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7年6月19日

「甜蜜的永遠」

提到捷克,可能會想到城市布拉格、布拉格之春,也許是卡夫卡,或者是史麥塔納的「摩爾道河」。 

在大學的藝術欣賞課程上,熱衷欣賞古典音樂,上課內容的韋瓦第、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華格納、布拉姆斯、比才、拉赫曼尼諾夫、德布西、史塔溫斯基、蓋希文這些有名又有名曲的傳世音樂中,除了拉赫曼尼諾夫的「第3號鋼琴協奏曲」、史塔溫斯基的「春之祭」外,讓我聽到雞皮疙瘩冒出來的還有史麥塔納的「摩爾道河」。 

史麥塔納的「摩爾道河」是一曲有熱切愛國心情的曲子,摩爾道河浩浩蕩蕩流向布拉格,在音樂的想像中可以想見河水、沿岸、歷史的驕榮。「摩爾道河」一曲配合「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開幕式,而我認為電影「甜蜜的永遠」用此曲配樂是適當不過了。

 「甜蜜的永遠」由片名可以感覺看電影的人可能偏重在它的「情」,我而認為是一部政治味道很重的電影。台北電影節的譯名是「一屋兩家三代情」,其實也只強調電影的「情」,在年輕男女角色金德若、米修為愛犧牲瘋狂之時,「布拉格之春」也跟著由盛轉衰,片中開頭的米修為愛嘗試自殺上吊、爆笑的烤箱自殺方法是呼應米修父親在面對俄國介入捷克後的自殺行為,為愛而生而死、為國家而生而死是同樣的感切。 

金德若的父親是一個很典型的政治狂熱角色,他在片中不脫口的就是納粹時代的過往,不只是他,片中的警察、老師都帶有極重的政治個性,政治走向不同卻要適應對方甚至成為一家人,之後才是片中用部份片段描述的「一屋兩家三代情」,但是我認為這些感情不是主軸,只是漂淡政治的手段。

此片詼諧令人莞爾,苦中作樂的幽默讓人心痛,一如傾聽「摩爾道河」的震盪。

 獲獎: 捷克「金獅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海報設計、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影展」特別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捷克「皮爾森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