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棲生活》適合的讀者:對同居、室友關係有感觸的讀者
對於現代人而言,人際關係可能是一種很微妙的網絡。透過一般的交際活動、男女關係、親屬關係,到符合時代潮流的臉書、部落格、網路社團、網路討論區,人與人的關係不再是建立在「熟悉」的前提下,而是一種自以為的「了解」,利用這些器具可了解某一個人的多面、某一面,甚至是某個虛構出的面向。不管是作戲還是紀實,也許都是善意的謊言,是為了讓人與人之間的城牆不這麼厚、不這麼高;也可能是需要建立一段關係來擺脫過去、寂寞;甚至是藉由與他人的互動證明自己存活、打散飄盪於四周的虛無。
來源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定,所設想的關係也就處於漂移狀態,可以從同儕敵愾、同聲一氣突然轉變成一種漠視、忽視、毫不關心的距離,只需要一點點的刺激與真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想處在維持表面的關係裡,就要學會不露知情的情緒、學會隱藏心緒的戰術。乍看之下這種關係有點虛偽,但是這對於需求者是一種實際的付出,因為他/她們無法打破「習慣」的魔咒。
小說《同棲生活》描述幾名同居的男女,他們無肉體、男女關係,男女分界線也極低,他們的結合是由於共同處在分租的屋簷下,產生一種類似朋友、家人的關係。從小說的字字句句中,可以讀到一種輕微的、中性的流動,可感覺到這些男女試圖建立一種無壓力的相處模式,在消除壓迫感的同時,卻將自我防衛拉到某一程度,所以他們始終處在往後一步就會關係崩解、往前一步又太親密的尷尬裡。為了不引爆疏離或親暱的炸彈,他們都選擇隱匿部分的自己,使用保護色將自己最沉、最暗的表情遮蓋住,好讓他們繼續存於這種和樂生活的假象裡。
所謂假象並不是說他們融入他人的痛苦,而是他們知道人不能離群索居,他們只是和其他千千萬萬的關係依附者一樣,找一個不討厭的窩躺下去,好讓自己不是被拒於團體之外。和許多描寫人際疏離、身分認同的小說不同,《同棲生活》所描寫的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以不帶是非對錯的角度來寫世人,用一種很平庸的人際關係傳達出人的微妙互動,因為自我存在感就是如此難以拿捏,只能用他人的反射來試著證明。
如果《同棲生活》維持這樣平平淡淡的敘述,這些自白集合起來就留下了一段空白,任由讀者幻想。作者若是使用這種寫作技巧,這本小說留下的餘韻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但是作者使用了另一種結束方式,在最後一段空白補上文字,讓這些自白變成累積、漸進式的質疑,最後再彈跳出一個必然的失誤、結果,讓讀者可以充分消化這本小說所要表達的空虛之感。結局的作用在於引導讀者快速連結到作者設想的結束,而且留下些許驚悚小說的味道。也許這種寫作方式有點俗氣、誇張,但是另一種結束又過於流於文字之外,一些不解的讀者可能很難抓到作者想表達之意,所以作者選擇一種正確且適用的方式,這也許也可以解讀成作者的依附,為了讀者而依附。
2011年2月16日
2011年2月3日
說謊如此單純─《謊言迷宮》
《謊言迷宮》適合的讀者:期待傑佛瑞迪佛新系列的讀者
某些小說雖有令人驚豔的閱讀感受,但是卻沒有讓讀者產生回味再三的感覺。小說首重的是故事的張力,如何在短小的時間軸丟下引爆點或是在長遠的時間線點上單個或多個燃點都是極為重要的寫作技巧,所以作者如何拿捏故事起承轉合的平衡輕重,確實為小說緊湊且耐讀的要點。
傑佛瑞迪佛的小說向來抓準了緊湊這個條件,但是在可讀性高低與否這點上則是見仁見智。從他以往的作品看來,已經可以規納出他的寫作模式了,包括出人意表、故佈疑陣與意外等。當作家可以被讀者歸類或評斷出某些寫作特徵時,其實就是作者已經走入他自己的寫作胡同了,當他想要繞出巷弄回到大道上時,往往要打破他既往的成規重新打造,或是走上老調新彈之途。這樣的冒險極大,一是作者要夠有名氣,二是作者文筆要夠穩。當傑佛瑞迪佛創發他的另一個寫作之道時,他選擇了保留疑團與意外等特徵,而選擇創造新的角色來取代、替補原先已經知名的辦案要角,而他是屬於成功的作家之列。這裡所指的成功並不是銷售數字或是書評好壞,而是可以在閱讀新作中不被舊有角色干擾,讓讀者全心全力期待一個新的故事。
來源
《謊言迷宮》正是一部使用出人意表、故佈疑陣與意外三項特徵的小說。小說的故事裡,可以發現謊言無所不在,不管是主角的自我欺騙還是真兇的性格變態,都可以發現這齣故事的主軸就是被謊言所圍繞、披蓋,所以閱讀這本小說的感覺好比看著梅比斯環,會陷入不知道誰是正面、誰是反面的猶疑裡,唯有抽離、嘗試用讀者外的旁觀者觀點來看這本書,才會發現每一個角色的真實面向,也就是作者早已將真兇放置在燈光下受大家審視,只是受人性所束縛的讀者往往不易察覺。
這本小說牢牢抓緊人的缺陷,因為人一而再、再而三選擇眼見為憑、先入為主的直觀、忽略了其他方向的可能。書中敘述的自我欺瞞、說服是種很有趣的情緒,當讀者感覺到自己在莫名忽視掉真相時,同時也可以看到書中角色在逃避事實,這樣的對應是種有趣的關係,或者可以說身為讀者的我們同時也掉入謊言迷宮裡。
《謊言迷宮》雖然抓住讀者的閱讀弱點,但是作者並不是要讀者看出真兇是誰,而是讓讀者自我察覺讀者本身心繫著「被作者騙」的弱點,所以不敢去選擇那位最有可能的兇嫌。這剛好抓住了讀者的脾胃,這種琢磨不定、聲東擊西的方式剛好提供了新角色活耀的舞台。疑陣自然是傑佛瑞迪佛的老調,但是新的部份在於他又寫出了幾個會讓讀者關注或幻想的角色,這種保全方式就提供了其他系列的絕佳養分。
除了謊言這個主題外,猶如生存遊戲的警匪對峙也相當出色,幾乎可以將敵我難分的警匪對峙看作成更深的一層,也就是這個故事將謊言比喻為追擊戰,從雙方的盲點中跳脫出才是最後的勝者。
某些小說雖有令人驚豔的閱讀感受,但是卻沒有讓讀者產生回味再三的感覺。小說首重的是故事的張力,如何在短小的時間軸丟下引爆點或是在長遠的時間線點上單個或多個燃點都是極為重要的寫作技巧,所以作者如何拿捏故事起承轉合的平衡輕重,確實為小說緊湊且耐讀的要點。
傑佛瑞迪佛的小說向來抓準了緊湊這個條件,但是在可讀性高低與否這點上則是見仁見智。從他以往的作品看來,已經可以規納出他的寫作模式了,包括出人意表、故佈疑陣與意外等。當作家可以被讀者歸類或評斷出某些寫作特徵時,其實就是作者已經走入他自己的寫作胡同了,當他想要繞出巷弄回到大道上時,往往要打破他既往的成規重新打造,或是走上老調新彈之途。這樣的冒險極大,一是作者要夠有名氣,二是作者文筆要夠穩。當傑佛瑞迪佛創發他的另一個寫作之道時,他選擇了保留疑團與意外等特徵,而選擇創造新的角色來取代、替補原先已經知名的辦案要角,而他是屬於成功的作家之列。這裡所指的成功並不是銷售數字或是書評好壞,而是可以在閱讀新作中不被舊有角色干擾,讓讀者全心全力期待一個新的故事。
來源
《謊言迷宮》正是一部使用出人意表、故佈疑陣與意外三項特徵的小說。小說的故事裡,可以發現謊言無所不在,不管是主角的自我欺騙還是真兇的性格變態,都可以發現這齣故事的主軸就是被謊言所圍繞、披蓋,所以閱讀這本小說的感覺好比看著梅比斯環,會陷入不知道誰是正面、誰是反面的猶疑裡,唯有抽離、嘗試用讀者外的旁觀者觀點來看這本書,才會發現每一個角色的真實面向,也就是作者早已將真兇放置在燈光下受大家審視,只是受人性所束縛的讀者往往不易察覺。
這本小說牢牢抓緊人的缺陷,因為人一而再、再而三選擇眼見為憑、先入為主的直觀、忽略了其他方向的可能。書中敘述的自我欺瞞、說服是種很有趣的情緒,當讀者感覺到自己在莫名忽視掉真相時,同時也可以看到書中角色在逃避事實,這樣的對應是種有趣的關係,或者可以說身為讀者的我們同時也掉入謊言迷宮裡。
《謊言迷宮》雖然抓住讀者的閱讀弱點,但是作者並不是要讀者看出真兇是誰,而是讓讀者自我察覺讀者本身心繫著「被作者騙」的弱點,所以不敢去選擇那位最有可能的兇嫌。這剛好抓住了讀者的脾胃,這種琢磨不定、聲東擊西的方式剛好提供了新角色活耀的舞台。疑陣自然是傑佛瑞迪佛的老調,但是新的部份在於他又寫出了幾個會讓讀者關注或幻想的角色,這種保全方式就提供了其他系列的絕佳養分。
除了謊言這個主題外,猶如生存遊戲的警匪對峙也相當出色,幾乎可以將敵我難分的警匪對峙看作成更深的一層,也就是這個故事將謊言比喻為追擊戰,從雙方的盲點中跳脫出才是最後的勝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