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1日

你V了沒?─電影V怪客觀後感

2.jpg
在這段敏感時刻,不管是人民還是政客,都該看電影─V怪客。 

如果是前陣子看這齣電影,可能沒有多大的感觸,只會認為片中有強烈的反美、反英心態,而且對政府抱持極大的懷疑態度。對所謂的「正義」、「和平」、「恐怖行動」產生矛盾的看法,更會覺得政府的存在是為了謀求政客福利、壓榨人民,而非片中的「政府應該懼怕人民」。

現在將整個場景搬到台灣,會發現情況該死的吻合,片中有段場景是警察質疑另一位角色的政治立場可性度,他問了一句:「你父母是愛爾蘭人吧?」,女主角艾薇被警方盯上也是她出身於政治異義份子家庭,以家庭背景決定人的政治立場,如果把「愛爾蘭人」用台灣的「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取代,整個政治立場的先入為主就和電影一樣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有人能選擇改變父母的籍貫和過去,然而這卻是最血腥的挑撥。 

看完一些網友的評論,不少人認為電影主軸在V怪客身上,不過我卻不認為。他的確是主張推翻極權政府、喚起人民自覺的鬥士,他說:「人總以為生命就是最重要的,但在生命裡的信念才能主宰一切」,表達「信念」、「理想」是可以突破個人體力、生命限制的,擁有「信念」、「理想」即是生命的無限延續,對於無能、極權的政府就該「以暴制暴」,攻擊就是對政府的嚴厲指控,不管是恐怖行動、地鐵炸彈、人肉炸彈、九一一事件還是政治抗議行動,都是對政客表達不滿,就心態而言是對的,但就行動是可議的,因為V怪客(暗指帶頭份子)無法逃避傷害生命的責任,所以電影中的他只有一死之途,那現實呢? 

我認為電影角色籠罩在女主角艾薇身上,她是每一個人民的化身,她擁有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但是她「怕」政府,恐懼的力量壓過對自由的渴望,女主角艾薇就是現在每一個對自己國家與政治不滿的人,憤怒而又不願放棄生命,不過這不是懦弱,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常人對性命的基本安全限度,所以V怪客和艾薇是兩種生命選擇,電影的安排是讓艾薇繼承V怪客的精神,其實最符合現實的拍法是V怪客是V怪客,艾薇還是艾薇,不會有精神力量的轉移。 

電影最後表現積極的生命意志,V怪客的面具可以在每一個身上找到,脫下面具他們的臉孔都不同,也許多數人會感動於這幕,也認為人民都有展現這種力量,但是回顧一下劇情,讓人民走上街頭的力量來自何處?是先前的血腥屠殺、暴動離間、惡意隱瞞,這些血腥屠殺、暴動離間、惡意隱瞞來自政府也來自V怪客,那這股人民力量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相信答案不只一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