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7年6月19日

大象的眼淚:不曾透露隻字片語的深情

我不喜歡動物園、馬戲團這些地方,只會讓我想到動物牢籠,讓野生、非人類飼養的動物隱藏本性、屈服於人的訓練與場地,全是為娛樂人類,讓人掏出口袋的錢,更遑論一些無攻擊性的動物所遭受的待遇。在台著名的動物園,是我最反感的,不論環境、氣味、場地、遊客都讓我頭痛,如果和我有一樣的偏見,閱讀《大象的眼淚》時,可能會有一點心疼,或是捕捉到作者對動物的情感。

最近英國出爐的「讀不完的作品排行榜」中包括《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維農少年》、《尤里西斯》、《魔鬼詩篇》等,《尤里西斯》一書會上榜絕不意外,至今很多嗜書者也沒看完,不論是外文版還是中文版,《尤里西斯》的書名就是個阻隔,而《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維農少年》的上榜跌破研究者的眼鏡,似乎新世代的、虛構的寫作也失去了魔法,究竟讀者需要什麼模樣的讀物,比下一季的流行難預測。有讀者認為,自從《蘇西的世界》、《追風箏的孩子》之後,就沒有一本讓讀者感動萬分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因為原著動人且賣座,電影也將推出,《大象的眼淚》被視為《追風箏的孩子》之後的繼承者,這不知道會不會被讀者認同,但無疑的,《大象的眼淚》是一本優秀小說。

《大象的眼淚》一書獲得2006年鵝毛筆獎年度風雲書、最佳小說提名,也得到書評、讀者肯定,就故事性而言,可能和半紀實、半虛構的寫作方式有關。此書甫一出版,我就拿起來翻閱,少了過度期待,和《追風箏的孩子》相較,我反而比較喜歡《大象的眼淚》。

馬戲團應該是熱鬧歡樂的,幕後竟是和一些電影中呈現戲班子下戲後的悲悽沉默一樣,侏儒、酒鬼、畸型人的命運和動物一樣多舛,人怕糧盡、被丟下疾駛的火車、怕動物逃竄,然而這些動物更怕人類讓牠們受罰、挨餓、工時過常,觀眾目睹的快意是從低層工人、動物的被剝削而來,這些人和這些動物一樣,都是被關在牢籠裡的奴役,為剝削者賣命,因此書看到的不是馬戲團上台表演的芬彩,而是無名工人和動物的哀鳴。

「你會為誰守密七十年?」是此書的特點,在追尋答案前,可不要翻到最後去看看結局,會削弱部分的閱讀樂趣,然而最後的照片與敘述真的很神奇。最近閱讀的幾本書都將照片置於後,這些照片增加了小說的真實度,讓小說不再是文學與通俗間的打轉,而是琢磨後的真實亮度,就這點,我不覺得小說只是虛構休閒讀物而已,一些可能發生的、曾經發生的都在小說中透露,怎能不視小說不是一種警語。

此書用「倒敘法」,用一位九十或九十三歲的老人和一位父母雙亡的康乃爾大學獸醫系學生的兩段式交錯,老人回憶他在父母死後進入馬戲團工作的往事,見到馬戲團無用即丟的殘酷現實,金錢與觀眾多寡至上的馬戲團老闆、脾氣喜怒無常的經理、美麗的情人瑪蓮娜,以及需要波蘭語才肯聽從指揮的大象蘿西,歲月的回顧交錯,像是《時空旅人之妻》與《追風箏的孩子》的結合,情感與回憶並濟,對於瑪蓮娜和大象蘿西的深情是類似的,大象蘿西所受的皮肉之苦如同瑪蓮娜忍受丈夫的暴躁善變,解救大象蘿西等同解救瑪蓮娜,解救瑪蓮娜等同救贖自己。

為大象守密聽起來不可思議,動物傷害甚至殺死人類的命運不是處死就是安樂死,這在小說中也不是一項極大的爭議,然而男主角為何為一頭大象守密七十年之久?原因不只是男主角雅各對大象蘿西的憐愛、對馬戲團經理的痛惡,還包藏對情人瑪蓮娜的體貼,瑪蓮娜不希望知道事實,或是不願接受實情也罷,男主角雅各表達情愛的方法就是讓瑪蓮娜不會心存芥蒂,面臨照顧殺人動物的處境,更深一層,是對大象蘿西代替瑪蓮娜動手的徹底諒解,她們似乎心意相通,對雅各來說,她們的角色是重疊的,同樣是被喜則饌養、怒則責斥的受害者,作者是將女人和大象做了角色上的連結。

最後雅各的選擇出乎讀者意料,是懷念還是懺悔?就由讀者自己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