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年5月4日

青天之下黃土之上─《包公遺骨記》

包公遺骨記》適合讀者:包拯迷、歷史愛好者

陳桂棣、春桃合著的《中國農民調查》,是一部具有爭議性的圖書,這本書雖曾獲德國柏林的「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與《亞洲週刊》公佈的「2004年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好書」等國際性榮耀,卻也是中國政府發佈布的禁書之一,與台灣熟知的章詒和的《伶人往事》同樣是「八大禁書」,後來章詒和在報章雜誌上嚴控反駁的新聞不得不讓中國政府否認。台灣在2004年出版《中國農民調查》,2007年出版《包公遺骨記》,《包公遺骨記》也相繼獲得國際好評。《包公遺骨記》不脫歷史陳述性質,還原包公墳、包公墓誌銘,對這個華人社會理想的清官典型展開更深刻的歷史判斷,而且充滿人文關懷,尤其在「清官比貪官更壞」的文革時代背景,包公墳的飄零代表中國繼宋代到1970代的歷史悲劇。

 包公遺骨記   來源

《包公遺骨記》
雖為歷史題材,但是附和出版界近年掀起的中國盜墓小說熱,《包公遺骨記》就顯得更有趣,前者是盜墓者,後者是護墳者,而透過歷史還原與記敘,具有小說的戲劇效果,讀了令人感動又驚訝。在包公遺骨出土的過程裡,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風聲鶴唳,包公與祖先信仰都是被批鬥的對象,而包家後代子孫謹守祖訊,抱持著包家骨氣,分散各地卻是上下一條心,維護組墳不遺餘力,不讓破壞者剷掉祖墳,沾有包公骨血的包家人、歷代守墳人都以守著包家墳為榮,幾百年來的牽連、家族血緣似乎比世人所想得更堅韌牢固。
 

包公故事做為戲劇的題材為台灣社會掀起巨浪,金超群所演的電視劇「包青天」的收視率極高,變成台灣社會的一種集體期望,但是「包青天」做為戲劇,已經改變包公形象甚多,與江湖俠士的關係太過友好。戲劇的包公多來自石玉崑、俞樾改名的小說《七俠五義》,原名為《三俠五義》,描述包公有情有義、奉功無私的包公斷案故事,與御貓展昭、江南五鼠、北俠歐陽春、丁兆蘭與丁兆蕙雙俠多有互動,以江湖世人臣服朝廷命官的故事帶出投誠的意義,其中不乏俠義故事、靈怪故事,但是不可否認的,三俠、五鼠的故事為此書增加許多趣味性。

《三俠五義》的包公前身更為複雜多元,關於包公故事有正史紀錄、筆記、話本、戲文、雜劇、詞話、小說、民間傳說等材料,明清兩代為盛世,出現《包龍圖判百家公案》、《龍圖公案》兩部公案小說及清代《清風閘》、《萬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三俠五義》等,其中以《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後稱《百家公案》)、《龍圖公案》、《三俠五義》三部小說收入最多包公故事,其中最早的是《百家公案》。


《百家公案》百回,廣泛吸收紀錄公案小說情節,將之記於包公名下,包公成為故事中的判案者,故事內容傾向於包公懲惡、除暴、執法清明,是上天下地、通靈顯靈的判案者,做為案件審理的判決者,包公形象不特出,雖保留包公關心民眾、昭雪冤情的傳說,但是更彰顯的是刑罰內容,因此可見《百家公案》的情節故事並非是頌揚包公的事蹟,是將誤植於包公身上的判案刑案與明代法律增加相合度,為宣揚、正統而服務,其中卻不乏煽情、通俗筆法,與《龍圖公案》一樣都不符合現在人讀小說的期待性。 就因為古代包公小說離包公尚遠,正史資料有限,在宋人筆記稍能搜尋,在紀錄歐陽修、王安石的筆記也能找到一點紀錄,與世人熟知的包公形象相差不遠,似乎包公的歷史沒有奇處可談了,但是《包公遺骨記》做為紀錄找尋、清理包公墳的紀實書籍,卻寫出一個新的包公,一個更符合傳說的清廉包公。 

《包公遺骨記》
的包公遺骨在文物工作者程如峰的考證、走訪包家後代,找到了真實的包公墳,推論當時包公樹敵太多,所以包公墳不張揚,透過口耳相傳,包公之後守著包公生前遺言,兒孫皆清貧、不愛財,一個華人世界的典型公正清官,後代的子孫、兒媳孫媳,身邊財物卻只有幾十枚錢幣、幾副首飾,安身之處又因文革批鬥險遭,令人唏噓感慨。
 

挖掘包公墳一波三折,連歷史都被改寫,有位包家長媳孫氏更是聰穎,她將包公早年因七出之罪趕出去的小妾之子接回來,獨自撫養他長大,成就另一位傑出的包家之後,因長媳的突出,公婆喜愛,造就家訓非凡的包家。就這點上有讀者認為包公一生有三個女人怎是不好女色?與宋人紀錄相差甚遠,以現在的價值觀當然不合理,古代女性早亡,男性自然會再娶,不管是世宦人家或是平民百姓都是如此,跟男性好不好色沒有多大關係,當然不可否認宋代開始對女性限制越來越多,過度要求女性重名節、性貞烈,成為歷史遺毒。
  

在《包公遺骨記》可以看到許多書中想要提出的點,不只是包公這位不朽的清官,還包括包公子孫、包公媳婦、包家恩生、包公墳守墓人、多位文史工作者以及文物守護者等,沒有眾人的奔波,包公墳無法重現天日,更無法替包家子子孫孫找到磕頭祭拜的正確方向。

2 則留言:

  1. 青天之下四個字鏗鏘有力,好漂亮的標題,嘖嘖。

    回覆刪除
  2. to bluishwind :

    謝謝誇獎,這個標題想很久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