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4月15日

不是想像就好─《碎片之島》

 《碎片之島》適合的讀者:對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接班人沒有太高期待的讀者

帶著科技和科幻題材的小說,無非是對作家本身的一項挑戰。如果小說中又加入末日的效果或反思,就正中讀者的下懷。《碎片之島》的作者華倫費伊(Warren Fahy)打著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接班人的名號,結合生物知識、科技、電影特效般的劇情,似乎想帶給讀者一場來自地球與異世界交融的震撼彈,但是《碎片之島》是有了一點Michael Crichton作品的骨架,但是血肉還是不足以說服讀者。
 
也許拿一個寫作新手和成熟的跨界作家相較並不是很公平的事,因為作家能抓住這類作品的骨架已經不容易,要將小說中的情節、知識、起承轉合樣樣完善更是困難。《碎片之島》在取捨故事大綱上的成功,會讓讀者誤以為這是Michael Crichton的作品,但是興沖沖翻開閱讀,卻發現這是一本外殼華麗、內在空乏的作品,就如同把寶石的瑕疵處給觀者放大檢視,讓觀者留下的不是寶石這個印象,而是寶石的雜質、缺角。這本小說的優點是將Michael Crichton(或許還有其他作家)寫作的風格模仿得極像,但是Michael Crichton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小說寫成一個可以存在的世界,以假為真、以虛為實,而且就寫我們身處的環境,所以小說像是演習、警報,也許某一天我們的世界就會就此陷落、夢魘成真。
碎片之島來源

Michael Crichton架起想像的骨架時,必然以合理、假設為前提,讓讀者以閱讀的當時當作未來可能發生的事,甚至某些數十年前的科幻橋段,逐漸變成現在的科學實驗,因為有可能,所以更可貴。有時閱讀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反而會跳脫小說閱讀者的思考空間,跳至生物戰、地球反撲的思維,小說變成了災難實錄。

 《碎片之島》的缺點在於作假部分破綻百出,將科幻小說寫成用想像力堆砌而成的幻想故事,雖然有一個有力的支撐點來撐起整個故事,卻浪費這個支撐點的力量。幻想不是不好,而是在這本小說裡,幻想造成了故事的不平衡,形成了頭重腳輕的暈眩感。起頭中規中矩、帶著達爾文生物的理論,讓讀者充滿期待,以為這是本不明生物起身反擊的小說。然後到了後段,雖然寫出一個爭議性極大的可能,卻像是講究特效、忽略主題的電影畫面般帶過,濫用了這個顛覆生物界的可能。小說雖是提出了地球可能存在著與人類類似的智性生物,但是創造這種生物的基礎卻是非常薄弱可笑,彷彿只是一種具有模仿人類行為的生物,他們存在的原因、演化的進程卻是零零落落,配合起故事中的獨特生態系演進完全是在自打嘴巴。

 
除了智性生物外,小說中的生態是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每一種生物都是獵食者與被獵食者,不似地球生態系有肉食、草食、分解者的層級,維持著某種平衡。這個故事的假設是一旦這些不明物種侵襲到其他大陸,這種食物鏈會打破地球其他地區的規律,改變整個生態系的規則,生態系的原有食物鏈可能從此破碎,或者說人類變成這些獵食生物的食物之一,人類就可能會喪失現有最高主宰者的地位。到此為止,這個故事的假設都很完美,但是作者寫智性生物、獨特獵食生物的存亡問題以及人類的作法卻誇張十足、假設不足,宛如有噱頭、沒劇情的電影,只看到空洞與浮濫的記敘,好像只是把小說/電影完稿/導完就大功告成了,而刻意忽略了生物理論所延伸的假設。如果換成了Michael Crichton來經營這個可能,人類唯我獨尊的傲態在小說中可能就是一個諷刺點,人類與他種智性生物的平衡或競爭也會是一場存亡之戰,因為人類自以為生物地位崇高、自私貪婪、喜好殺戮,宛如地球上的致命細菌或病毒,所以需要一種可以對人類制裁的生物。

 
《碎片之島》可以是一部很傑出的佳作,很可惜的是作者浪費掉這些寫作資源,讓小說變成平庸之作。寫作新手能寫出這樣的故事的確是很難得之事,但是欠缺耐心把這個故事鋪陳完畢,白白流失故事的養分與外來的支撐理論,所以將故事寫得七零八落,對讀者和作者來說都很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