之間,所以電影「新月」若照原著的路線走,也該是以雅各與貝拉的部份為最多。雅各變成《新月》的第一男主角,在他的個性、行為上明顯與愛德華不同,因此讀者群也出現「擁雅各派」與「擁愛德華派」,也有讀者認為貝拉應該選擇雅各,雅各全然是一個受歡迎的第三者。
 

小說第三者的成功,造成了續集電影的危機。
電影「暮光之城」演雅各的演員明顯沒有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外貌上的優勢,在電影第一集也缺少鏡頭捕捉與描繪,所以續集上要將愛德華、雅各角色強度與份量均分或一強一弱,可能還要考量票房吸引度與第三集的進行,當然找個長相與魅力與羅伯派亭森不相上下的男星是最好的辦法。

《新月》的重點在於將貝拉往成為吸血鬼之路拉近,貝拉渴望成為吸血鬼,擁有永恆不老的外貌,垂垂老矣時便不必面對外表17歲的愛德華,感受年華老去的自卑感。在小說的尾聲,兩人為了「誰應該咬貝拉」爭論不休,從貝拉的角度看見談情說愛、排除家人親友的堅決與自私,全心全意追求自我慾望的實現,這份堅決未必是正當的、這份自私也未必是錯誤的,只是正如一般羅曼史小說的慣有模式,總有一方愛到死去活來、連性命都不要了。在小說中,愛德華始終是扮演清醒的男主角,他不願意貝拉被拉入黑暗的世界,不願意看到貝拉失去靈魂,所以他提出結婚的要求,表明先結婚、結婚後一切再談的理想模式。
 

結婚的權衡演變成小說內容與作者思想的延伸,小說內容中明顯排斥婚前性行為,愛德華對貝拉的鮮血與身體都有興趣(看似鮮血的成分較大),但卻由愛德華扮演阻止勸擋的角色,剝離吸血鬼慣有的喜嚐鮮血與色慾形象,他選擇壓抑與轉移,形成了有趣的抑慾話題。作者的宗教觀點也可能化入其中,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是摩門教徒,小說實現青少年的完美生活,避開青少年好奇的嗑藥、濫交、暴力色情,很多時候是以理智與溝通來面對衝動。
 
作者背景與寫作動機的聚焦,《暮光之城》全然是一個理想化的小說,而且是針對青少年的理想愛情生活,在情慾之間達成雙方妥協,然而小說又充分表現被
美麗皮相引誘、一見鍾情就生死相許的羅曼史情緣,脫離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實際所要思考的雙方差異,充滿女性對於談情說愛的憧憬。
 

對於
《暮光之城》而言,安排吸血鬼角色並非招牌,吸血鬼可以換成其他種族、異類,小說高懸的招牌還是愛情。

2008年12月26日

千迴百轉的奪命之旅─《不眠的紅月》

《不眠的紅月》適合讀者:傑佛瑞迪佛的忠實讀者 

不眠的紅月》乍看之下和
傑佛瑞迪佛以往的中譯小說完全不同,傑佛瑞迪佛在皇冠的小說封面幾乎都是走非寫實風格,所以不特別注意小說的作者,《不眠的紅月》可能就被忽略掉了,然而可惜的是《不眠的紅月》內容觀之,此書似乎比較適合舊版的封面繪圖。

 不眠的紅月
   來源
《不眠的紅月》故事是描寫從
精神病院逃脫的胡魯貝克似乎藏著秘密,多年前一場命案讓胡魯貝克成為兇手,如今他逃出來是為了復仇還是尋找叛徒?女老師莉詩本艾契森面對胡魯貝克以及好友慘死的過往記憶,她的敵人究竟是單純的復仇者胡魯貝克,還是莉詩本的丈夫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圍繞著眾人的是片斷扭曲的畫面,所以畫面需要重整,唯有拼湊出完整面貌才能找出兇嫌與叛徒。
 

小說籠罩在兩股動力,一股是來自
胡魯貝克的追索,另一股衝力來自莉詩本的丈夫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的追捕,兩股動力看似互斥相衝,然而真相就在其中。胡魯貝克看似是從煉獄中逃脫的殺人犯,照理說應該是滿腹仇恨,恨不得將叛徒碎屍萬段;而歐文、警察或精神科醫師則出自恐懼、擔憂、正義感或金錢,分別展開圍捕行動。

正如許多小說採用的模式,兇嫌會在最後一刻翻轉,因此最先認定的兇嫌未必是讀者認為的禍首,小說有趣之處也在於此。 

《不眠的紅月》中,傑佛瑞迪佛同樣使用上述手法,極力刻畫追捕過程的緊張氣氛,然後在最後一刻掀開底牌。在一正一邪的氛圍裡,某個角色飄離了原本應該佔據的位置與立場,而這個角色才是小說命案的關鍵,在接近結尾的霎那間,讀者才會發現原來一切並不是如此簡單,而且人物角色的關係也並非如表面上的支線分明。
 

《不眠的紅月》使用
傑佛瑞迪佛慣用的手法,在小說收尾之際刻意塑造轉折,這個轉折著實令人意外,兇嫌的身分、外型、個性與罪過累積而成厚實的嫌疑,然而小說的事實在於探索各角色的多面向,當拼湊出完整面貌後才會發現原來讀漏了許多資訊。

 
回顧神探萊姆、凱瑟琳丹斯系列幾本小說,個人比較喜愛固定的某幾位主角,以主角發展成或深或淺的交流互動,就算只是凱瑟琳丹斯打電話詢問萊姆有關命案現場的遺留物、萊姆提到對凱瑟琳丹斯所學的不信任感,或只是幾筆帶過,多位系列主角的相互牽連反而為小說增色不少,所以我反而比較喜歡神探萊姆、凱瑟琳丹斯系列那種相互熟悉又帶著點疏離的角色群,對於後來的裴倫系列與單本小說都抱持看看就好的態度,當然因不同讀者而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傑佛瑞迪佛的小說在閒暇時還是可以當做動動腦的讀物。

2008年12月19日

愛書人起義─《圖書館戰爭》

《圖書館戰爭》適合的讀者:愛書的人

 
經由他人推薦一部「歡樂」、「低負擔」的小說,試想一下同樣的情境裡,多數愛書人都不願閱讀自由與思想自由權被剝奪。 
 圖書館戰爭    來源

燃起我滿腔熱血的是《圖書館戰爭》一書,本書背景設定在2019年,書中以「捍衛圖書自由」為主軸,架空於日本東京地區,政府以圖書有危險、暴力、色情、歧視情節為由,展開大規模查禁行動,稱為「媒體良化法」,與民眾思想自由、人權成牴觸,政府的看法是認為圖書影響人心,人的犯罪行為、偏激思想是由圖書文字帶起,文字所製造假平等就等同於社會的不平等,書籍內含影射特定對象與犯罪情節的書都在禁書範圍,從小說內容看來,政府最忌諱的是「童話故事」,因童話帶有從表層到深層的聯想與意義,用最淺的故事透露善惡、階級觀念,因此政府最恐懼童話這種毒害思想的毒藥。對此莫名的指控,書價大漲,書商、零售商成本加重又有查禁風險,許多禁書被送入圖書館,遂圖書館組成「圖書隊」維護閱讀自由,供民眾閱讀查禁書籍,保護文字資產,政府與圖書館就變成敵對立場,他們開戰的方式不是在議會推擠叫罵,而是支持「媒體良化法」的政府軍攻入各大圖書館搜取禁書,因此各大圖書館組成武裝自衛隊,挺身捍衛「圖書館宣言」。
 

《圖書館戰爭》一書有些許反烏托邦思想存在,站在政府立場,圖書所傳達的思想會汙染人民思想,產生犯罪行為與反叛思想。反烏托邦的自由心智觀點可見於《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我們》或於電影「大都會」、「重裝任務」中,除此之外,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小說《使女的故事》中含有女性主義對男性主導社會價值觀的嚴重指控。《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我們》這三大反烏托邦小說與電影是站在全面角度審視機器人工化思想的體制危機,而《使女的故事》縮小範圍,集中在男性的理想社會,變成攻擊男性沙文思想的女性主義利器。在以上立論強大且完備的小說裡,《圖書館戰爭》明顯年輕化,貼近普通讀者,主要是因為主攻讀者群是輕小說的閱讀者,而非對反烏托邦思想有興趣的讀者。

以上反烏托邦思想小說、電影是描寫政府透過和平的招牌、高科技向人民進行思想洗腦、人體控制,將情慾、美感、情感污穢化,強制過濾人的思考,使人類變成一個個機器做出來的空殼,人類行為變成慣有模式,舉凡生育、配偶、教育、工作勞力、食物配給、階級種族的機械化皆是烏托邦的理想,小說中終有主角來質疑這個一統社會的進程,並發現人類精神在烏托邦理想社會中沒有自由,反烏托邦社會最大價值就在個人對自由的定義不一。根據這套概念,反烏托邦小說中所涵蓋的社會不是攻擊觸犯法律、迫害他人的實際犯罪行為,而是詆毀思想,以思想罪 (thought-crime)來定罪,不照著模式走的人類就是觸犯思想罪。

 
反烏托邦小說在假設下寫成,塑造一個未來科技與思想停滯、人權退步的反差形象,其中《華氏451度》與 《圖書館戰爭》中的自由概念最為相似。《華氏451度》書名是燃燒書籍時的溫度,書中以救火員這項職業諷刺政府雷厲風行掃蕩閱讀自由的救國行徑,達到思想正確、政治正確的荒唐行為,各類書籍如詩文集、經典小說、聖經都為禁書,因這類書籍讓讀者有「想法」、「感覺」,因而產生「感情」,人的情緒變動被視為死罪。這類小說的禁書與現世標榜的禁書觀念不同,如中國古代所記錄的丁日昌禁燬小說,不是男女風花雪月就是色情小說,少數是帶有起義抗暴思想的小說(如水滸傳),基於當時朝廷立場必然視為眼中釘,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達官貴人照樣尚男風(孌童、書童、男伶)、蓄家妓、續寫禁書以供傳閱娛樂。 

反烏托邦小說也是突顯上下立場不合的部份,只是它們站在思想自由的部份傳達對政府禁止政策的不滿情緒。現存禁書多以血腥暴力、色情、厭世情緒的描寫為主,而隨著社會風氣驟轉,多數禁書都可一窺究竟,無須擔負生命安全,頂多掛個18禁的虛有其名標語罷了,而多數禁書(或是其他限制級刊物、電影電玩) 也只是善盡警告之責,睜隻眼閉隻眼的執法機關照樣放水,所以在這個沒有明確禁令的時代,反烏托邦小說與《圖書館戰爭》中的情節簡直不可思議。
 

剝掉反烏托邦小說的外殼,《圖書館戰爭》其實是偏向女性的小說,作者有川浩具有
暢銷女作家的寫作架式‧在嚴肅中帶著笑鬧,營造出軍事與圖書之下的輕鬆故事。有川浩首先已經顛覆圖書館的形象,使之變成不帶文謅謅氣息的武裝團隊,再來是作者更動小說的角色形象,角色設定上與一般小說男女主角的慣有特質不同,但是又守住基本陣腳,不使角色脫離模型太遠。男女主角角色設定上,男主角堂上篤在女主角笠原郁高中時代救了她且伸張圖書權,堂上篤的圖書隊形象令笠原郁印象深刻,遂促成笠原郁加深進入圖書隊的志願,然而進入圖書隊的笠原郁卻不知道已成為教官的堂上篤就是當年那位救了她/書的「王子」,所以當笠原郁將堂上篤與「王子」相互比較時,堂上篤對自己當年造成笠原郁一往情深與敬佩救書行動的魯莽行為又惱又尷尬,所以對笠原郁的訓練特別嚴厲,希望她不要重蹈覆轍,火爆與火花就在這對男女與圖書行動間流竄。另一特點就是男女主角的身高設定上,將笠原郁設定為170公分、堂上篤為165公分,以5 公分的差距提供小說笑料,當然這樣的差距不足以成為兩人的距離,自己也覺得這會是一般讀者可接受的範圍內,如果將女方設定為180公分、男方150公分這樣的差距就是作者挑戰閱讀接受度的勇氣了,想當然爾作者也不會將男女設定拉如此之大,畢竟將之看作另類羅曼史的女性讀者不在少數。
 

當然小說最後
笠原郁知道「王子」就是堂上篤,他們也往男女朋友之路邁進,《圖書館戰爭》之後尚有《圖書館內亂》、《圖書館危機》、《圖書館革命》三本續集,也有《圖書館戰爭》動畫版。之後的情節在維護閱讀自由的同時,兩人的戀情也開花結果,到了別集中更是整本甜蜜蜜,讓喜歡主角兩人的讀友幾乎邊看邊笑裂了嘴。不過台灣只出到《圖書館戰爭》,續集與別集目前只有日文版,有興趣的讀者可加入角川《圖書館戰爭》系列的中文版「催生」行列中,以早日見到《圖書館戰爭》系列的發展。

2008年12月12日

最純粹的愛情─《嫌疑犯X的獻身》

嫌疑犯X的獻身》適合的讀者:心中有愛的讀者
配合電影宣傳,《
嫌疑犯X的獻身》換了新版封面,書皮為飾演湯川學的熟男帥哥福山雅治。

 嫌疑犯X的獻身  來源

這本小說可以視做一齣愛情悲劇,一個男人喜歡純然的事物,他選擇數學,湯川學選擇物理。數學與物理學擁有過程與結果,只有對與錯,無雜質、無污染,不像世界如此污濁無解,然而數學家與物理學家都必須入世,在有人的地方使用數學與物理學,人變成他們靠近所學所愛的關鍵。在日劇與電影中,物理學家還與物理之外的所愛處在曖昧不明的狀態,而電影中的數學家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陷入這麼迅速,在淨水中滴入墨汁的散開速度也這麼快,悄悄就侵入腦中將數學排開,數學變成愛情的附庸,這滴墨汁不只是潘朵拉的盒子深藏的罪惡,最大的成分是人與人的愛情。


小說從頭到尾沒有隱瞞兇手為何人,所以沒有爆雷的問題,兇手就是數學家,所以小說不是挖掘兇手,小說在鋪陳兇手使用的手法。對兇手而言,為數學奉獻是件快樂的事,同樣的,如果為跟數學一樣美麗的事物犧牲也是件美事,所以他選擇為愛拼命,正如他能為數學選擇當個默默無名的天才,他同樣也能在愛情身後靜默無聲,直到警察、舊識湯川學找上門。
 
對於從來沒有將數學與愛情歸在一起的讀者而言,這本小說著實讓人心酸,愛情對多數人是複雜無解的生命習題,對小說中的數學家而言,愛情與數學一樣真醇美好,答案是只要去愛就對了,不求回報,只有愛的過程與結果。
 
對於沒有閱讀推理小說習慣的人而言,嫌疑犯X的獻身》會是讓人踏入推理世界的第一步,因為這本小說的推理成分不高,只有深情的男人與他對她無窮盡的祝福。
 
改編自原著小說的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承襲日劇中將內海薰與湯川學配成曖昧不明的這套模式,他們在日劇與電影中都處在吵嘴狀態,是基於戲劇效果改為男女配對,原著小說則是湯川與草雉兩位男性,無論小說、電影如何安排,愛才是小說與電影的重點。  

2008年12月10日

吸血鬼羅曼史:《暮光之城》 (12/15更正)

《暮光之城》適合的讀者:羅曼史愛好者 
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小說不少,其中我還是最喜歡安萊絲(Anne Rice)的吸血鬼黎斯特系列。她的寫法雖有愛慾糾葛的黏膩感,小說中帶有部份的同性戀與情慾成分卻又分毫不可刪減,結構細緻帶著距離感,描寫吸血鬼的邊緣生活,牠(他/她)們追求永生不老的離世傲氣卻又愁苦萬分,呈現吸血、人類渴望年輕不死的秘密渴望,連結了人類希望長生、恐懼死亡的情緒,小說便以吸血鬼的感官、思維觀察感受人世的欲望。

 
閱讀安萊絲作品時其實會把它當作一般小說來看,脫離「這是吸血鬼小說」的思維來閱讀,當然就描寫吸血鬼的部份而言,安萊絲被封為「吸血鬼女王」實至名歸,其後的吸血鬼小說範圍都無法擴及安萊絲的容納度,奇幻、愛情、學園生活的成分多過吸血鬼族群歷史的鋪陳。當然很可惜的是時報出版的《吸血鬼黎斯特》、《夜訪吸血鬼》已經絕版,要找要在書量豐富的圖書館或學校圖書館才容易借到,較新的《天譴者女王》、《肉體竊賊》相對而言比較好找,不過安萊絲作品自《肉體竊賊》後就沒有新的中譯本了,不過在時報出版的討論區內看到出版社透露的訊息,不僅《吸血鬼黎斯特》、《夜訪吸血鬼》會再版,安萊絲的新作《少年吸血鬼阿曼德》(暫譯,The Vampire Armand)也會出版,約是2009年4月。
史托克《卓九勒伯爵》創造羅馬尼亞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acula)的吸血鬼原型,主角強納生哈克、米娜哈克、露西、舒華德醫生、凡赫辛教授等角色被改編為音樂劇、電影故事,被此架構影響的吸血鬼小說、漫畫、電影不記其數,包括Elizabeth Kostova的《歷史學家》、電影「吸血鬼」、《吸血鬼獵人D》等,而「向達倫大冒險」系列、《夜巡者》三部曲、「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系列雖與吸血鬼傳說有關,卻增加更多奇幻元素,甚至有獨特寫作背景蘊藏其中,也不乏專述吸血鬼浪漫羅曼史情節的小說。
 
「暗夜獵人」系列充斥吸血鬼吸血欲望的轉化,吸血與性欲直接畫上等號,幾乎整本小說都在談情說愛(床上部分較多)。個人並不欣賞這類飛躍比佛利式的吸血鬼俊男美女亂亂愛的情節模式,所以對於「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等相似系列興趣缺缺,
直接跳過「暗夜獵人」、「南方吸血鬼」的後續,反而對有讀者評為枯燥、知識堆疊的《歷史學者》存著好感。

暮光之城  來源   暮光之城:新月  來源
2005年的《暮光之城》(twilight)第一集和2006年的第二集《新月》(New moon)也為吸血鬼羅曼史小說,且是純情的青少年版本。出版後大受青少女與女性讀者歡迎,與《哈利波特》系列相提並論,連作者的背景都極為相似。《暮光之城》系列前作中文書名翻譯為《吸血鬼達令》,同樣由尖端出版,兩相比較的結果發現新作《暮光之城》情節對話前後較為連貫,所以如果對《暮光之城》有興趣,不妨以新作為閱讀文本。

小說故事描述平凡高中女生貝拉轉學到福克斯之後遇到帥哥愛德華,愛德華為百歲左右的吸血鬼,具有聽取他人腦中看法的能力,然而這項能力對貝拉卻無用,貝拉迷戀愛德華的帥氣,愛德華卻因無法捉摸貝拉的情緒而深受吸引,之後兩人相愛,他無法抵抗吸血鬼的詛咒命運卻又力圖抗拒鮮血誘惑,而貝拉則一心嚮往與愛德華的吸血鬼之身結合,所以兩人就在愛情與吸血鬼之間拉鋸著。
 
原本小說已經出到第四本的結局,雖有與《哈利波特》相提的商業魅力,結局安排卻引起讀者喧然,很明顯是商業推動的結果,這與羅琳的安排全然不同,羅琳的結局與過程留下很多作者自己的考量,不完美卻很迷人。

《暮光之城》系列從《新月》開始就把主軸推向「成為吸血鬼」的最終結局,而誰成為咬女主角貝拉且使她成為吸血鬼的對象成為《新月》後段的情節爭論,就男主角愛德華的角度而言,他明白成為吸血鬼的掙扎與寂寞,所以他「不樂見」貝拉成為吸血鬼,這部份引起讀者廣泛討論,部分讀者認為此書變成教育青少女的小說,「成為吸血鬼」等同失去童貞,吸血鬼無法脫離象徵血與性慾,遂這本小說就變成在童貞與失去童貞間打轉。《新月》後段愛德華和貝拉爭論「成為吸血鬼」的完成年紀,愛德華希望是在貝拉20歲之後,貝拉卻急於一時(小說中的貝拉17歲),而在原文小說第四集中卻又留下了震撼讀者的安排,所以詭異的是在這本小說裡,由男方愛德華扮演勸阻貝拉完成吸血鬼身分的角色,無論讀者覺得可否將「成為吸血鬼」與失去童貞畫上等號,男方的帥氣、細心(其實還有體貼、溫柔、富有等人類不可能存有的五百項優點)完全是基於青少女對於羅曼史的期待而虛構的角色。


因為愛德華太完美,所以讀來純屬羅曼史,還好小說對於感情的描述頗為細緻,挽救了對於描寫某些他類、吸血鬼傳說的平乏。小說優點還運用了不同的敘事者,有從貝拉的角度,亦有愛德華的角度,帶給不同的閱讀感受。小說劇情簡單但是的確符合未滿18歲多數少女的理想羅曼史,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回到18歲以前,這部小說的情節對我而言會是接近滿分,符合年輕曾存在的期待與遐想。

 
推出原著改編的電影之後,票房亮眼,具有吸睛的魅力,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與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主演,羅伯派亭森曾演過電影哈利波特的西追迪哥里,克莉絲汀史都華乍看像嚴肅版的Emma Watson(飾演電影版的妙麗) ,除了貫徹俊男美女的舊有模式,小說的封面也很美,完全看不出來這是單純的羅曼史小說。

從部落格關鍵字查詢中發現許多讀友對《暮光之城》的結局很有興趣,自己覺得不要透露重點結局以免破壞閱讀樂趣,只能提示:與前二集中的愛德華立場相反。想要預先得知的讀友可以閱讀原文小說第三集《Eclipse》與第四集《Breaking Dawn》,或者可以上amazon網站上看看讀者意見,許多讀者意見都有敘述《Eclipse》與《Breaking Dawn》的梗概,然而後兩集普遍評價不高,反應兩極化。

2008年12月5日

《黑暗的速度》:正常與非正常的宇宙

《黑暗的速度》適合的讀者:被歸類為正常人的人 
在自認為「正常人」居多的世界普遍價值觀裡,試著救贖他人是正常人的工作,希望將「不正常的人」拉到正常人這一層。撇去不正常的人中所包含會對社會與個人產生危害的人以外,在正常這個值內,究竟怎樣的上下限與數值是正常?是不是不走正常人會走的人生道路而選擇岔路就是非正常人?因為正常人群體的矛盾與未解,正常人對於「矯正」兩字的堅決異樣的保守固執,正常人守著正常的數值城池不許外人攻破,以「多數的正常人」驕傲自居。
  黑暗的速度-自閉症者單純奧妙的內在宇宙  來源黑暗的速度》就以正常人與非正常人的生命交涉為主軸,且以消極面來訴寫自閉症患者從光亮到黑暗的轉折。故事是描寫男主角身為自閉症患者,他在製藥公司擔任電腦工程師,因應公司政策,公司的新主管希望他與其他自閉症員工供同參予實驗治療以治癒自閉症。羅爾與自閉症患者的圈子有人跟隨有人反對,羅爾心起動搖,部分的他認為他的自閉症對生活影響不大,部分的他也渴望與多數正常人一樣,所以他選擇接受實驗治療,治療後的他又重新再一次獲得新生,不過他存在的意義一去不回。 
正如書名,對羅爾而言,他認為自身的自閉症是一團黑暗,從黑暗中看出去的光亮特別閃耀,四周的光亮便是以正常人自居的多數人,他默默嚮往著正常人的生活模式(工作、戀愛、結婚等),那種不受異樣眼光注視的光亮,所以他決定讓原本的自己消失,從黑暗中掙脫開來,回到正常人的光暈裡。然而實驗治療的確消弭了不正常的部份,也填平了他優於常人的那個部份。


顯然這本小說所設定的角色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自閉症患者,他除了過度專注自身事物與跟不上非自閉者的交談圈子外,他的言行舉止大致對他的生活毫無影響,規律化的生活可能比一般正常人都還要自律,擁有工作、財產、朋友與樂於安排進修上課,他的人生如同阿甘,他們這樣跑/走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從喜歡他、熟識他的人眼中,羅爾的優點便是從自閉出發,細緻、專心與不存惡念的態度反而是正常人所缺乏的特質,與他相處便能從一般正常人的黑暗生活圈看到人無心的光亮,從正常人看自己的褲管才是一片泥濘,因正常而污穢不堪。
 
故事中標榜的是矛盾,正常人喜愛自閉者的善感單純,自閉者羨慕正常人的複雜多變。作者所要標示的便是生為自閉者無可奈何,正因作者伊莉莎白穆恩(Elizabeth Moon)是以自閉症患者兒子為書寫的啟發對象,小說帶有自憐自憫的意味,不可抹滅的是她不刻意造作那種不平等的視點。不過也因為善惡人士的明確方位,帶給小說一種過度美化正常人社會的片段,就多數被歸為正常的人而言(包括我自己),誠實來說,不可能以如同對一般人的態度面對自閉症患者或其他被視為不正常的人,因為身在被定義的光暈裡面,看出去的黑也特別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